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临时用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滑坡地段路基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有( )。
隧道施工测量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路基加高施工技术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进行隧道爆破施工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描述错误的是( )。
隧道施工方法中,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工程施工方法是()。
下列( )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不需要施工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
关于填石路基施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公路工程流水施工按施工段在空间分布形式分为( )。
关于地面排水施工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原因是()。
关于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张拉设备应配套标定,并配套使用,下列( )情况之一需重新标定。
公路机电工程分项二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的工程范围有()。
A 公词承接了山区某一级公路E3 标段路基工程施工,平均海拔1680m,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为3000 万元、材料费l.1 亿元、施工机械费为2500 万元、其他工程费为1500 万元、间接费为2300 万元,其中间接费中规费费率为40%,利润率为7.5%。将软基工程分包给B 公司。在招标文件中,80%挖方为石方,石料强度32MPa,填石路堤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路堑段支挡高度小于6m 采用砌体重力式挡土墙;高度大于6m 采用柱板式锚杆挡士墙,见图1,施工顺序:基坑开挖→基础浇筑→锚杆制作→钻孔→清孔→锚杆安放→B→挡土板安装→肋柱安装→墙后填料回填与压实。
事件2: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A 公司对所承包工程的劳务管理全面负责,A公司加强对B 公司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并配备了专职的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考勤记录和工资结算及支付等情况。
事件3:填石路堤段填筑时,通过试验段严格控制填料质量,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纵向分幅填筑;路基填筑完后立即进行边坡码砌,防止边坡坍塌。
事件4:对于填石路堤填筑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和自卸汽车等。
【问题】
1、写出事件1 中A、B 的名称;并改正柱板式锚杆挡土墙施工顺序错误之处。
2、补充背景资料事件2 中管理人员还应负责登记的主要内容?
3、指出并改正事件3 中的错误之处?
4、指出事件4 中机械配置不合理之处,并补充所需机械?
5、指出事件4 中路堤施工前修筑试验路段的主要目的是?
6、列式计算该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某大桥上桥为四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最大跨径120m,主桥墩柱高度为16m 至25m,各梁段高度为2.7m 至5.6m。主桥0 号,1 号梁段采用塔设托架浇筑施工。其余梁段采用菱形桁框架式挂篮按“T”形对称悬臂浇筑。
事件1:施工单位在另一同类桥梁(最大桥段重量与截面尺寸与本桥均相同)施工中已设计制作了满足使用要求的菱形框架式挂篮,单侧挂篮结构及各组成部件如图所示,经技术人员验算校核,该挂篮满足本桥施工所要求的强度和刚度性能,且行走方便,便于安装拆卸,按程序检查验收合格后用于本桥施工。
事件2: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主桥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序为:①挂篮拼就位→②安装箱梁底模及外侧模板→③安装顶板、腹板钢筋及底板预应力管道→④→⑤安装内侧模、顶模及腹板内预应力管道→⑥安装顶板钢筋及顶板预应力管道→⑦浇筑腹板及顶板混凝土→⑧→⑨穿预应力钢丝束→⑩→?封锚及预应力管道压浆→?挂篮前移就位。
事件3: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4.7MPa、57.1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4: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的标高,应根据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及预拱度设置,施工过程中对实际高程进行监测,发现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问题】
1.写出事件1 图中挂篮系统中A、B、C 各部件的名称,按平衡方式划分,该挂篮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事件1 中,挂篮还应完成那些主要程序后方可投入施工?
3.写出事件1 中挂篮为满足使用与安全要求还应具备的主要性能。
4.写出事件2 中工序④、⑧、⑩的名称。
5.分别计算或评定事件3 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6.事件4 中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背景资料:
某隧道工程,施工合同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约定,吊装机械闲置补偿费600元/台班,单独计算,不进入直接费。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初始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致使工作E的持续时间延长2个月,吊装机械闲置30台班。
事件二:工作E由于业主的要求需要进行工程变更。
事件三:隧道竣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监理和业主提交了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监理认为提交资料不完善。
问题:
1.确定初始计划的总工期,并确定关键线路及工作E的总时差。
2.事件一发生后,吊装机械闲置补偿费为多少工程延期为多少说明理由。
3.事件二发生后,请简要叙述工作E变更后的价格调整思路。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提交哪些测量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