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中医综合->考研《中医综合》点睛提分卷3

考研《中医综合》点睛提分卷3

卷面总分:177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177题 练习次数:113次
单选题 (共117题,共117分)
1.

痰蒙心神证和痰火扰神证皆可出现的表现是

  • A. 面色晦滞
  • B. 舌苔厚腻
  • C. 狂躁妄动
  • D. 表情淡漠
标记 纠错
2.

治疗咳嗽凉燥证的最佳方剂是

  • A. 杏苏散
  • B. 桑杏汤
  • C. 香苏散
  • D. 清金化痰汤
标记 纠错
3.

哮病最主要的发病诱因是

  • A. 气候突变
  • B. 饮食不当
  • C. 情志失调
  • D. 饮食不节
标记 纠错
4.

阳明腑实证的发热特点为

  • A. 午后或入夜发热,伴盗汗,五心烦热,两颧红,舌干红
  • B.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 C. 日晡热甚,伴汗出,大便干结,苔黄燥
  • D.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无定时,兼见口苦,目眩,胸胁苦满,脉弦等
标记 纠错
5.

寒凝心脉型胸痹心痛的特点是

  • A. 心胸隐痛,痛无定处
  • B. 心痛如刺,痛有定处
  • C. 心胸绞痛,心痛彻背
  • D. 心胸灼痛,时作时止
标记 纠错
6.

瘀血闭阻型胸痹心痛的特点是

  • A. 心胸隐痛,痛无定处
  • B. 心痛如刺,痛有定处
  • C. 心胸绞痛,心痛彻背
  • D. 心胸灼痛,时作时止
标记 纠错
7.

感冒暑湿伤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 A. 荆防败毒散
  • B. 银翘散
  • C. 新加香薷饮
  • D. 参苏饮
标记 纠错
8.

感冒风热犯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 A. 荆防败毒散
  • B. 银翘散
  • C. 新加香薷饮
  • D. 参苏饮
标记 纠错
9.

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 A. 安神定志丸
  • B. 黄连温胆汤
  • C.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 D. 归脾汤
标记 纠错
10.

心悸心血不足证的代表方宜首选

  • A. 安神定志丸
  • B. 黄连温胆汤
  • C.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 D. 归脾汤
标记 纠错
11.

气厥实证治法宜首选

  • A. 行气豁痰
  • B. 补气回阳醒神
  • C. 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 D. 开窍顺气解郁
标记 纠错
12.

痰厥治法宜首选

  • A. 行气豁痰
  • B. 补气回阳醒神
  • C. 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 D. 开窍顺气解郁
标记 纠错
13.

心下或胃脘痞塞不适和胀满,按之柔软,但满不痛者是

  • A. 结胸
  • B. 虚痞
  • C. 水饮
  • D. 食积
标记 纠错
14.

以水银为主的制成品是

  • A. 铅丹、硫黄
  • B. 轻粉、升药
  • C. 砒石、明矾
  • D. 硼砂、炉甘石
标记 纠错
15.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

  • A. 腧穴
  • B. 五腧穴
  • C. 奇穴
  • D. 阿是穴
标记 纠错
16.

哮证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

  • A. 左归饮
  • B. 六君子汤
  • C. 六味地黄丸
  • D. 麦门冬汤
标记 纠错
17.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之证往往见于

  • A. 涩脉
  • B. 实脉
  • C. 革脉
  • D. 弦脉
标记 纠错
18.

证见:身热,自汗出,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宜选用

  • A. 四君子汤
  • B. 参苓白术散
  • C. 半夏厚朴汤
  • D. 补中益气汤
标记 纠错
19.

十二经脉中,何经在体表穴位线最长,且经过部位最多

  • A. 胃经
  • B. 胆经
  • C. 肾经
  • D. 膀胱经
标记 纠错
20.

下列穴位不属于郄穴的是

  • A. 交信
  • B. 水泉
  • C. 阳交
  • D. 足临泣
标记 纠错
21.

