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2021年《心理学》(中学)考前冲刺卷6

2021年《心理学》(中学)考前冲刺卷6

卷面总分:61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61题 练习次数:61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 A. 抽象思维
  • B. 概括思维
  • C. 形象思维
  • D. 逻辑思维
标记 纠错
2.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 冯特
  • B. 桑代克
  • C. 苛勒
  • D. 华生
标记 纠错
3.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 A. 获得
  • B. 消退
  • C. 泛化
  • D. 分化
标记 纠错
4.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 A. 学习需要
  • B. 学习动机
  • C. 学习迁移
  • D. 学习期待
标记 纠错
5.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

  • A. 正迁移与负迁移
  • B. 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 C.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 —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标记 纠错
6.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 A. 符号学习
  • B. 概念学习
  • C. 命题学习
  • D. 上位学习
标记 纠错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A.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 D.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记 纠错
8.

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 A. 放纵型
  • B. 专制型
  • C. 民主型
  • D. 自由型
标记 纠错
9.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 A. 无关系
  • B. 有负相关
  • C. 有利有弊
  • D. 有显著的相关
标记 纠错
10.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

  • A. 外显性
  • B. 客观性
  • C. 展开性
  • D. 观念性
标记 纠错
11.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i己忆策略。

  • A. 感知性
  • B. 理解性
  • C. 计划性
  • D. 调节性
标记 纠错
12.

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

  • A. 有结构
  • B. 无结构
  • C. 一般性
  • D. 认知性
标记 纠错
13.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 )形成时期。

  • A. 情感
  • B. 意志
  • C. 个性
  • D. 伦理
标记 纠错
14.

“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 A. 邓克尔
  • B. 陆钦斯
  • C. 托兰斯
  • D. 西蒙
标记 纠错
15.

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

  • A. 发现学习
  • B. 接受学习
  • C. 合作学习
  • D. 掌握学习
标记 纠错
16.

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

  • A. 群体凝聚力
  • B. 群体压力
  • C. 群体规范
  • D. 群体舆论
标记 纠错
17.

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 是( )。

  • A. 配置性评价
  • B. 诊断性评价
  • C. 正式评价
  • D. 非正式评价
标记 纠错
18.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 A. 学生
  • B. 教师
  • C. 教材
  • D. 教学思想
标记 纠错
19.

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

  • A. 民主式
  • B. 专制式
  • C. 监督式
  • D. 参与式
标记 纠错
20.

用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

  • A. 评价
  • B. 测量
  • C. 测验
  • D. 评估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21.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 A. 学习兴趣
  • B. 学习需要
  • C. 学习态度
  • D. 学习期待
  • E. 学习自觉性
标记 纠错
22.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

  • A. 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
  • B.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 C. 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 D. 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 E. 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标记 纠错
23.

学习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 C. 不平衡性
  • D. 独立性
  • E. 差异性
标记 纠错
24.

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 A. 由内向外的迁移
  • B. 自下而上的迁移
  • C. 由外而内的迁移
  • D. 自上而下的迁移
  • E. 平行迁移
标记 纠错
25.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 A. 上位学习
  • B. 概念学习
  • C. 下位学习
  • D. 命题学习
  • E. 并列结合学习
标记 纠错
26.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 )。

  • A. 操作定向
  • B. 操作模仿
  • C. 操作整合
  • D. 操作控制
  • E. 操作熟练
标记 纠错
27.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 A. 发现问题
  • B. 理解问题
  • C. 提出假设
  • D. 构建问题
  • E. 检验假设
标记 纠错
28.

态度的结构是较复杂的,其构成成分有( )。

  • A. 认知成分
  • B. 直觉成分
  • C. 情感成分
  • D. 形象成分
  • E. 行为成分
标记 纠错
29.

恐怖症可分为( )。

  • A. 单纯恐怖症
  • B. 焦虑恐怖症
  • C. 广场恐怖症
  • D. 抑郁恐怖症
  • E. 社交恐怖症
标记 纠错
3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

  • A. 发现教学
  • B. 程序教学
  • C. 情境教学
  • D. 合作学习
  • E. 掌握学习
标记 纠错
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31.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

标记 纠错
32.

心理健康是绝对的。( )

标记 纠错
33.

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知识经验越丰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则越能发现常 人所发现不了的问题。 ( )

标记 纠错
34.

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 )

标记 纠错
35.

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就表示他巳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 )

标记 纠错
36.

班级越大,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低。 ( )

标记 纠错
37.

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 )

标记 纠错
38.

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标记 纠错
39.

调査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 )

标记 纠错
40.

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 ( )

标记 纠错
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
41.

____________是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标记 纠错
42.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 、_( )、应用、___( )、综合和__( )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标记 纠错
43.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 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_( )。

标记 纠错
44.

_( )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目标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标记 纠错
45.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 为_( )和_( )。

标记 纠错
46.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_( ),这为西方该学科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标记 纠错
47.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 的__( ),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_( )。

标记 纠错
48.

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 是_( )。

标记 纠错
49.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 物_( )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标记 纠错
50.

_( )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_( )和_( )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11题,共11分)
51.

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系统脱敏法训练人的行为?

标记 纠错
52.

学习准备

标记 纠错
53.

学生的学习

标记 纠错
54.

自我效能感

标记 纠错
55.

同化性迁移

标记 纠错
56.

直观

标记 纠错
57.

知识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标记 纠错
58.

言语直观有哪些特点?

标记 纠错
59.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标记 纠错
60.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标记 纠错
61.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镇,人们发现了两个 “狼孩”。这两个“狼孩”后来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他们取了名 字,大的叫卡马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 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只有少许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 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 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 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 技能。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马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 点点话,智力水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 试用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选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判断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填空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问答题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