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 )
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贤”、“成圣”的目的.道家崇尚精神境界.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尚贤”,推崇“贤人”、“圣王”,将之视为理想人格.这些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 )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
江泽民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这句话说明( )
下列有关职业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陸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
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指( )
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社会和谐是(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是指(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阐述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 )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 )
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表现在( )
以下是有关反恐的材料:
材料1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逢惊天大袭击.恐怖分子劫持4架客机.两架客机撞向纽约世贸中双子塔,一架撞向国防大楼.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造成2700多人丧生.6年过去了.美国人从“9.11”袭击中活过来.世贸遗址附近比以前更繁华兴旺;但在地球另一边,美国总统布什当年打着反恐旗号入侵的伊拉克,炸弹袭击和教派冲突无目无之.死亡人数比“9.11”袭击高出数十倍.有平民无奈慨叹:“我们这里每分钟都是‘9.11’.”
材料2
由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和美国进步中,合作编写的调查报告《第三次恐怖主义指数》收集了100多位对外政策专家的意见,84%的美国对外政策专家认为.美国正在输掉反恐战争.91%的专家相信,对美国来说,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材料3
只要这场反恐斗争被视为是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的一场战争,那么它就注定会失败.西方越强调对抗,那么它就越会压制伊斯兰世界中那些想要大谈合作的人.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为什么说只要这场反恐斗争被视为是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的一场战争,那么它就注定会失败,
(3)用有关辩证法原理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
(4)应如何消除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如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阅读材料:
材料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未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笑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
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
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10月19日在此间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份白皮书实际上全面、乐统、准确地阐述了中国的民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观点鲜明,材料丰富.
材料2
这份白皮书突出阐述了四个重要内容:一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四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則.
材料3
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认识中国的民主制度?
(2)针对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很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3)如何认识材料3的说法,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