加强了足、三阴、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

  • A. 奇经
  • B. 经别
  • C. 经筋
  • D. 别络
标记 纠错
22.

人体的正气是指

  • A.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气
  • B. 防御外邪侵袭之卫气
  • C. 根于下焦的元气
  • D. 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标记 纠错
23.

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

  • A. 0.5寸
  • B. 2寸
  • C. 3.5 寸
  • D. 6寸
标记 纠错
24.

有“根”之脉象是指

  • A. 不浮不沉
  • B. 节律一致
  • C. 不快不慢
  • D. 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
标记 纠错
25.

三焦经分布在

  • A. 上肢外侧前缘
  • B. 上肢内侧前缘
  • C. 上肢外侧中线
  • D. 上肢内侧中线
标记 纠错
26.

研末用效果比入煎剂好的药物是

  • A. 麦芽
  • B. 神曲
  • C. 山楂
  • D. 鸡内金
标记 纠错
27.

麻黄汤的功效是

  • 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 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C. 解表散寒,发汗祛湿
  • D.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标记 纠错
28.

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交会的是

  • A. 冲脉
  • B. 督脉
  • C. 阴维脉
  • D. 阳维脉
标记 纠错
29.

把病因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的是

  • A. 巢元方
  • B. 张仲景
  • C. 陶弘景
  • D. 陈无择
标记 纠错
30.

对针灸学具有第三次总结意义的著作是

  • A. 《针灸大全》
  • B. 《针灸大成》
  • C.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 D. 《针灸集成》
标记 纠错
31.

属于病理产物的是

  • A. 寒邪
  • B. 暑邪
  • C. 寄生虫
  • D. 瘀血
标记 纠错
32.

由生地、麦冬、甘草、玄参、贝母、丹皮、白芍、薄荷组成的方剂是

  • A. 麦门冬汤
  • B. 炙甘草汤
  • C. 养阴清肺汤
  • D. 玉液汤
标记 纠错
33.

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 C.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标记 纠错
34.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出自于

  • A. 《素问?痹论》
  • B. 《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
  • C. 《伤寒明理论?悸》
  • D.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标记 纠错
35.

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

  • A. 安神定志丸
  • B. 归脾汤
  • C.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 D.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标记 纠错
36.

治疗痄腮常用灸法是

  • A. 直接灸
  • B. 间接灸
  • C. 温针灸
  • D. 灯火灸
标记 纠错
37.

治疗高热抽搐,下列药物除哪一项外,均可选用

  • A. 羚羊角
  • B. 天麻
  • C. 蕲蛇
  • D. 地龙
标记 纠错
38.

作为十八反的药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甘草反甘遂
  • B. 乌头反贝母
  • C. 藜芦反半夏
  • D. 甘草反大戟
标记 纠错
39.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无论何种证型,均必须选用的穴位是

  • A. 地机
  • B. 公孙
  • C. 归来
  • D. 三阴交
标记 纠错
40.

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初步确立的书是

  • A. 《神农本草经》
  • B. 《本草经集注》
  • C. 《雷公炮炙论》
  • D. 《新修本草》
标记 纠错
41.

痰浊闭阻所致胸痹,其治法是

  • A. 祛痰降逆,理气宣痹
  • B. 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 C. 豁痰理气,化瘀通络
  • D.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标记 纠错
42.

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的最佳时间是

  • A. 妊娠3 ~4个月
  • B. 妊娠5?6个月
  • C. 妊娠7~8个月
  • D. 妊娠9 ~10个月
标记 纠错
43.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具有利咽功效

  • A. 诃子
  • B. 牛蒡子
  • C. 桔梗
  • D. 鱼腥草
标记 纠错
44.

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作用的方剂是

  • A. 八正散
  • B. 导赤散
  • C. 小蓟饮子
  • D. 六一散
标记 纠错
45.

