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技术方法->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1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1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100题 练习次数:98次
单选题 (共51题,共51分)
1.

一条河流宽100m,平均水深2m,流速为1m/s,河流坡度为1‰,岸边有一排污口,则污染物在河流中达到均匀混合的长度为()。

  • A. 37.30km
  • B. 1.18km
  • C. 30.53km
  • D. 1.31km
标记 纠错
2.

丁工业企业年耗新水量为300万t,重复利用水量为150万t,其中工艺水回用量为80万t,冷却水循环水量为20万t,污水回用量为50万t;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新水量为45万t,工艺水取用水量为120万t。丁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 A. 50.0%
  • B. 33.3%
  • C. 34.3%
  • D. 55.0%
标记 纠错
3.

根据初始瓶的溶氧量(IB、黑瓶的溶氧量(DB)、白瓶的溶氧量(LB)测定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等于()。

  • A. LB-I
  • B. IB-DB
  • C. LB-DB
  • D. IB+DB
标记 纠错
4.

有一列动车长为500m,距铁路中心线200m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0dB,有一老人院距铁路中心线400m远,则该老人院的声压级为()。

  • A. 73.4d
  • B. 75.5dB
  • C. 76.5dB
  • D. 78.2dB
标记 纠错
5.

非点源(面源)调查基本上采用()的方法。

  • A. 实测
  • B. 搜集资料
  • C. 引用历史数据
  • D. 委托监测
标记 纠错
6.

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出无组织排放量的方法叫做()。

  • A. 类比法
  • B. 模拟法
  • C. 现场实测法
  • D. 物料衡算法
标记 纠错
7.

对于单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飞机噪声测点。

  • A. 1~2个
  • B. 3~9个
  • C. 9~14个
  • D. 12~18个
标记 纠错
8.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方法的是()。

  • A. 物理模型法
  • B. 现场调查法
  • C. 恢复或重置费用法
  • D. 水土流失评价
标记 纠错
9.

某企业年烧柴油200t,重油300t,柴油燃烧排放系数1.2万m3/t,重油燃烧排放系数1.5万m3/t,废气年排放量为()。

  • A. 660万m3
  • B. 690万m3
  • C. 6600万m3
  • D. 6900万m3
标记 纠错
10.

某拟建项目SO2对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二类区)预测小时贡献值为0.10mg/m3,现状监测值为0.35mg/m3,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为0.05mg/m3,则建成后保护目标的小时浓度值和达标情况是()。

  • A. 0.50mg/m3,达标
  • B. 0.50mg/m3,不达标
  • C. 0.40mg/m3,达标
  • D. 0.40mg/m3,不达标
标记 纠错
11.

宽浅河流一维水质模拟中的纵向离散,主要是由()形成的。

  • A. 紊流
  • B. 对流
  • C. 垂向流速不均
  • D. 断面流速不均
标记 纠错
12.

某地拟建一个工业区,右图为该地风向玫瑰图,工业区应规划在居民区的()方位。
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考试,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1

  • A. 东南
  • B. 西北
  • C.
  • D.
标记 纠错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不需要考虑()。

  • A. 社会影响
  • B. 生态影响
  • C. 环境污染
  • D. 环境恢复方案
标记 纠错
14.

拟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是()。

  • A. 503.4mg/L
  • B. 692.3mg/L
  • C. 803.4mg/L
  • D. 705.6mg/L
标记 纠错
15.

一均匀稳态河段,河宽B=100m,平均水深H=2m,流速u=0.5m/s,平均底坡i=0.0005。一个拟建项目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污水的完全混合距离分别是()。

  • A. 26374.7m,6593.7m
  • B. 17394.7m,7903.6m
  • C. 6593.7m,263、74.7m
  • D. 27875.3m,96694.8m
标记 纠错
16.

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A. 环境空气敏感区
  • B. 评价范围内
  • C. 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
  • D. 计算点
标记 纠错
17.

