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试卷5

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模拟试卷5

卷面总分:19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19题 练习次数:105次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1.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 A. 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 B. 设问措词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 C. 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 D. 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标记 纠错
2.

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说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高尔基莫泊桑欧?亨利
  • B. 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 C. 丙: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
  • D. 丁: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
标记 纠错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对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理解不恰当的是(  )。

  • A. 应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 B. 主要由教师自行设计和组织相关探究活动
  • C. 应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能力
  • D. 应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进行跨学科学习
标记 纠错
4.

某位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进行了名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尝试。学生完成作文后。作文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2天,在这2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写评语(内容不限,字数不限)。2天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评价,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下面关于某教师作文课改尝试的评价,哪项是错误的?(  )

  • A. 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乐于分享写作欲望
  • B. 教师用“给作文找读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 C. 教师是作文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多改,反对学生的独立修改
  • D. 写作评价能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标记 纠错
5.

在学到杜甫的《春望》的时候,有同学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杜甫夸张的写法,哪有人看见花就哭,看见鸟就受惊呢。下列教师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 A. 你的理解不正确,下去再好好想想。
  • B. 真的吗?再好好考虑考虑。
  • C. 诗言志表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看看这两句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这样你还会觉得夸张吗?
  • D. 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标记 纠错
6.

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组歌》后,教师为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正确使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给出了以下句子:

(1)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2)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4)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下面几位同学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1)句中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云彩和田野比拟成了一对情侣
  • B. 第(2)句用到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
  • C. 第(3)句将隆隆的雷声比作剑,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 D. 第(4)句连续用三个“烧毁”是强调的修辞手法
标记 纠错
7.

以下不能作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目标的一项是(  )。

  • A. 能找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说出其表达的意境
  • B. 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C. 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 D. 对名言名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认识
标记 纠错
8.

老师在讲到修辞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种修辞的作用,特列举了四句话让同学们说出其修辞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

②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③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④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 A. 反问夸张比喻借代
  • B. 设问比喻夸张比喻
  • C. 反问比喻夸张借代
  • D. 设问夸张比喻象征
标记 纠错
9.

《风筝》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憔悴,宽恕,苦心孤诣”等词语;②以风筝为线索,抓关键词句,领会作者复杂的感情;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难懂词句,探讨疑难问题。

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恰当的是(  )。

  • A. 目标设计缺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明确设定
  • B. 作者鲁迅是学生熟悉的大作家,无需再作介绍
  • C. 自主合作探究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利于攻克难点
  • D. 设计不符合初中学情,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标记 纠错
10.

阅读《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上课前咱们先玩游戏。这回游戏不动胳膊不动腿,光动大脑和动嘴。第一个游戏叫“词语背对背”。想想,什么关系的两个词儿是“背对背”的?

生:是反义词。

师:对,就是说反义词。下面请听题:真——

生:假。

师:真实——

生:虚假。

师:真情——

生:假意。

师:真心实意——

生:虚情假意。

师:“词语背对背”很顺利。接下来玩第二个游戏,叫“词语开花”。同学们都做过扩词练习,今天难度加大了.你所说的词语中得同时含有“真”和“假”这两个字。我先说个最容易的,“真真假假”。

生:以假乱真。

生:真假分明。

师:假作真时真亦假。

生:真假难辨。

师:正因为真假难辨才要打假。今天我们就到《皇帝的新装》中去“打一回假”。

这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导入环节,以下对其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通过游戏导入,创设了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
  • B. 课堂导入应简单有效.这位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一个“词语背对背”即可达到引入的目的。第二个游戏“词语开花”就显得啰嗦赘余了
  • C. 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课文,虽然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导入方式,但是这里教师设置的找反义词、扩词的游戏,游戏小、起点低,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 D. 无论是“词语背对背”还是“词语开花”,两则游戏都围绕着“真假”两字展开活动,导入偏离了课文主题
标记 纠错
11.

老师在讲解《出师表》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的句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介宾短语后置,特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不适合用来举例的一项是(  )。

  • A.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C.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标记 纠错
12.

老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的季节,选项中的顺序正确的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A. 春秋夏冬
  • B. 冬秋夏春
  • C. 冬秋春夏
  • D. 春冬秋夏
标记 纠错
13.

