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卷面总分:25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25题 练习次数:90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描述中,符合从低到高顺序的是(  )。

  • A. 知道、识别、认识、理解
  • B. 说出、辨认、解释、应用
  • C. 说出、认识、比较、归纳
  • D. 能表示、举例、归纳、证明
标记 纠错
2.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棉、麻、羊毛属合成纤维,完全燃成CO2和H2O
  •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 D. 分子式为C10H14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
标记 纠错
3.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
标记 纠错
4.

下列不属于探究式教学特征的是(  )。

  • A. 问题情境特征
  • B. 思维开放特征
  • C. 教师主体特征
  • D. 实践探索特征
标记 纠错
5.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

  • A. 化学
  • B. 化学与技术
  • C. 物质结构与性质
  • D. 化学反应原理
标记 纠错
6.

下列选项中.能成为教材具体呈现方式的是(  )。

  • A. 纸质学习材料
  • B. 视听学习材料
  • C. 电子学习材料
  • D. 以上三者都是
标记 纠错
7.

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

①文献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实验法

  • A. ①②③
  • B. ②③④
  • C. ①②③④
  • D. ①③④
标记 纠错
8.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
  • B. AgBr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银白色
  • C.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后溶液几乎无色
  • D. 紫色石蕊溶液通人SO2、溶液最终变成无色
标记 纠错
9.

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

  • A. 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 B. 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C. 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
  • D. 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
标记 纠错
10.

冰醋酸(CH,COOH)在下列溶剂中电离常数最大的是(  )。

  • A. 液氨
  • B.
  • C. 乙醇
  • D. 纯硫酸
标记 纠错
11.

衡量化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 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
  • B. 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
  • C. 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
  • D. 学生的实际能力
标记 纠错
12.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O0 mL KMnO4溶液
  • B.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 C.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 D. 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标记 纠错
14.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存在的数据是(  )。

  • A.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 B. SO2为0.25mol/L
  • C. SO2、SO3均为0.15mol/L
  • D. SO3为0.40mol/L
标记 纠错
15.

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  )。

  • A. 组织教学
  • B. 导入新课
  • C. 讲授新课
  • D. 总结练习
标记 纠错
16.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

  • A. 教学过程的规划
  • B. 教学内容的设计
  • C. 教学方法的实施
  • D. 教学方法的选择
标记 纠错
17.

下列属于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是(  )。

  • A. 板书
  • B. 教科书
  • C. 模型
  • D. 录像
标记 纠错
18.

化学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是(  )。

  • A. 以实验为基础
  • B. 在分子和超分子的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
  • C. 化学知识再生产过程
  • D. 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
标记 纠错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 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C. 对于任何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
  • D. 增大体系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标记 纠错
20.

中学化学教材中提供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5题,共5分)
2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不少化学教师做“口舍玻璃管对包裹了过氧化钠的棉花吹气,棉花燃烧”的实验,从而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过程:?

(1)在一个500?mL的烧杯里粘一段蜡烛头,再倒放一只50?mL的小烧杯。小烧杯上放一片铁片,防止棉花燃烧把小烧杯烧裂,点燃蜡烛,把包了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在小烧杯上,用沉浮式气体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如图l所示),随着二氧化碳向大烧杯里注入.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片刻后棉花燃烧起来。

(2)在大烧杯里也做如图1的准备,沉浮式气体发生器的配重盒里放入浓硫酸(如图2所示),让生成的二氧化碳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注入大烧杯,我们会看到燃烧的蜡烛首先熄灭.而棉花不能燃烧。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成功(棉花燃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试说明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标记 纠错
22.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素材1

公元前5世纪.安培多克勒提出四原质说,认为世界皆由水、火、气、土4种原质构成。公元前4世纪,四原质说为亚里士多德所发展,他在四原质的基础上提出四原性:冷、热、干、湿。冷与干则是土,冷与湿则是水.热与干则是火,热与湿则是气。由于四元论具有感官表象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的四元论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统治了人们长达2?000多年。

素材2

1784年左右,卡文迪许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发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占,氧气占。此外,他还确定了水的成分,从而肯定了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元素,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1789年,拉瓦锡在《化学概论》中明确提出了元素的操作定义:用现有的化学分析手段都无法分解的物质,可姑且称为“元素”。按照这样的定义.化学家们渐渐意识到早在人们学会利用火进行化学分析时,就已经能分解出11种单质:铜、铁、金、锡、银……1800年,戴维对伏打电堆做了改进,发现很多在火的作用下不分解的物质却经不起电的作用。1807--1808年.戴维用电化学方法分解出钠、钾、钡、钙、镁、锶6种活泼金属,使分解某些活泼的金属化合物得以实现。l814—1817年,约瑟夫.冯.夫琅禾费制造了一个棱镜光谱仪。紧接着.本生和基尔霍夫证明,根据两谱线在光谱中的位置可以得知某种特定金属的存在,利用这种方法,极少量的金属都可以检测到。

素材3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原子论的核心是:每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测定原子量的工作成为当时化学的重点工作。

道尔顿和贝采里乌斯分别以氢和氧为基准.对原子的质量进行了测量。186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门捷列夫按原子量的大小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列成一张表.这便是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假说跟以往假说相比具有三个优势:一是对当时测得不准确的9种元素的原子量做了必要的修正:二是根据原子量的增长是有规律的这一科学假设,给周期表预留了6个空档;三是从当时的原子量测定数据来看,碲比碘重,钴比镍重,门捷列夫根据这两对元素的性质.将它们的位置做了必要的调整。

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始末,归纳出科学的化学理论发展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2)从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化学科学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恩格斯说:“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标记 纠错
23.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

和分析。把aL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加热,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需消耗c?mol?BaCl2,沉淀反应刚好完全,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上面是某学校化学测试中的一道题.不少学生会错选A项。

回答下列问题:?

(I)本题正确答案是什么?

(2)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测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得什么?

标记 纠错
24.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1》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l》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片段: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即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例如,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以及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这说明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可能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人类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规律之后,就有可能做到趋利避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要求:(1)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写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3)用流程图的方式简要表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4)试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标记 纠错
25.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教学过程实录。

【新课导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所有反应物能否完全(按照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量关系)转变成生成物,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预知理论产率极低的情况下.就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进行探索性实验等。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推进新课】师:请同学阅读课本第44页实验2—7,回答有关问题。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4

【合作探究】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板书】三、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

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发生,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就要讨论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第46页?

师:带领学生探究?

A.建筑物定向爆破问题:

B煤的燃烧条件问题。

原煤含S量:要求<2%,否则SO2排放浓度会偏高;?

原煤粒度:要求≤40?mm,且越均匀越好,但不能使用粉煤;?

炉膛:耐高温:

烟囱抽力要求有大于20%的富余能力,氧气要适当充足.等等。

必要时查阅资料。

【课堂小结】?

i.通过实验探究。同学们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反应限度。

ii.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化学反应向有益的方向尽可能多、快地进行。

【布置作业】?

根据上述教学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化学课堂上经常采用演示来完成教学,其构成要素及基本的类型有哪些?

(3)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问答题
21 22 23 24 25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