关于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下列哪一种说法欠妥

  • A. 多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
  • B. 既可单独致病,又可合邪致病
  • C. 在一定条件下,其病机的性质可相互转化
  • D. 传染性强
标记 纠错
46.

哮病发作时的主因是

  • A. 伏痰
  • B. 外邪
  • C. 饮食
  • D. 情志
标记 纠错
47.

上焦病证的病变部位是

  • A. 心肺
  • B. 脾胃
  • C. 肝胆
  • D. 肝肾
标记 纠错
48.

拔罐疗法早期称为

  • A. 吸血疗法
  • B. 吸脓疗法
  • C. 排气疗法
  • D. 角法
标记 纠错
49.

咳嗽,咳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荅薄黄,脉数者,证属

  • A. 风热表证
  • B. 风热犯肺证
  • C. 肺热炽盛证
  • D. 痰热壅肺证
标记 纠错
50.

咳嗽肺阴亏耗证与肺痨肺阴亏损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

  • A. 干咳
  • B. 咯血
  • C. 潮热
  • D. 胸部隐隐闷痛
标记 纠错
51.

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大多是何味药

  • A. 辛味
  • B. 甘味
  • C. 酸味
  • D. 苦味
标记 纠错
52.

可用来阐释各种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的是

  • A. 六淫的侵袭及传变
  • B. 脏腑之间协调平衡被破坏
  • C. 人与外界环境之间协调平衡被破坏
  • D. 正气不足
标记 纠错
53.

久服较大剂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 A. 甘草
  • B. 阿胶
  • C. 石斛
  • D. 黄精
标记 纠错
54.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语出

  • A. 《素问》
  • B. 《灵枢》
  • C. 《难经》
  • D. 《甲乙经》
标记 纠错
55.

具有平补气阴功效的药物是

  • A. 大枣
  • B. 玉竹
  • C. 山药
  • D. 阿胶
标记 纠错
56.

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的方剂是

  • A. 二陈汤
  • B. 平胃散
  • C. 半夏厚朴汤
  • D. 厚朴温中汤
标记 纠错
57.

下列哪一项药物的用量是不正确的

  • A. 甘遂入丸散,0.5 ~1g
  • B. 巴豆入丸散,0.1 ~0.3g
  • C. 生石膏入汤剂,15~60g
  • D. 关木通入汤剂,3 ~15g
标记 纠错
58.

下列何药为脾肺二经之气分药

  • A. 薄荷
  • B. 香附
  • C. 橘皮
  • D. 青皮
标记 纠错
59.

不含四君子汤的方剂是

  • A. 参苓白术散
  • B. 补中益气汤
  • C. 健脾丸
  • D. 枳实消痞丸
标记 纠错
60.

下列除哪一味药外,均具有利尿或利湿的作用

  • A. 白花蛇舌草
  • B. 鱼腥草
  • C. 淡竹叶
  • D. 山慈菇
标记 纠错
61.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下列哪一种治疗原则

  • A. 标本同治
  • B. 治其标
  • C. 治其本
  • D. 扶正
标记 纠错
62.

癃闭的症状特征是

  • A. 以小便不畅为主要表现
  • B. 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为主证的疾患
  • C. 以尿道涩痛、小便不通为主证的疾患
  • D. 以排尿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疾患
标记 纠错
63.

下列方剂除哪一项外,均可治疗痰饮喘咳

  • A. 小青龙汤
  • B. 五苓散
  • C. 麻黄汤
  • D. 苓桂术甘汤
标记 纠错
64.

下列何药为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证之要药

  • A. 吴茱萸
  • B. 肉桂
  • C. 附子
  • D. 干姜
标记 纠错
65.

湿热浸经型痿病的治法是

  • A. 解表化湿
  • B. 清热燥湿
  • C. 祛风化湿,通络和营
  • D. 祛痰燥湿
标记 纠错
66.

梦遗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组脏腑有关

  • A. 心、脾、肾
  • B. 肝、脾、肾
  • C. 肺、脾、肾
  • D. 心、肝、肾
标记 纠错
67.