在学习《丑小鸭》之前,老师让学生说出该作者著的其他童话作品,下列符合要求的是作品是(  )。

  • A.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 B. 《皇帝的新装》
  • C. 《灰姑娘》
  • D. 《睡美人》
标记 纠错
14.

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来作为该节课的结束语,学生也因此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对联,其中.对联的内容与作家、作品不对应的一项是(  )。

  • A.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王勃《滕王阁序》
  • B.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欧阳修《醉翁亭记》
  • C.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之风。——李清照《玉漱集》
  • D.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婚。——陆游《咏怀古迹》
标记 纠错
1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描写的美景,教师列举描写同一季节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中能够用来举例的是(  )。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4题,共4分)
16.

某教师在执教《相信未来》一课时,教师按照教学参考及有关参考资料的分析,分析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作者那种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执著信念,树立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此时一学生在下面接嘴道:食指其实根本不相信未来。此言一出。班里顿时一片哗然。慢慢地,教室里形成了争议。这是教师课前准备时根本没想到的。但当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热情时,马上决定改变教学内容与步骤,临时安排了一个小辩论,辩题是《食指相信未来》(正方)和《食指不相信未来》(反方),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讨论,最后通过自荐,正反双方各有三名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辩论时间虽然只有五分钟,但同学们从诗歌的意象、情感基调、总体风格、历史背景及食指其他诗作如《我不知道》《热爱生命》《疯狗》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北岛的诗作《回答》等进行比较,展开激辩。最后教师总结道,当年“四人帮”之首的江青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下了如此批语:“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毫无疑问食指确实是否定当时的现实的,但当时的黑暗也会令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青年对未来产生疑问,这可以从他选择的那些易化易逝的意象中体会到。然而食指的可贵正在于此,虽然他对当时四人帮倒行逆施及中国的未来深感忧虑和担心,但仍然执著地坚持着中国文人的良知,因为只有让国人特别是深受摧残的知识分子相信未来,才能帮助他们顽强地生活下去,迎接光明的到来。

问题:

该教师让学生讨论食指是否相信未来有无价值?你对教师的课堂处理有什么看法?你对该教师的总结有什么看法?

标记 纠错
17.

宁静的文明

①木心晚年避人避世于莫干山,提笔轻叹:是我在寂寞。隐于山林是为了追求心灵的绝对宁静,正如洞穴中的蝴蝶,离开烛光人声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②中国古代文人对隐居山水有一种超常的热爱,柳宗元《渔翁》一诗中描写道:“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幻想的这样一位云无心水自闲的渔父,寄托的正是千千万万诗人共同的理想,他们渴望有一个对世俗完全封闭的乌托邦,来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与独立,这种兹兹不倦的对心灵净地的追求,即使在今日也是可贵的。

③与这些追求大雅之境的文人骚客截然不同的是,当今一些汲汲名利的名利场人。前有刘青山、张子善,后有杨达才、陈良宇;前有肯德基之苏丹红,后有麦当劳之速成鸡;前有药家鑫杀人灭口,后有李天一恃父撞人。这些人,或为炒作出名,或为炫富拼爹,迫不急待在滚滚繁华的热油锅里走了一遭又一遭。

④一些所谓的“明星”“名人”,为了一点可怜的知名度,出卖道德、灵魂乃至良知内仅存的一丝对喧闹的抵制与对宁静的向往。社会也因之多一些芜杂无序。

⑤在如今这个叫嚣着名与利的社会,更需要像木心那样的大雅,以自己的宁静来托住现代文明的气脉。张岱的《隐庵梦忆》,忆的是将逝的文化;王国维先生投湖,投的是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而济慈的《夜莺颂》,颂的是一去再不返的浪漫主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孤独着魔幻拉美文明的消逝。

⑥正是这些看似柔弱的文人坚持着宁静的心灵诉求,不断抵制着喧嚣怪异的入侵,给我们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以无限荣光。也正因此,即使伴随着喧闹叫嚷,始终有一脉心香使文明静传。

⑦抵制喧嚣,最终是为了获得了宁静。萨特说:“所有的封闭,都是为了打开。”也正因此,木心既有“是我在寂寞”,也有“我养我浩然之气”的绝对的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⑧蝴蝶远离了蜡烛到了更黑更暗的洞穴,我却看见了它对宁静追求的向光性。

⑨徐志摩说:“万万里外的星亘古亮着,树林里的夜莺到时就来唱着,人类的记忆在这里存着。”

⑩这样一种因宁静而具有的文明深远的场景,大概就是我想说的。

问题:

19[简答题]查看材料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改正,并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

标记 纠错
18.

