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考前押题1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考前押题1

卷面总分:31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1题 练习次数:95次
单选题 (共19题,共19分)
1.

下列关于阅读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应保持用力平衡,分阶段进行

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③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④对一部分课文,要逐字逐句给学生讲解,力求透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识记知识点,并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 A. ②③
  • B. ③④
  • C. ②③④
  • D. ①④⑤
标记 纠错
2.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 我们知道,魏晋人在思想上崇尚放任、崇尚自由,因此其文学、艺术、哲学皆能彰显个性,然而在政治上.魏晋时期则为典型的衰世
  • B. 汉末王充思想,是批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及是古非今思想的代表人物
  • C. 具有意志坚强的人们绝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影响了他对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 D. 《礼记》是从先秦至西汉关于《仪礼》解说、发挥的文字汇集,是我国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和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人生经验
标记 纠错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冰心的散文《谈生命》,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 B.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 C. 从表达方式角度,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叙事诗
  • D.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标记 纠错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为了笼络关羽,曹操特意取异锦作战袍赐予关羽,可是,关羽将新袍穿在里面,旧袍穿在外面,以示不忘刘备旧恩(《三国演义》)
  • B. 晴雯换衣服把扇子跌在地上将扇骨子跌断了,遭到宝玉抢白,可是晴雯不服,气得宝玉要赶她回家。晚上宝玉叫晴雯去拿果子,晴雯很不情愿地照办了。宝玉又说如果你想出气,将扇子撕了也无妨。她接过宝玉递过的扇子便撕起来(《红楼梦》)
  • C. 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来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拉斯蒂涅目睹这一幕幕悲剧,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他决心向社会挑战(《高老头》)
  • D. 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巴黎圣母院》)
标记 纠错
5.

下列选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卡西莫多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 B. 哈姆雷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而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的心理与相关情节构成《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 C. 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 D. 《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地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标记 纠错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 B. 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4年,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一整套增选制度及实施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
  • C. 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了世界影都洛杉矶
  • D. 中国画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变化上还是美学思想上,中国传统哲学都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标记 纠错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 B. 刍议 安详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C. 烦燥 闲暇 味同嚼蜡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D. 徇私 编纂 坚如磬石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标记 纠错
8.

被称为“竹林七贤”的是()。

  • A. 嵇康、孔融、向秀、徐干、阮籍、王粲、刘桢
  • B. 曹操、曹植、曹丕、阮籍、嵇康、孔融、徐干
  • C.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 D.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标记 纠错
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送东阳马生序》里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加冠”是指男子十六岁
  • B. 《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
  • C. 《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十六
  • D. 《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与项伯向东而坐,可见向东是指室内最尊贵的座位
标记 纠错
10.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
  • B. 这是整个宇宙吗?不,这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说明“这”不是整个宇宙
  • C.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怒斥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腐败政府的软弱无能
  • D.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意义
标记 纠错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 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 B.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
  • C.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 D.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标记 纠错
12.

下列词语加点字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中学教师招聘,押题密卷,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考前押题1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1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希望的田野上,有多少人在急待放喉歌唱

②黄沙抹杀了正在渲染的新绿柳色,挡住了春天的主旋律视线

③只是隆冬的天气并非今天这样糟糕,这样令人沮丧,令人坐立不安,令人长叹短嘘

④极目远眺,何处是风景?信意眺望,看不到昨天还焕然一新的江山美景

⑤人们差不多与隆冬紧锁家中,足不出户的心情毫无二致

⑥远山近景,曾经是多么的壮美与秀丽,给人新春的希望

  • A. ④⑥③②⑤①
  • B. ④⑥①②⑤③
  • C. ⑥④③①⑤②
  • D. ⑥①⑤③②④
标记 纠错
14.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市长打开车门,露出和蔼可亲的笑颜,亲自搀扶老大爷上了车
  • B. 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大。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也在潜滋暗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C. 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D. 夏乃声音的季节,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这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旷远飘逸,让人不禁听得屏气凝神
标记 纠错
1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 B.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 C. 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
  • D.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标记 纠错
16.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日:“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日:“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 B. 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收留
  • C.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前往
  • D.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愉快
标记 纠错
17.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日:“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日:“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 B.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 C.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 D.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标记 纠错
18.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日:“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日:“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 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 B. 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 C.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 D. 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标记 纠错
19.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日:“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日:“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 B. 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 C. 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 D. 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标记 纠错
判断题 (共5题,共5分)
20.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郑光祖。( )

标记 纠错
21.

“迁”是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常用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右迁”等词。( )

标记 纠错
22.

在“三言二拍”之前,话本小说的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是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但同时也是颇为粗糙的。()

标记 纠错
23.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1912年发表抒情诗集《吉檀迦利》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有诗集《飞鸟集》。( )

标记 纠错
24.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和诗人,被马克思赞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7题,共7分)
25.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构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标记 纠错
26.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特征。

标记 纠错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

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书。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本。

标记 纠错
28.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竞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11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12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标记 纠错
29.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竞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11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12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标记 纠错
30.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竞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11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12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标记 纠错
31.

请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为《天狗》这首诗(诗歌内容略),设计 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判断题
20 21 22 23 24
问答题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