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始见于

  • A. 《内经》
  • B. 《五十二病方》
  • C. 《伤寒论》
  • D. 《医学心悟》
标记 纠错
68.

治疗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最佳方剂是

  • A. 桑菊饮
  • B. 桑白皮汤
  • C. 清肺饮
  • D. 清金化痰汤
标记 纠错
6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于下列哪一部书

  • A. 《诸病源候论》
  • B. 《金匮要略》
  • C. 《证治准绳》
  • D. 《儒门事亲》
标记 纠错
70.

十二经脉中分支最多的经脉是

  • A. 足太阳经
  • B. 足少阳经
  • C. 足阳明经
  • D. 足厥阴经
标记 纠错
71.

内伤病证,初病之时,一般不宜用

  • A. 峻猛药物
  • B. 轻补药
  • C. 攻补兼施
  • D. 补血药
标记 纠错
72.

下列哪一个方剂的药物配伍有“先入后出”之妙

  • A. 清营汤
  • B. 犀角地黄汤
  • C. 青蒿鳖甲汤
  • D. 当归六黄汤
标记 纠错
73.

下列不属于原穴的是

  • A. 太渊
  • B. 养老
  • C. 阳池
  • D. 腕骨
标记 纠错
74.

最早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的是下列哪一部书

  • A. 《丹溪心法》
  • B. 《景岳全书》
  • C. 《医学心悟》
  • D. 《内经》
标记 纠错
75.

下列方剂中均含有“姜药”,应当用炮姜的为何方

  • A. 桂枝汤
  • B. 半夏泻心汤
  • C. 生化汤
  • D. 真武汤
标记 纠错
76.

治疗老年肾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的方剂是

  • A. 济川煎
  • B. 麻子仁丸
  • C. 五仁丸
  • D. 黄龙汤
标记 纠错
77.

下列不属于下合穴的是

  • A. 委中
  • B. 委阳
  • C. 足三里
  • D. 阴陵泉
标记 纠错
78.

鉴别表证和里证,下列哪一项最重要

  • A. 脉是浮还是沉
  • B. 舌苔是黄还是白
  • C. 是否头身疼痛
  • D. 恶寒发热是否并见
标记 纠错
79.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两穴相距为2寸的是

  • A. 神门与通里
  • B. 照海与复溜
  • C. 间使与郄门
  • D. 阴陵泉与地机
标记 纠错
80.

二十八脉中,具有沉、弦、长、实、大之脉象特点的脉是

  • A. 芤脉
  • B. 伏脉
  • C. 紧脉
  • D. 牢脉
标记 纠错
81.

消谷善饥的主要病机是

  • A. 肝火犯胃
  • B. 胃火炽盛
  • C. 脾胃湿热
  • D. 胃阴不足,虚火上扰
标记 纠错
82.

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

  • A. 脉来较数
  • B. 脉来时止
  • C. 止无定数
  • D. 脉来缓慢
标记 纠错
83.

下列哪一项为寒湿腰痛的疼痛特点

  • A. 腰部憋胀疼痛
  • B. 腰部冷痛重着
  • C. 腰部酸痛
  • D. 腰部刺痛
标记 纠错
84.

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即感灼手,谓之

  • A. 五心烦热
  • B. 骨蒸劳热
  • C. 身热不扬
  • D. 日晡潮热
标记 纠错
85.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效是

  • A. 行气舒肝,散寒止痛
  • B.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 C.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 D.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标记 纠错
86.

由于气候对脉象的影响,平脉在秋天可以稍

  • A.
  • B.
  • C.
  • D.
标记 纠错
87.

治疗下焦瘀热之血淋尿血的方剂是

  • A. 八正散
  • B. 十灰散
  • C. 小蓟饮子
  • D. 导赤散
标记 纠错
88.

治疗湿热下注之淋的方剂是

  • A. 八正散
  • B. 十灰散
  • C. 小蓟饮子
  • D. 导赤散
标记 纠错
89.

