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仲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子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实现理想要做到( )
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是手段的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一一这种相互联系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下列有关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下列说法不符合道德发展规律性的是( )
资本输出可划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这是根据( )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
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 )
1956年4月,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这篇讲话是( )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关于“赣南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关于我国法律体现的意志,说法正确的是( )
李大钊说过“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在艰难的国运中营造国家,也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一件事”.这两句话说明( )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之所以并不都是一样的,是因为( )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 )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 )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 )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来自人性的“一种内压力,指向人格的同一和自发的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以下对这种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 )
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包括( )
阅读下面有关温家宝总理的事迹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可以说温总理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他一贯的作风.
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既考验着中国,也考验着温家宝.他时任抗旱防汛小组组长,不仅陪同江泽民、朱熔基在各地视察,而且自己单独视察九江有7次之多.
2008年,汶川地震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温家宝无疑是一名英勇顽强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员”,用行动征服了世界的心.
2010年,在西南地区旱灾、青海玉树地区震灾面前,温总理又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外国媒体载文说,中国式的总理,想学学不来,不可复制.此话,道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溫总理,为什么总能让人感动,这一转身、这一神情,告诉我们答案:永远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在心.就总有一种情愫在心底喷发,就总有一种行动在尽情倾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 …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这句话,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能够“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哪些内容,
(3)作为青年大学生该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9年10月31日,科学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他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祖国时刻在我心中”!
材料2
“不能笼统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民族国家的时代就完全过去了.发达国家之所以对超越民族国家界限感兴趣,是因为这一界限对它们的跨国公司来说,更像资本积累的消极界限除非它们面临更强大的发达国家的欺压.至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民族国家界限不能忘情,乃是因为这一界限是它们发展的有力屏障和积极推动者.……就是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与欧洲联盟各国之间的种种利益差异与矛盾,也时刻刺激着欧洲国家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从而不时发出“经济爱国主义”的呼声.”“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只要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利益依旧存在,那么对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立足于其上的伦理价值取向一一爱国主义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如果说,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法国尚且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我们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面对强手如林的险恶国际环境,就更不能不讲爱国主义了”.
——摘自《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
请回答:
(1)材料1中钱老的获奖感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2.谈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杨旁国主义精神?
阅读下列论述:
马克思指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请根据这一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怎样理解南京临时政府性质和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是如何领导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