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2021年《教育学》(中学)考前冲刺卷5

2021年《教育学》(中学)考前冲刺卷5

卷面总分:61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61题 练习次数:58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的属性。

  • A. 实践
  • B. 现实
  • C. 社会
  • D. 自然
标记 纠错
2.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 A. 教育目的
  • B. 培养目标
  • C. 课程目标
  • D. 教学目标
标记 纠错
3.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 方法改革
  • B. 观念改革
  • C. 课程改革
  • D. 内容改革
标记 纠错
4.

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

  • A. 学习动机
  • B. 学习兴趣
  • C. 学习目的
  • D. 学习内容
标记 纠错
5.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

  • A. 根本目的
  • B. 主要任务
  • C. 基本任务
  • D. 辅助目的
标记 纠错
6.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 A. 社会性
  • B. 历史性
  • C. 民族性
  • D. 继承性
标记 纠错
7.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 《学记》
  • B. 《大学》
  • C. 《论语》
  • D. 《中庸》
标记 纠错
8.

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 A. 校园文化
  • B. 学生文化
  • C. 教师文化
  • D. 活动文化
标记 纠错
9.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 B. 顺序性
  • C. 不平衡性
  • D. 互补性
标记 纠错
10.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

  • A. 政治、经济、文化
  • B. 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 C. 社会、知识、儿童
  • D. 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标记 纠错
11.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 A. 教学规律
  • B. 教学内容
  • C. 教学原则
  • D. 教学任务
标记 纠错
12.

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卢梭
  • B. 裴斯泰洛齐
  • C. 洛克
  • D. 夸美纽斯
标记 纠错
13.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 凯洛夫
  • B. 杜威
  • C. 布鲁纳
  • D. 赞柯夫
标记 纠错
14.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 政治经济制度
  • B. 生产力
  • C. 科学技术
  • D. 文化
标记 纠错
15.

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 )。

  • A. 升华性问题
  • B. 突出道德争端
  • C. 澄清与总结
  • D. 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标记 纠错
16.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 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

  • A. “学生中心”
  • B. “教师中心”
  • C. “德育中心”
  • D. “集体中心”
标记 纠错
17.

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

  • A. 阶段性
  • B. 顺序性
  • C. 不平衡性
  • D. 差异性
标记 纠错
18.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A. 主要部分
  • B. 基本部分
  • C. 主要途径
  • D. 基本阶段
标记 纠错
19.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

  • A. 夸美纽斯
  • B. 赫尔巴特
  • C. 斯宾塞
  • D. 洛克
标记 纠错
20.

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

  • A. 小学教育
  • B. 初中教育
  • C. 高中教育
  • D. 大学教育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21.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 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 B. 有硕士学历
  • C. 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 D. 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
  • E. 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标记 纠错
22.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 A. 强制性
  • B. 权威性
  • C. 普遍性
  • D. 义务性
  • E. 基础性
标记 纠错
23.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

  • A. 教育目的
  • B. 学生的年龄特征
  • C. 学科特性
  • D. 教师素质
  • E. 教学的时空条件
标记 纠错
24.

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 )。

  • A. 提问方式
  • B. 程序学习方式
  • C. 小组学习方式
  • D. 研究方式
  • E. 讨论方式
标记 纠错
25.

德育是( )的总称。

  • A. 知识教育
  • B. 思想教育
  • C. 政治教育
  • D. 道德教育
  • E. 审美教育
标记 纠错
26.

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A.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 B.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 C. 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 D. 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
  • E. 社会出现了阶级
标记 纠错
27.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

  • A.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 B.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 C. 影响教育的内容
  • D. 影响教育的质量
  • E. 影响教育方法和手段
标记 纠错
28.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

  • A. 内发论
  • B. 外铄论
  • C. 成熟机制
  • D. 教育
  • E.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标记 纠错
29.

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 )。

  • A.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 B.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 C. 学生的学习质量
  • D. 教师的教学质量
  • E. 教育方法的选择
标记 纠错
30.

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

  • A. 常规管理
  • B. 平行管理
  • C. 民主管理
  • D. 目标管理
  • E. 质量管理
标记 纠错
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31.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 )

标记 纠错
32.

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

标记 纠错
33.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 ( )

标记 纠错
34.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 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

标记 纠错
35.

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目的也不相同。 ( )

标记 纠错
36.

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 )

标记 纠错
37.

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 ( )

标记 纠错
38.

率先使用“班级” 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 )

标记 纠错
39.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 )

标记 纠错
40.

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 ( )

标记 纠错
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
41.

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 、( )和( )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标记 纠错
42.

( )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

标记 纠错
43.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 的( )时期。

标记 纠错
44.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是( )。

标记 纠错
45.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 成( )而采用的方法。

标记 纠错
46.

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 有( )、( )、自觉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标记 纠错
47.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 )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作的“( )”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

标记 纠错
48.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 在( )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 )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标记 纠错
49.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 的( )文化。

标记 纠错
50.

试题类型大体 有( )和( )两大类。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11题,共11分)
5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标记 纠错
52.

义务教育

标记 纠错
53.

思想教育

标记 纠错
54.

班级管理

标记 纠错
55.

教学原则

标记 纠错
56.

课程目标

标记 纠错
57.

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 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标记 纠错
58.

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标记 纠错
59.

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标记 纠错
60.

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标记 纠错
61.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 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试分析课程标准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选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判断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填空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问答题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