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水泥材料应选用( )的水泥。
下列关于土石路堤的填筑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透层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预制梁场布设错误的是()。
抗滑桩施工中,相邻桩不得同时开挖,开挖桩群应从两端沿滑坡主轴间隔开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后方可开挖邻桩。
下列关于坡面喷射混凝土防护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强夯施工的施工工序,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施工期间排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中,关于钢筋网铺设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安全步距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发生较大设计变更时,负责审批的单位是( )。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①制定评估计划;②开展风险分析;③确定风险等级;④选择评估方法;⑤进行风险估测;⑥编制评估报告;⑦提出措施建议。最优的评估步骤是( )。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施工单位在采用( )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
隧道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包括(??)。
关于新旧路基连接处治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沥青路面按矿料级配分类为( )。
下列所列公路工程,可以由二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工程)担任其项目负责人的是(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0km的平原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为2~4m,填方边坡坡面未做坡面防护处理。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表2所示。
表2合同清单单价表

问题:
1.写出图中8cm×12cm×100cm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
2.写出图中排除路面表面水至路基范围之外的途径。
3.计算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清单总价。
4.简述施工中的材料费控制的途径。
某施工单位承建南方平原地区某二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含支挡工程)施工项目,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22+400,路线全长 22.4km;路基宽度 12m。该标段既有挖方也有填方,以填方居多。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线路 K7+200~K7+280 段为填方路段,地形较为平坦。挡土墙设计为加筋土挡土墙,其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事件二:线路 K16+800~K17+000 段穿越一干涸废弃湖塘,地面以下有约 5m 深的软土层,施工单位拟采用浅层置换或塑料排水板进行处理,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塑料排水板方案进行软土层处理。
事件三:项目部制定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其中规定了:①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进行施工,按正三角形进行布置。②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D→机具定位→E→插入套管→拔出套管→F→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③塑料排水板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检查了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
事件四: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检验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压实度检测采用方法 G(G 为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弯沉检测采用 H 方法(H 为规范规定的传统方法)进行检测。
【问题】
1.根据图 1,写出挡土墙按其位置划分属于哪种类型?并写出构件 A、B、C 的名称。
2.将图 1 中区域①②③④的摊铺、碾压顺序进行排序(如①→②→……)。并写出区域①中靠近墙面板1m 范围内的填料应如何碾压密实。
3.结合背景资料,说明事件二施工单位选择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土层处理的原因。
4.写出事件三中塑料排水板施工还可采用的另一种机械名称。补全施工工序 D、F 和 F 的内容,并写出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检查项目。
5.写出事件四种 G 和 H 的名称。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左右线隧道跨度为1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事件1: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事件2: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测,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当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事件3:在施工过程中,该隧道洞身掘进采用预裂爆破方法,炮眼布置形式如图。由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隧道开挖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及时支护,存在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也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严格按照“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对其他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问题:
1、按照隧道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什么隧道,说明理由。
2、事件2中,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3、事件3中,说明预裂爆破方案中 a、b、c 三种炮眼的名称。并写出三种炮眼起爆顺序。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 K5+300~K6+220,全长 920m。K5+300~K5+325、K6+200~K6+220 段为Ⅴ级围岩,其余段落均为Ⅲ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Ⅴ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Ⅲ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隧道一端开挖至桩号 K5+600时,其隧道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1~8 代表开挖或支护的施工工序。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台阶法开挖的施工方案,部分要求如下:
(1)台阶开挖高度宜为 2.5~3.5m。
(2)上台阶开挖每循环进尺不宜大于 1 榀钢架间距。
(3)下台阶左、右侧开挖宜前后错开 3~5m,同一榀钢架两侧不得同时悬空。
(4)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后开挖。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存在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局部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针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等。
【问题】
1.该隧道按长度分类,属于哪种隧道?
2.写出图中施工工序 1、2、8 的名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补充事件二中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检验的实测项目。
5.针对事件三,改正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完善方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