河流排污混合区内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是()。

  • A. 物理过程
  • B. 化学过程
  • C. 生物过程
  • D. 降解过程
标记 纠错
18.

某大型工业企业拟另择地址新建一占地面积22km2的工厂,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评价
  • B. 二级评价
  • C. 三级评价
  • D. 生态影响分析
标记 纠错
19.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 A. 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 B. 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 C. 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 D. 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标记 纠错
20.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调查评价法
  • B. 隐含价格法
  • C. 反向评估法
  • D. 成果参照法
标记 纠错
21.

某采样监测点全年NO2质量监测数据200个,其中有30个超标,5个未检出,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NO2全年超标率为()。

  • A. 14.6%
  • B. 15.0%
  • C. 15.4%
  • D. 15.8%
标记 纠错
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

  • A.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 B.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 C. 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 D.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标记 纠错
23.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为(),视为“极敏感”。

  • A. 小于20%
  • B. 20%~30%
  • C. 30%~45%
  • D. 大于45%
标记 纠错
24.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

  • A. 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 B. 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 C. 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
  • D. 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标记 纠错
25.

某工程使用固体物作为冶金造渣剂,用量为100kg/h,在工艺过程中,95%进入废渣,5%进入气体,除尘器除尘率99%,排入大气的烟尘量是()。

  • A. 0.02kg/h
  • B. 0.03kg/h
  • C. 0.04kg/h
  • D. 0.05kg/h
标记 纠错
26.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混合稀释作用不但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还能减少其总量
  • B. 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输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和生物降解过程
  • C. 纵向距离小于横向完全混合距离的区域称为横向混合区
  • D. 温排水携带的热量除了被潮流带走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与大气的热交换释放到大气中
标记 纠错
27.

某工厂监测得到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为180m3/h,烟气治理设施进口浓度为1100mg/m3,治理后浓度为180mg/m3,未设置监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装置,每年运行320d,每天18h,且每年燃煤量为250t,燃煤含硫量为1.2%,未设置除硫设施。该工厂烟气去除量为()。

  • A. 954t
  • B. 231t
  • C. 480t
  • D. 1140t
标记 纠错
2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非稳定废水连续排放源,采用等时采样方法测试时,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采样和测试一次。

  • A. 1~2h
  • B. 1~3h
  • C. 2~3h
  • D. 3~4h
标记 纠错
29.

某工程项目工艺废水生产量2000t/d,COD浓度为1500mg/L;生活污水200t/d,COD250mg/L。两种废水均送污水处理场处理,污水处理场进水COD为()。

  • A. 875mg/L
  • B. 1363mg/L
  • C. 1272mg/L
  • D. 1386mg/L
标记 纠错
30.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采用()。

  • A. 河流一维水质模式
  • B. 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
  • C.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 D. 河流S-P模式
标记 纠错
31.

某装置的烟气原始含尘浓度20000mg/m3,经两级除尘器除尘,效率分别为98%和90%,除尘后的烟气含尘浓度为()。

  • A. 20mg/m3
  • B. 30mg/m3
  • C. 40mg/m3
  • D. 50mg/m3
标记 纠错
32.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是()。

  • A. 0.01kg/h
  • B. 0.02kg/h
  • C. 0.08kg/h
  • D. 0.10kg/h
标记 纠错
33.

在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时,如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需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是否与项目()相符,是否具有足够处理能力等。

  • A. 工艺
  • B. 规模
  • C. 水质特征
  • D. 水文特征
标记 纠错
34.

统计噪声级L10表示()。

  • A. 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 B. 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 C. 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
  • D. 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
标记 纠错
3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废物特性的是()。

  • A. 反应性
  • B. 腐蚀性
  • C. 易燃性
  • D. 刺激性
标记 纠错
36.

已知某河流水文站2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见下表。按经验频率估算其最枯月90%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
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考试,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1

  • A. 10m3/s
  • B. 9m3/s
  • C. 8m3/s
  • D. 7m3/s
标记 纠错
37.