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 A. 下利黏液,小便浑浊
  • B. 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 C. 皮肤干涩
  • D. 狂躁妄动
标记 纠错
90.

.湿邪致病可见

  • A. 下利黏液,小便浑浊
  • B. 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 C. 皮肤干涩
  • D. 狂躁妄动
标记 纠错
91.

肝郁气滞的诊断依据是

  • A. 胸闷痛而痞满
  • B. 胸胁胀痛而走窜,与情绪有关
  • C. 胸痛而咯吐脓血腥臭痰
  • D. 胸痛彻背,面色青灰
标记 纠错
92.

肺痈的诊断依据是

  • A. 胸闷痛而痞满
  • B. 胸胁胀痛而走窜,与情绪有关
  • C. 胸痛而咯吐脓血腥臭痰
  • D. 胸痛彻背,面色青灰
标记 纠错
93.

肾经分布在

  • A. 下肢外侧后缘
  • B. 上肢内侧中线
  • C. 下肢外侧前缘
  • D. 下肢内侧后缘
标记 纠错
94.

心包经分布在

  • A. 下肢外侧后缘
  • B. 上肢内侧中线
  • C. 下肢外侧前缘
  • D. 下肢内侧后缘
标记 纠错
95.

青皮的功效是

  • A.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 B.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 C.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 D.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标记 纠错
96.

佛手的功效是

  • A.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 B.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 C.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 D.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标记 纠错
97.

少阳病的发热特点为

  • A. 午后或入夜发热,伴盗汗、五心烦热,两颧红,舌干红
  • B.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 C. 日晡热甚,伴汗出,大便干结,苔黄燥
  • D.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无定时,兼见口苦,目眩,胸胁苦满,脉弦等
标记 纠错
98.

具有祛痰开窍功效的药物是

  • A. 磁石
  • B. 朱砂
  • C. 远志
  • D. 琥珀
标记 纠错
99.

具有活血散疲功效的药物是

  • A. 磁石
  • B. 朱砂
  • C. 远志
  • D. 琥珀
标记 纠错
100.

冲脉的作用是

  • A. 调节十二经气血
  • B. 总司一身之阴经
  • C. 约束诸脉
  • D. 总督一身之阳经
标记 纠错
101.

任脉的作用是

  • A. 调节十二经气血
  • B. 总司一身之阴经
  • C. 约束诸脉
  • D. 总督一身之阳经
标记 纠错
102.

腰俞穴归属于

  • A. 任脉
  • B. 督脉
  • C. 足阳明胃经
  • D. 经外奇穴
标记 纠错
103.

胃脘下俞穴归属于

  • A. 任脉
  • B. 督脉
  • C. 足阳明胃经
  • D. 经外奇穴
标记 纠错
104.

突然大出血时,多见

  • A.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 B. 浮大无根,浮取散漫,按之消失
  • C. 浮大中空
  • D. 浮而软少
标记 纠错
105.

长期慢性出血而致气血不足,可见

  • A.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 B. 浮大无根,浮取散漫,按之消失
  • C. 浮大中空
  • D. 浮而软少
标记 纠错
106.

属灸法专著的是

  • A. 《针灸甲乙经》
  • B. 《难经》
  • C. 《内经》
  • D. 《太乙神针》
标记 纠错
107.

强调针剌时双手配合重要性的著作是

  • A. 《针灸甲乙经》
  • B. 《难经》
  • C. 《内经》
  • D. 《太乙神针》
标记 纠错
108.

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为

  • A. 君药
  • B. 臣药
  • C. 佐药
  • D. 佐使药
标记 纠错
109.

大黄在三物备急丸中为

  • A. 君药
  • B. 臣药
  • C. 佐药
  • D. 佐使药
标记 纠错
110.

治疗湿浊中阻、脘腹痞胀时,宜选用

  • A. 麝香
  • B. 冰片
  • C. 石菖蒲
  • D. 苏合香
标记 纠错
111.

