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
曹禺的代表作是( )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 )
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
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 )
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 )
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
(一)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河伯心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陌上桑》中的首段,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突显罗敷美貌的?
2.这首诗为什么要在开篇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
3.这首诗属于哪种诗体?
(三)阅读司马迁《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①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②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③。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请说明文中四个“之”各自的含义。
之①:____
之②:____
之③:____
之④:____
2.项王的诗反映出他怎样的复杂心态?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
(一)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1.请概括涵所描绘的大海的性格。
2.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大海?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
3.杰对大海的描绘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二)阅读《宝玉挨打》中贾政说的两段话,
“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
1.贾政为什么要毒打宝玉?
2.贾政要将宝玉置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
3.由此看来,宝玉挨打的实质是什么?
(三)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一诗,
1.在这首诗中,作者所抒发的乡愁具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是怎样安排诗歌结构的?
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采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之路也会遇到红绿灯,红灯亮时,就要暂时驻足,为前行积蓄力量;绿灯亮时,就要勇敢前行,奔向自己的目标。正是有了这红绿的变化,人生的步伐才有快慢调整,人生的景色才会五彩斑斓。
请以“人生红绿灯”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