自然环境调查时,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地形地貌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

  • A. 区位图
  • B. 地理位置图
  • C. 土地利用现状图
  • D. 地形图
标记 纠错
38.

某抽水井的指定排水量为Qω,井所在单元地下水的计算浓度为Ca,井预先指定注入水的浓度为Cs,则通过一口抽水井质量减少量为()。

  • A. Qω/Ca
  • B. QωCs
  • C. QωCa
  • D. CaCs
标记 纠错
39.

水质参数排序公式ISE=cpiQpi/(csi-chi)Qhi中,cpi为()。

  • A. 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
  • B. 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
  • C. 评价河段水污染物i的浓度
  • D. 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
标记 纠错
4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进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时,当建设项目拟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并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污染物的特性选定调查指标。

  • A. 文物与“珍贵”景观调查
  • B. 人口分布调查
  • C. 人群健康调查
  • D. 交通运输调查
标记 纠错
41.

海洋生态调查中,浮游植物调查采水样品显微鉴定计数时分()粒级。

  • A. 2个
  • B. 3个
  • C. 4个
  • D. 5个
标记 纠错
42.

已知两个声源对某一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均为56dB,则该敏感目标接收的声压级是()。

  • A. 57d
  • B. 58dB
  • C. 59dB
  • D. 60dB
标记 纠错
43.

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 A. 大气、地形地貌
  • B. 植被、地形地貌
  • C. 植被、声环境
  • D. 声环境、地形地貌
标记 纠错
44.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法中,医疗费用法、人力资本法、生产力损失法、防护费用法的特点是()。

  • A. 都有完善的理论基础
  • B. 基于费用和价格的评估方法
  • C. 基于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 D. 基于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标记 纠错
45.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预测内容的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是指()。

  • A. 平均值
  • B. 最小值
  • C. 最大值
  • D. 据污染源的类别来确定
标记 纠错
46.

关于五级划分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损害或损失,其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的时间
  • B. 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复和重建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 C. 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和破坏,其替代或恢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
  • D. 轻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环境的破坏或干扰能较快地自动恢复或再生,或者其替代与重建比较容易实现
标记 纠错
47.

某噪声的声压级为80dB,则其相应的声压为()。

  • A. 0.05Pa
  • B. 0.10Pa
  • C. 0.20Pa
  • D. 0.25Pa
标记 纠错
48.

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其中溶解氧溶度相对较低的是()。

  • A. 上层
  • B. 温跃层
  • C. 下层
  • D. 均相等
标记 纠错
49.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当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分析方法没有明确规定时,应首选()。

  • A. 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B. 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 C. 环境监测等效分析方法
  • D.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推荐的方法
标记 纠错
50.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包括植被连续性、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以及()。

  • A. 遗传多样性
  • B. 生物多样性
  • C. 自然保护区的类别
  • D. 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区域人口的比例关系
标记 纠错
51.

根据环境噪声户外声衰减的特点,为避免产生新的环境噪声污染,在各种防治对策中,优先考虑的是()。

  • A. 降低声源的辐射声级
  • B. 传播途径中采取降噪措施
  • C. 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 D. 明确噪声控制距离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49题,共49分)
52.

下列关于氧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
  • B. 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量
  • C. 氧垂曲线图上临界氧亏点的右侧,耗氧大于复氧
  • D. 在临界氧亏点处,耗氧和复氧平衡
标记 纠错
53.

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取决于物种的()。

  • A. 相对密度
  • B. 相对优势度
  • C. 相对覆盖度
  • D. 相对频度
标记 纠错
54.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包括()。

  • A. 成分复杂
  • B. 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 C. 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污染特征
  • D. 可生化性良好
标记 纠错
55.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评价区内()。

  • A. 生态系统的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 B. 居优势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
  • C. 生态系统演变历程与机理
  • D. 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相关关系及连通情况
标记 纠错
56.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时,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具体包括()。

  • A.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 B. 技改扩建前污染物削减量
  • C. 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 D. 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标记 纠错
57.

