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模拟试卷4

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模拟试卷4

卷面总分:32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2题 练习次数:99次
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
1.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 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标记 纠错
2.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①历史老师;②历史教材;③历史影像;④历史遗迹中的(  )。

  • A. ①②③
  •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 D. ①②③④
标记 纠错
3.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 A. 嫡长子继承制
  •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 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 D. 传统的宗族观念
标记 纠错
4.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 民为邦本
  • C. 天下为公
  • D. 民贵君轻
标记 纠错
5.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标记 纠错
6.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

  • A. 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 B. 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 C. 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标记 纠错
7.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 A. ①②
  • B. ②③
  • C. ②④
  • D. ③④
标记 纠错
8.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 A. “求富”“自强”
  • B. “师夷长技”
  • C. “中体西用”
  • D. “民生主义”
标记 纠错
9.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标记 纠错
10.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 A. 伽利略
  • B. 达尔文
  • C. 牛顿
  • D. 爱因斯坦
标记 纠错
1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 A. 17世纪初期
  • B. 18世纪中期
  • C. 19世纪中期
  • D. 20世纪初期
标记 纠错
12.

“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

  • A. 开元盛世
  • B. 戊戌变法
  • C. 康乾盛世
  • D. 清末新政
标记 纠错
13.

有史学观点认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史学观点是(  )。

  • A. 全球史观
  • B. 唯物史观
  • C. 文明史观
  • D. 现代化史观
标记 纠错
14.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 A. 废除宰相
  • B. 削弱相权
  • C. 君相并立
  • D. 限制君权
标记 纠错
15.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记 纠错
16.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 A. 革命史观
  • B. 全球史观
  • C. 文明史观
  • D. 现代化史观
标记 纠错
17.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IZ1、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 A. 农业合作化
  • B.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 C. 人民公社化
  •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标记 纠错
18.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标记 纠错
19.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

  • A. 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 B. 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
  • C. 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
  • D. 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标记 纠错
20.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标记 纠错
21.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历史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

  • A. 开展历史调查
  • B. 撰写历史论文
  • C. 进行历史制作
  • D. 建立历史学习档案
标记 纠错
22.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 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 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 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 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标记 纠错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⑧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 A. ①②③
  • B. ①②④
  • C. ②③④
  • D. ①③④
标记 纠错
24.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 古代埃及
  • B. 古代印度
  • C. 古代希腊
  • D. 古代中国
标记 纠错
25.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 A. 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 B. 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 C. 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 D. 打击犯罪的效果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7题,共7分)
26.

简述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

标记 纠错
27.

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标记 纠错
28.

简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标记 纠错
29.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

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标记 纠错
30.

在探究学习方面,某教师对《走向多极化》一课作了如下教学策略的考虑:在明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认真阅读教科书内容。同时,教师提供相关多媒体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将获取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教师提出具体探究学习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群,问题如下:

第一目:“别了。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与后果是什么

(2)“八一九”事件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3)讨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二目:鼎足之势话西方

(4)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对外意愿及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与核心思想是什么 它是如何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

(5)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

(6)冷战结束后,日本是如何谋求政治大国的 我们将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目: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哪些严峻问题 为此俄罗斯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8)谈谈你眼中的普京。

第四目:风云际会看东方

(9)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0)思考:我国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曲折发展

围绕学习内容,逐步展示教师与学生制作的教学课件,创设和谐、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充分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坚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师生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教师精选教学资源,思想、心理准备充分。教学采用教师设问、追问,学生提问、质疑,师生互答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适时回放有关资料,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火花,予以引导和延伸,给予肯定和鼓励。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做的教学策略考虑予以评价。

标记 纠错
31.

下面是某教师授课时,对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所作的比较: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模拟试卷4

师:从上表可知,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也因此不同,最终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古代希腊产生了民主制度,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古代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中国长期的落后和封闭。?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作的比较进行评价。

标记 纠错
32.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课文摘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r日-1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问答题
26 27 28 29 30 31 32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