宁静的文明

①木心晚年避人避世于莫干山,提笔轻叹:是我在寂寞。隐于山林是为了追求心灵的绝对宁静,正如洞穴中的蝴蝶,离开烛光人声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②中国古代文人对隐居山水有一种超常的热爱,柳宗元《渔翁》一诗中描写道:“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幻想的这样一位云无心水自闲的渔父,寄托的正是千千万万诗人共同的理想,他们渴望有一个对世俗完全封闭的乌托邦,来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与独立,这种兹兹不倦的对心灵净地的追求,即使在今日也是可贵的。

③与这些追求大雅之境的文人骚客截然不同的是,当今一些汲汲名利的名利场人。前有刘青山、张子善,后有杨达才、陈良宇;前有肯德基之苏丹红,后有麦当劳之速成鸡;前有药家鑫杀人灭口,后有李天一恃父撞人。这些人,或为炒作出名,或为炫富拼爹,迫不急待在滚滚繁华的热油锅里走了一遭又一遭。

④一些所谓的“明星”“名人”,为了一点可怜的知名度,出卖道德、灵魂乃至良知内仅存的一丝对喧闹的抵制与对宁静的向往。社会也因之多一些芜杂无序。

⑤在如今这个叫嚣着名与利的社会,更需要像木心那样的大雅,以自己的宁静来托住现代文明的气脉。张岱的《隐庵梦忆》,忆的是将逝的文化;王国维先生投湖,投的是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而济慈的《夜莺颂》,颂的是一去再不返的浪漫主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孤独着魔幻拉美文明的消逝。

⑥正是这些看似柔弱的文人坚持着宁静的心灵诉求,不断抵制着喧嚣怪异的入侵,给我们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以无限荣光。也正因此,即使伴随着喧闹叫嚷,始终有一脉心香使文明静传。

⑦抵制喧嚣,最终是为了获得了宁静。萨特说:“所有的封闭,都是为了打开。”也正因此,木心既有“是我在寂寞”,也有“我养我浩然之气”的绝对的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⑧蝴蝶远离了蜡烛到了更黑更暗的洞穴,我却看见了它对宁静追求的向光性。

⑨徐志摩说:“万万里外的星亘古亮着,树林里的夜莺到时就来唱着,人类的记忆在这里存着。”

⑩这样一种因宁静而具有的文明深远的场景,大概就是我想说的。

问题:

请认真阅读这篇小作者的习作,然后指出其亮点,最少三处。

标记 纠错
19.

一、导入

师: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学生:唉,怎么又是《散步》!

(这是一次县级教学定级达标课,该班已经是第四次讲授《散步》了,学生厌烦的情绪已经暴露了)

教师镇定地微笑着:嘿嘿,确实难为同学们了!可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散步,而且乐此不疲的哟,或许今天大家跟张老师一起去散步会有不同的滋味呢?

(学生和听课教师一起开心大笑)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师以充满温情的语气给大家把课文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感受这份亲情,看课文写的内容是什么)

三、自主合作探究主题

(读一读,说一说,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主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齐读:自主初步感悟文本。

3.带问题朗读课文。(提示质疑)

①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②“分歧”是怎么解决的?(感知文本内容,紧扣“分歧”,教师善于抓住牵动文本情感内容的一“发”)

师(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不处理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生: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课文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

爸爸:孝顺、有责任。奶奶:慈爱,体谅.妈妈:温柔、孝顺。我:乖巧、懂事。

(学生答案丰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节)

4.体悟写法。像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

(以小见大)

师: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荐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

四、质疑、体悟。

课文讲述的故事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是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蕴涵着真挚的感情。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

1.题目改为《三代》行不行?

2.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可不可以将顺序调换?

3.课文写一家人散步为什么还要描写景物?(景色美)

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情感美)

5.找出对称句,有感情地朗读,以“母爱”为话题,学习用对称句说一句话。(形式美)教师在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时相机归纳出文章的“三美”。

五、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问题:

以上是一位教师有关《散步》一文公开课讲授的课堂实录,仔细阅读后请评析。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问答题
16 17 18 19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