治疗湿浊蒙蔽清窍之耳聋耳鸣时,宜选用

  • A. 麝香
  • B. 冰片
  • C. 石菖蒲
  • D. 苏合香
标记 纠错
112.

百合固金汤治

  • A. 肝肾两虚,虚火上炎,肺为火灼之咯血
  • B. 肝火犯肺,灼伤肺络,咳嗽痰中带血
  • C. 肺阴虚而感外邪,邪从热化侵于肺,痰中带血
  • D.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伤及血络,痰中带血
标记 纠错
113.

咳血方治

  • A. 肝肾两虚,虚火上炎,肺为火灼之咯血
  • B. 肝火犯肺,灼伤肺络,咳嗽痰中带血
  • C. 肺阴虚而感外邪,邪从热化侵于肺,痰中带血
  • D.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伤及血络,痰中带血
标记 纠错
114.

痰热郁肺型喘证的治法宜选用

  • A.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 B.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C. 燥湿化痰,宣肺平喘
  • D.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标记 纠错
115.

正虚喘脱型喘证的治法宜选用

  • A.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 B.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C. 燥湿化痰,宣肺平喘
  • D.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标记 纠错
116.

肺痿虚热证首选

  • A. 麦门冬汤
  • B. 沙参麦冬汤
  • C. 甘草干姜汤
  • D. 补肺汤
标记 纠错
117.

肺肾气虚型肺胀首选

  • A. 麦门冬汤
  • B. 沙参麦冬汤
  • C. 甘草干姜汤
  • D. 补肺汤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60题,共60分)
118.

瘀血阻络证胁痛的表现为

  • A. 痛处拒按
  • B. 胁肋胀痛
  • C. 痛有定处
  • D. 舌质紫暗
标记 纠错
119.

主阴寒内盛的脉可以是

  • A. 沉脉
  • B. 伏脉
  • C. 紧脉
  • D. 牢脉
标记 纠错
120.

下列哪些方剂具有甘温除热的作用

  • A. 小建中汤
  • B. 补中益气汤
  • C. 当归补血汤
  • D. 参苓白术散
标记 纠错
121.

胃主通降的作用包括

  • A. 胃气的下降功能
  • B. 小肠的下降功能
  • C. 大肠的传导功能
  • D. 三焦的决渎功能
标记 纠错
122.

反治法必须用于

  • A. 真寒假热
  • B. 真热假寒
  • C. 真虚假实
  • D. 真实假虚
标记 纠错
123.

津与血的关系有

  • A. 津液渗入络脉化为血,成为血的组成部分
  • B. 血液渗出脉外,调节和补充津液
  • C. 津血同生于水谷
  • D. 津血同生于中焦
标记 纠错
124.

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的文献有

  • A. 《外台秘要》
  • B. 《难经》
  • C. 《备急千金要方》
  • D. 《针灸甲乙经》
标记 纠错
125.

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

  • A. 自然界的清气
  • B. 食物
  • C. 先天之精
  • D.
标记 纠错
126.

善于治下部出血的药物是

  • A. 地榆
  • B. 槐花
  • C. 棕榈炭
  • D. 艾叶
标记 纠错
127.

一般来说,施灸时应注意

  • A. 颜面部不宜化脓灸
  • B. 阴虚发热者不宜灸
  • C. 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瘢痕灸
  • D. 腹部忌灸
标记 纠错
128.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固摄皮肤
  • B. 固摄二阴
  • C. 固摄血脉
  • D. 固摄七冲门
标记 纠错
129.

关于内伤发热的诊治,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瘀血发热用丹参饮
  • B. 湿热发热用三仁汤
  • C. 气虚发热用参苳白术散
  • D. 血虚发热用归脾汤
标记 纠错
130.

涩脉的主病是

  • A. 所滞血瘀
  • B. 挟痰挟食
  • C. 精伤血少
  • D. 湿邪阻滞
标记 纠错
131.

