4. 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1分)
A.铜镜
B.借鉴
C.鉴察
D.鉴别
(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
B.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C.包罗万象 博观约取
D.气象万千 博大精深
(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
(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力量。(3分)
“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回家乡作读书分享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
在“推荐一本好书”环节,徐则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
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则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
(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1分)
(2)结合徐则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读书时”。(3 分)
(3)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_▲。 (3 分)
(4)徐则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6~11题。
名著阅读课,“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的片段,请完成12~15题。(11分)
文学作晶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则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19~23题。
作家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请以“没有种生活是可惜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_” 强调学思的结合;陆游认为“▲_,绝知此事要躬行”,突显实践的必要;朱惠认为“问渠哪得清如许,▲_,重视知识的更新。
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