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某项目以烟尘排放为特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PM10影响预测的内容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
某项目占地面积5km2,涉及省级森林公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建设项目中,其环境风险评价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量在5dB(A)以上,噪声级增量为3dB(A)~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工作的( )介入。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分析的是( )。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使用多年水质分析资料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正确的评价量是( )。
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5dB(A)、63dB(A)和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规定的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不包括( )。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中,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属于( )。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 )。
某建设项目有两个大气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该污染物占标率10%的落地浓度所处的距离(D10%分别是2.2km和5km),该项目的评价范围边长是( )km。
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
以下工业点源颗粒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关于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是( )。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某排气筒高30m,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有一建筑物高26m,对该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是( )。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題、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的依据是( )。
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 )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
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 )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 )。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一级环境风险评价的完整工作内容是( )。
生态影响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总结的内容主要是( )。
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的性质、强度等。该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方法称为( )。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为Ⅱ类的土壤是( )。
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中涉及大气沉降影响时,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个表层样监测点。
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一般执行(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时,可以确定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 )。
下列有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以下符合焚烧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
2011年7月1目前,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无法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的,满足相应的条件时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 )进行处理。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Ⅱ类场场址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m。
依据《一般工此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贮存处置场在使用、关闭或封场后对地下水的控制项目,可根据所贮存、处置的固体废物的(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指出,煤矸石型的堆场在自燃的情况下,会散发大量的(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 )
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 )。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
某娱乐场所边界背景噪声值为52dB,正常营业时噪声测量值为54dB。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该娱乐场所在边界处排放的噪声级时,测量结果的修正要求是( )。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邻近货场货物装卸区一侧厂界处夜间噪声评价量应包括( )。
学校锅炉房噪声排放应执行的标准是( )。[2011年真题]
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的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公式Lp(r)=Lp(r0)-15lg(r/r0)近似计算该线声源的噪声影响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2018年真题]
拟建的城市轨道的车辆段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事故中,属于环境风险事故的有( )。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水库建设项目验收时,应调查的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与现场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于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应执行的噪声限值有( )。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的间断性排放源,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8年真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概述包括的内容有( )。
生态影响评价的原则有( )。
土壤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中,可分别选取( )作为预测因子来预测和评价可能造成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影响的建设项目。
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
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指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的(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因素与影响源、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