入煎剂宜包煎的是

  • A. 白及
  • B. 蒲黄
  • C. 血余炭
  • D. 灶心土
标记 纠错
132.

“阳加于阴谓之汗”,其中的“阳”和“阴”分别是指

  • A. 阳气的蒸腾气化开合作用
  • B. 卫阳之气的开合作用
  • C. 血液
  • D. 津液从皮肤外泄
标记 纠错
133.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所谓“通”,即包括

  • A. 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
  • B. 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
  • C. 虚者补之
  • D. 实热者下泄之
标记 纠错
134.

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腑实证的有

  • A. 八会穴
  • B. 下合穴
  • C. 募穴
  • D. 八脉交会穴
标记 纠错
135.

血液充足对血脉的作用表现为

  • A. 充养血脉,脉象充盈
  • B. 充养心脏,心跳正常而无感觉
  • C. 脉细无力
  • D. 舌质红润
标记 纠错
136.

具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 A. 苎麻根
  • B. 艾叶
  • C. 黄芩
  • D. 苏梗
标记 纠错
137.

中虚脏寒腹痛的治法有

  • A. 温中补虚
  • B. 温补脾肾
  • C. 通络止痛
  • D. 和里缓急
标记 纠错
138.

下列腧穴操作方法正确的有

  • A. 长强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 8~1寸
  • B. 大椎向上斜刺0.5 ~1寸
  • C. 风府向上斜刺0.5 ~1寸
  • D. 人中向上斜刺0.3 ~0.5寸
标记 纠错
139.

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 A. 二七
  • B. 降香
  • C. 炮姜
  • D. 艾叶
标记 纠错
140.

心气充沛血液的运行表现为

  • A. 心跳不快不慢
  • B. 脉中气血不盛不衰
  • C. 脉涩
  • D. 脉洪大
标记 纠错
141.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的药物有

  • A. 二七
  • B. 茜草
  • C. 白茅根
  • D. 大蓟
标记 纠错
142.

胁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 A. 阴虚
  • B. 湿热
  • C. 血瘀
  • D. 气虚
标记 纠错
143.

功能性的气是指

  • A. 脏腑之气
  • B. 经络之气
  • C. 阳气
  • D. 水谷精气
标记 纠错
144.

灸法通过祛除寒邪而有

  • A. 止痛作用
  • B. 化瘀消肿作用
  • C. 通经作用
  • D. 保健强身作用
标记 纠错
145.

经络的联系作用有

  • A. 脏腑与肢节的联系
  • B. 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 C. 脏腑之间的联系
  • D. 经脉之间的联系
标记 纠错
146.

噎膈出现呕吐时,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区别

  • A. 呃逆
  • B. 反胃
  • C. 梅核气
  • D. 呕吐
标记 纠错
147.

急证的治疗范围有

  • A. 标病急
  • B. 本病急
  • C. 标本俱急D-邪气微,正气虚
标记 纠错
148.

冲脉与下列哪些经脉交会

  • A. 任脉
  • B. 督脉
  • C. 足阳明胃经
  • D. 手阳明大肠经
标记 纠错
149.

脾经在循行中主要经过

  • A.
  • B.
  • C. 食道
  • D.
标记 纠错
150.

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药物是

  • A. 大蓟
  • B. 地榆
  • C. 茅根
  • D. 槐花
标记 纠错
151.

弦滑数相兼脉的主病是

  • A. 风阳上扰,痰火内郁
  • B. 肝郁化火
  • C. 肝火挟痰
  • D. 肝郁脾虚
标记 纠错
152.

按胸胁可诊察何脏的病变

  • A.
  • B.
  • C.
  • D.
标记 纠错
153.

脉象的形成是由于

  • A. 心脏的搏动
  • B. 肺主气,朝百脉
  • C. 脾的运化和统摄
  • D. 肝藏血和调节
标记 纠错
154.