与噪声预测值有关的参数有()。

  • A. 噪声源位置
  • B. 声源类型和源强
  • C. 评价区内的人口分布
  • D. 声波的传播条件
标记 纠错
58.

通过实测水文水质资料建立河流稳态水质数学模型后,预测排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需要确定()。

  • A. 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 B. 设计水文条件
  • C. 水质数学模型参数
  • D. 边界条件
标记 纠错
59.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 B. 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 C.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 D.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标记 纠错
60.

地下水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有()。

  • A. 地下水分层开采
  • B. 划定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 C. 工程防渗措施
  • D. 合理规划布局
标记 纠错
61.

地下水三级评价适宜的方法有()。

  • A. 回归分析法
  • B. 类比预测法
  • C. 趋势外推法
  • D. 解析法
标记 纠错
62.

生态风险的属性包括()。

  • A. 不确定性
  • B. 事件链
  • C. 危险性
  • D. 带来不希望发生的后果或损失
标记 纠错
63.

下列情形中,可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有()。

  • A. 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
  • B. 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
  • C. 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
  • D. 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标记 纠错
64.

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 A. 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
  • B. 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α、β辨别,其中α<20、β>0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是分层的
  • C. 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α<10,则为分层型
  • D. 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
标记 纠错
65.

入湖水量通常由()组成。

  • A. 通过干支流水文站或水文计算断面进入湖泊的径流
  • B. 集水面积上水文站或计算断面未控制的区间进入湖泊的区间径流
  • C. 地下水补给
  • D. 直接降落在湖面上的雨水
标记 纠错
66.

一般来说,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

  • A. 控水措施
  • B. 工程加固措施
  • C. 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 D. 塌洞回填
标记 纠错
67.

无组织排放源的源强确定方法有()。

  • A. 资料复用法
  • B. 物料衡算法
  • C. 类比法
  • D. 反推法
标记 纠错
68.

清洁生产指标包括()。

  • A.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B. 污染物产生指标
  • C.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 D. 产值指标
标记 纠错
69.

环境敏感区包括()。

  • A. 水源保护区
  • B. 红树林
  • C. 天然湿地
  • D. 基本农田
标记 纠错
70.

下列关于环境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 B. 通常指自然环境要素
  • C. 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成分
  • D. 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灾害所导致的灾害
标记 纠错
71.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指数法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单因子指数法可评价项目建设区的植被覆盖现状情况
  • B. 单因子指数法不可进行生态因子的预测评价
  • C. 综合指数法需根据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
  • D. 综合指数法中对各评价因子赋予权重有一定难度,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标记 纠错
72.

在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时,一般从以下()方面来筛选环境影响。

  • A. 影响是否内部的或已被控抑
  • B. 影响是小的或不重要的
  • C. 影响是否有关人体健康
  • D. 影响能否被量化和货币化
标记 纠错
73.

废物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来源有()。

  • A. 地表水
  • B. 地下水
  • C. 处置在填埋场的废物所含的水
  • D. 降水
标记 纠错
74.

下列关于等声级线图绘制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5d
  • B. 对于LWECPNL,一般应有75dB80dB85dB90dB的等声级线
  • C. 对于Leq,等声级线的最低值应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值一致
  • D. 对于Leq,等声级线的最高值为70dB
标记 纠错
75.

下列大气污染源中,属于体源的有()。

  • A. 焦炉炉体
  • B. 集气筒
  • C. 屋顶天窗
  • D. 烟囱
标记 纠错
76.

温度廓线可以确定()。

  • A. 逆温层特征
  • B. 混合层高度
  • C. 不同高度气温
  • D. 地表温度
标记 纠错
77.

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因子不一致的风场。以下属于复杂风场的有()。

  • A. 海陆风场
  • B. 山谷风场
  • C. 城市热岛环流
  • D. 逆温
标记 纠错
7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得出的结果有()。

  • A. 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
  • B. 环境质量状况
  • C. 项目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 D. 项目实施存在的环境制约因素
标记 纠错
79.

