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政务公开喝彩》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本要求:
(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1.题目: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内容: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基本要求:
(1)运用案例教学;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说一说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2.你觉得本节课你的教学亮点是什么?
试讲题目
1.题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内容: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说一说你刚才在讲“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时存在什么优点和缺点?
试讲题目
1.题目: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2.内容: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请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2.请问你这节课是如何导入的。
1.题目:高中必修——《做理智的消费者》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请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试讲。
(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1.题目:高中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试讲中教学目标突出;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1.题目:高中必修四《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请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试讲。
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1.题目:高中必修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适度板书
(3)与学生互动
(4)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1.题目:高中必修四《联系的客观性》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适度板书;
(3)与学生互动
1.题目:高中必修一《货市的基本职能》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请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试讲。
(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1.题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2.内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基本要求:
(1)体现时政性;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1.题目:公有制为主体
2.内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既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体现合作探究;
(2)能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要有一定的板书设计。
1.题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2.内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基本要求:
(1)体现时政性;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说一说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你是如何导入的?
1.题目: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2.内容: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
1.请举例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请你谈一谈本课的三维目标。
1.题目:意识的能动作用
2.内容: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请简要介绍你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教学方法及其使用。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正确与否,给出理由。
1.题目: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内容: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今天中国所焕发出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
3.基本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2)有适当板书;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请你说一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
2.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试讲题目
1.题目:为政务公开喝彩
2.内容: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基本要求:
请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试讲。
(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答辩题目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2.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怎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