以温经止血为主要功用的药物是

  • A. 艾叶
  • B. 灶心土
  • C. 炮姜
  • D. 黄芩炭
标记 纠错
155.

脾胃阳虚型呕吐的主证有

  • A. 时作时止
  • B. 面色咣白
  • C. 喜暖恶寒
  • D. 口干不欲饮
标记 纠错
156.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

  • A. 化痰熄风
  • B. 滋养肝肾
  • C. 调整阴阳
  • D. 补虚泻实
标记 纠错
157.

前胸高起,叩之膨膨然,其音清者,可见于

  • A. 肺胀
  • B. 气胸
  • C. 饮停胸膈
  • D. 痰热壅肺
标记 纠错
158.

脉诊的临床意乂是

  • A. 辨别病情
  • B. 阐述病机
  • C. 推断疾病进退
  • D. 确定疾病名称
标记 纠错
159.

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形成泄泻,可因为

  • A. 外邪影响
  • B. 脾胃虚弱
  • C. 饮食所伤
  • D. 肝脾不和
标记 纠错
160.

手足俱冷者,可见于

  • A. 阳虚寒盛
  • B. 阳盛热炽
  • C. 真热假寒
  • D. 阴虚
标记 纠错
161.

与和解剂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 A.
  • B.
  • C.
  • D.
标记 纠错
162.

甲错者,可由于

  • A. 血虚
  • B. 气虚
  • C. 痰湿
  • D. 血瘀
标记 纠错
163.

调理血液运行的方法有

  • A. 活血化瘀
  • B. 清热凉血
  • C. 止血
  • D. 益气行血
标记 纠错
164.

少腹作痛,按之有包块,可见于

  • A. 痞证
  • B. 水臌
  • C. 宿便
  • D. 肠痈
标记 纠错
165.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于治疗

  • A. 呕吐之痰浊内阻证
  • B. 眩晕之痰浊中阻证
  • C. 聚证之食滞痰阻证
  • D. 头痛之痰浊中阻证
标记 纠错
166.

下列哪些是三七的主治证

  • A. 咳血
  • B. 吐血
  • C. 崩漏
  • D. 外伤出血
标记 纠错
167.

调神的要点有

  • A. 四时调神
  • B. 静神
  • C. 怡神
  • D. 移神
标记 纠错
168.

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外伤瘀肿疼痛的药物是

  • A. 三七
  • B. 降香
  • C. 茜草
  • D. 花蕊石
标记 纠错
169.

下列哪些是痞满痰湿内阻证的临床特征

  • A. 脘腹痞满不舒
  • B. 口干不欲饮
  • C. 头晕目眩
  • D. 嗳腐吞酸
标记 纠错
170.

以收敛止血为主要功用的药物是

  • A. 白及
  • B. 仙鹤草
  • C. 紫珠
  • D. 茜草
标记 纠错
171.

带脉循行经过的穴位有

  • A. 带脉
  • B. 神阙
  • C. 五枢
  • D. 命门
标记 纠错
172.

扶正法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补阴
  • B. 补阳
  • C. 补气
  • D. 补血
标记 纠错
173.

黄疸胆腑郁热证的特点为

  • A. 黄疸鲜明
  • B. 上腹右胁疼痛
  • C. 疼痛牵引肩背
  • D. 寒热往来
标记 纠错
174.

属于督脉的穴位有

  • A. 脑户
  • B. 脑空
  • C. 印堂
  • D. 百会
标记 纠错
175.

肝气郁结之聚证的治疗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 B. 丹栀逍遥散
  • C. 逍遥散
  • D. 木香顺气散
标记 纠错
176.

运用祛湿法时,应注意哪些脏腑的病变

  • A.
  • B.
  • C. 小肠
  • D.
标记 纠错
177.

下列各方中,体现“通因通用”治法的方剂有

  • A. 芍药汤
  • B. 大承气汤
  • C. 枳实导滞丸
  • D. 葛根芩连汤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多选题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