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方法有()。

  • A. 矩阵法
  • B. 保证率法
  • C. 叠图法
  • D. 清单法
标记 纠错
80.

下列关于环境的各种价值,属于环境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有()。

  • A. 旅游价值
  • B. 防风固沙
  • C. 涵养水源
  • D. 平衡碳氧
标记 纠错
81.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 B. 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 C. 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 D.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标记 纠错
82.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影响预测应考虑的重点区域包括()。

  • A. 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
  • B. 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
  • C. 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 D. 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标记 纠错
83.

下列选项中关于工程分析物料衡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此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
  • B. 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数量
  • C. 该方法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 D. 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标记 纠错
84.

下列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有()。

  • A. 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的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 B. 根据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厂区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 C. 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 D. 环保设施构成及有关经济技术参数的合理性
标记 纠错
85.

验收调查报告编制的技术总体要求包括()。

  • A. 正确确定验收调查范围和适用的调查方法
  • B.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C. 明确验收调查重点
  • D. 选取验收调查因子
标记 纠错
86.

属于环境风险源项的有()。

  • A. 系统故障导致高浓度SO2事故排放
  • B. 氨从储罐大量泄出
  • C. 污水处理站事故排放
  • D. 运输液氯的槽车事故泄漏
标记 纠错
87.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 A. 对照相应的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
  • B. 分析超标原因
  • C. 分析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布情况
  • D. 评价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标记 纠错
88.

对于一个选址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垃圾填埋场,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包括()。

  • A. 防渗工程
  • B. 渗滤液疏导、处理工程
  • C. 雨水截流工程
  • D. 渗滤液系统监测系统
标记 纠错
89.

热电项目烟囱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 A. PM10
  • B. TSP
  • C. 二氧化硫
  • D. 二氧化氮
标记 纠错
9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香农-威纳指数公式环评技术方法,模拟考试,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试卷1下列关于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H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 B. H为种群的多样性指数
  • C. pi为样品中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
  • D. s为种数
标记 纠错
91.

某拟建高速公路邻近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实验区,环境影响评价需具备的基本生态图件有()。

  • A. 土地利用现状图
  • B. 植被分布现状图
  • C. 自然保护实验区功能分区图
  • D. 拟建公路与自然保护实验区位置关系图
标记 纠错
92.

可用来判断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有()。

  • A. 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 B. β=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 C. 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 D. 湖泊、水库的总径流量
标记 纠错
93.

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中,类比法的应用包括()。

  • A. 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定性分析与评价
  • B. 进行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
  • C. 进行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D. 预测生态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及危害
标记 纠错
9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
  • B. 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的转化
  • C. 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χ=0.9
  • D. 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χ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标记 纠错
95.

潮汐河口现状水质调查比较合理的采样时刻有()。

  • A. 大潮涨憩
  • B. 小潮落憩
  • C. 小潮涨憩
  • D. 大潮落憩
标记 纠错
96.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需考虑()等。

  • A. 测量条件
  • B. 测点布设
  • C. 测量仪器
  • D. 测量方法
标记 纠错
97.

公路铁路声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分析问题包括()。

  • A. 针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和不同的运行阶段,评价沿线的敏感保护目标,并按噪声环境标准达标和超标情况,分析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
  • B. 对沿线两侧的所有规划所受噪声影响的范围绘制等声级曲线
  • C. 评价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布局,评价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 D. 对防治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说明降噪效果
标记 纠错
98.

废水处理系统中有固体废物产生的是()。

  • A. 均质池
  • B. 初沉池
  • C. 二沉池
  • D. 曝气池
标记 纠错
99.

使用估算模式计算面源影响时,需要的面源参数包括()。

  • A. 宽度(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 B. 面源排放速率
  • C. 排放高度
  • D. 计算点的高度
标记 纠错
100.

对于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常规预测内容包括()。

  • A. 小时浓度
  • B. 日平均浓度
  • C. 季均浓度
  • D. 年均浓度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多选题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