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20年8月1日从证券公司购入A股票1000股,每股10元。2020年9月19日,取得税后股息为0.25元/股。2020年11月1日以12元/股将A股票全部出售。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股票的年收益率为( )。
已知某企业总成本是销售额x的函数,两者的函数关系为:y=388000+0.6x,若产品的售价为20元/件,则该企业的保本销售额为( )元。
我国某上市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0万元,股票市价10元/股,若该公司宣布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则发放股票股利后,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 )万元。
下列有关各种股权筹资形式的优缺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已知本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5,上年经营杠杆系数为2,固定成本为40万元,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为20万元,上年的资本化利息为10万元,则上年利息保障倍数为(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某公司2019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当年的税后利润为400万元,2020年年初公司讨论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预计2020年追加投资500万元。
公司的目前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2020年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
按有关法规规定该公司应该至少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
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则该公司最多用于派发的现金股利为( )万元。
某公司第一年年初借款80000元,每年年末还本付息额均为16000元,连续9年还清。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
已知(P/A,12%,9)=5.3282;(P/A,14%,9)=4.9464
某公司发行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6%,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1010元,筹资费为发行价的2%,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时间价值,则该债券的资本成本为( )。
A企业有一些债务即将到期,在其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的情况下,企业仍举借新债偿还旧债,其筹资动机是( )。
关于因素分析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可转换债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已知(F/A,10%,5)=6.1051,则5年期、利率为10%的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为( )。
某股票基金2020年1月公布的近四年收益率分别为6%、10%、8%、15%,那么四年来该股票基金的几何平均收益率是( )。
某上市公司2020年度税后净利润为4000万元,2020年资本结构和2021年目标资本结构均为:负债资本40%、股权资本60%,2021年度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如果该公司采取剩余股利政策,那么2020年度可用于分配现金股利的净利润是( )万元。
甲公司生产乙产品,生产能力为500件,目前正常订货量为4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正常销售单价80元,单位产品成本50元,其中变动成本40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100件,报价70元,甲公司如果接受这笔订货,需要追加专属成本1200元。甲公司若接受这笔订货,将增加利润( )元。
使用成本模型确定现金持有规模时,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现金的()。
下列关于债券提前偿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如果某项目投资方案的内含收益率大于必要投资收益率,则( )。
下列关于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资产收益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使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
在编制预算时,下列计算式子中不正确的有( )。
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战略。在萧条时期,企业应该采取的财务管理战略包括( )。
采用资金习性预测法中的逐项分析法预测资金需要量,就是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要量。( )
在杠杆租赁中,出租人只出购买资产所需的部分资金作为自己的投资,另外以租赁资产作为担保向资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资金,因此,他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 )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全年平均开工250天。
为生产产品,全年需要购买A材料250 000件,该材料进货价格为150元/件,每次订货需支付运费、订单处理费等变动费用500元,材料年储存费率为10元/件。
A材料平均交货时间为4天。该公司A材料满足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各项前提条件。
要求:
(1)利用经济订货基本模型,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和全年订货次数。
(2)计算按经济订货批量采购A材料的年存货相关总成本。
(3)计算A材料每日平均需用量和再订货点。
(1)由于该债券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平价债券,所以,内部收益率=票面利率=6%。
(2)NPV=1000×6%×(P/A,i,3)+1000×(P/F,i,3)-1009
当i=6%,NPV=1000×6%×(P/A,6%,3)+1000×(P/F,6%,3)-1009=-9(元)
当i=5%,NPV=1000×6%×(P/A,5%,3)+1000×(P/F,5%,3)-1009=18.19(元)
i=5%+(0-18.19)/(-9-18.19)×(6%-5%)=5.67%
(3)债券的价值=1000×6%×(P/A,8%,4)+1000×(P/F,8%,4)
=60×3.3121+1000×0.735
=933.73(元)
因此当债券的价格低于933.73元时可以购入。
C公司现着手编制2018年第四季度的现金收支计划,预计2018年10月月初现金余额为100万元,2018年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预计每个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均为赊销,其中50%在本季度内收到现金,其余30%要到下一季度收讫,20%在再下一季度收讫,假定不考虑坏账因素。
2018年有关销售收入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资料二:
预计每个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均以赊购方式采购,其中50%于本季度内支付现金,剩余50%需要到下个季度付讫,假定不存在应付账款到期现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部分与直接材料采购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资料三:
第四季度内以现金支付工资5000万元;本季度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付现13000万元;其他经营性现金支出12000万元;购买设备支付现金800万元。
资料四:
企业现金不足时,可向银行申请1年期的短期借款,借款年利率为10%,银行要求贴现法付息,假设企业目前没有借款,借款是1万元的整数倍,要求年末现金余额不低于1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收入合计;
(2)根据资料二计算第四季度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合计;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预算年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年末余额;
(4)根据资料一、二和三确定第四季度现金余缺额;
(5)计算第四季度的借款额及借款的实际利率。
ABC公司拟投资一个项目,为此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投资期1年,第一年年初投入建设资金270万元,在投资期末垫支营运资金125万元。
项目投产后,估计每年可获税后营业利润60万元。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7年(与税法折旧年限相同),使用后第5年预计进行一次改良,估计改良支出80万元,分两年平均摊销。
资产使用期满后,估计有残值净收入11万元(与税法相同),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项目期满时,垫支营运资金全额收回。
乙方案:需要投资200万元,垫支营运资金50万元,当年完工并投产。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5年(与税法折旧年限相同),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资产使用期满后,最终报废残值20万元,税法残值为15万元。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50万元,年付现成本为60万元。
项目期满时,垫支营运资金全额收回。
ABC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不考虑除所得税之外的其他税费。
要求:
(1)根据甲方案的资料计算:
①年折旧;
②年改良支出摊销;
③各年现金净流量;
④不包括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
⑤净现值。
(2)根据乙方案的资料计算:
①年折旧;
②残值变价收入;
③残值净收益纳税;
④第1—4年现金净流量和第5年现金净流量;
⑤静态回收期;
⑥净现值。
(3)做出ABC公司应投资哪个方案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正在考虑改变它的资本结构。
相关资料如下:
(1)公司目前债务的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利息率为5%,普通股5 000万股,每股价格12元,所有者权益账面金额60 000万元(与市价相同);每年的息税前利润为8 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公司将保持现有的资产规模和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每年将全部税后净利分派给股东,因此预计未来增长率为零。
(3)为了提高企业价值,该公司拟改变资本结构,借入新的债务并回购部分普通股。
可供选择的资本结构调整方案有两个:
①借入新债务6 000万元,从而使债务总额达到12 000万元。预计总的债务利息率为5.2%,由于债务比重提高,股票的β系数将在目前基础上提高3%;
②借入新债务12 000万元,从而使债务总额达到18 000万元。预计总的债务利息率为5.5%,由于债务比重提高,股票的β系数将在目前基础上提高5%。
(4)当前资本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3%,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
(5)假设资本市场有效,债务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确定债务资本成本时不考虑筹资费用和货币时间价值。
要求:
(1)计算该公司目前的企业价值、普通股资本成本、股票的β系数、债务的税后资本成本和按市场价值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计算采用第1种资本结构调整方案下该公司的普通股资本成本、债务的税后资本成本、权益资本价值、企业价值和按市场价值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计算采用第2种资本结构调整方案下该公司的普通股资本成本、债务的税后资本成本、权益资本价值、企业价值和按市场价值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判断企业应否调整资本结构并说明依据,如果需要调整应选择哪一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