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挖掘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驻地选址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分包合同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地基隔离墙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关于挖孔桩施工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下列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中,论述正确的是( )。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种。其中挡土墙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的是( )。
关于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边坡失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预裂爆破法的分区起爆顺序为()。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投标文件的编制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不得少于()天。
在施工实施阶段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 )等方法,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无机结合料在计算现场拌合时的工程数量时,应根据各路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的( ),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材料的数量。
护栏的主要作用有( )。
施工技术交底通常应分三级进行,属于第三级交底的内容有( )。
下面关于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表述正确的有()。
桥梁工程中,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刚度的时候,其变形值说法正确的是( )。
交通工程中,以下关于接地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公路工程施工,其中K22+701?K22+812段挖方路基位于武寨1号大桥和武寨2号大桥两桥头之间,平面示意图如下所示。路线穿越山顶,路基在山顶形成拉槽通过,衔接前后两座大桥。该段路基长度100m,两侧边坡坡率1:0.5,共一级边坡,最大中心挖深14m,设计挖方数量2900m3。该段挖方边坡为石质边坡,路线从缓坡上通过,原地面部分基岩裸露,地形坡度25°?30°。
地层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岩层从左往右倾斜,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土石类别以次坚石为主。
路基段落紧邻落别乡,为居民聚集区,路基左右侧下方均有大量房屋依山而建,路基与周边房屋最近直线距离约60m,最远约160m,周围160m范围内房屋(武寨住户)约58户,房屋大多以石砌结构为主。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严格控制最小抵抗线方向,避开密集人群和需要保护的建筑、机械设备。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应预先对周边建筑物边坡拍照备案,并作好监测点。布孔应充分增加岩石临空面,降低炸材使用单耗,减少炸药使用量。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写出平面示意图中的构造物A的名称。写出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中工序B的名称。
2.该爆破方案应由哪一机关审批?
3.该路基爆破施工需采用哪几类爆破方法?
4.该路基施工可能产生哪些事故类型?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9.75×5m。左线起止里程桩号ZK33+259~ZK37+099,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 654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560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YK33+305~YK37+125,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 523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 972m。坡度17. 22‰,围岩级别属于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
YK33+259.0~YK33+279.0长20m,ZK33+305.0~ZK33+321.0,长16m,进口段:围岩软弱,薄层结构,节理很发育,岩体较破碎,左侧围岩相对右侧围岩较弱。隧道开挖时,产生掉块,岩层富水性中等,雨季有滴水渗水现象,围岩级别为V级,采用超前大管棚加固,管棚工艺为: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A→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B→开挖。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TSP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锚杆轴力、围岩体内位移、拱顶下沉、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当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而且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施作二次衬砌。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拱脚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拱架、施作C。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严格控制凝结时间,宜采用干喷方式分段、分层进行,喷射顺序由上而下,喷头应保证垂直于工作面。
(2)对不良地质隧道地段应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施工,仰拱混凝土左右半幅分次浇筑完成,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50m,V级及以上≤40m。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问题】
1、补充项目部针对进口段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和不良地质隧道地段应遵循的原则
2、写出背景资料中A、B、C的名称。
3、指出并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错误之处。
4、该隧道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某公路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下表。
施工单位报价单表
工程施工到第4周末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 300元/台班、折旧费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题】
1、根据第4周末的检查结果,逐项分析B C D三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对工期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若施工单位在第4周末就B C D出现的进度偏差提出工程延期的要求,应批准工程延期多长时间为什么
3、施工单位是否可就事件2、4提出费用索赔为什么可以获得的索赔费用是多少
4、事件3中C工作发生的费用如何结算
5、前4周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 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制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底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10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自行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问题】
1. 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3.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 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 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 1858m,右线长 1862m,隧道最大埋深 98m,净空宽度 9.64m,净空高度 6.88m,设计车速为 100km/h。
事件一:根据地质勘探报告,YK15+020~YK15+200 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5+150~YK15+2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事件二:其中 YK16+300~YK16+800 段为Ⅰ级围岩,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示意图如下:
事件三: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事件四:2018 年 6 月 6 日上午,隧道开挖时,监控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人数 5 人,重伤 12 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到 2018 年 7 月 6 日,确认死亡人数为 10 人。
【问题】
1.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分别写出 A、B 的名称,并指出 B 施作前需要满足的条件。
3.事件三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4.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