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2021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卷面总分:32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2题 练习次数:105次
单选题 (共25题,共25分)
1.

“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这段话适用于解说()。

  • A. 文艺复兴
  • B. 新航路开辟
  • C. 资产阶级革命
  • D. 工业革命
标记 纠错
2.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A. ①②③
  • B. ①②
  • C. ③④
  • D. ①②③④
标记 纠错
3.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 农业依赖百工
  • B. 百工亦为本业
  • C. 农工比重适当
  • D. 农工任其消长
标记 纠错
4.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 制天命而用之
  •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标记 纠错
5.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标记 纠错
6.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①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②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③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

④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 A. ①②③④
  • B. ①②③
  • C. ①③④
  • D. ①③
标记 纠错
7.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期秦国国力
  •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标记 纠错
8.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唐宋时期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 兴建文庙是加强****统治的手段
  •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标记 纠错
9.

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的《终战诏书》中说到:“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兵勇敢善战,百官可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转。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对这段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①表明了日本对美英战争的本质原因

②美化侵略战争

③“战终”表明日本不甘心承认战败

④推卸战争责任

  • A. ①②③
  •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 D. ②③④
标记 纠错
10.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 《黄埔条约》
  • B. 《天津条约》
  • C. 《北京条约》
  • D. 《辛丑条约》
标记 纠错
11.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A.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 B. 民族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 C. 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 D. 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标记 纠错
12.

“四十年前南湖景色,诸君齐聚济南阁。时过境迁成过往,忆想当年乾坤定。”此诗中的“四十年前”指什么重要事件?()

  • A. 中共一大召开
  • B. 中共二大召开
  • C. 八七会议召开
  • D. 国共第一次合作
标记 纠错
13.

张学良在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日本正攻占沈阳。这说明“口述历史”()。

  • A. 具有很大随意性,是不可信的
  • B. 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后,才是可信的
  • C. 史料价值不容置疑,绝对可信
  • D. 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都正确
标记 纠错
14.

1926年5月,中国******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 A.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B. 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 C. 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 D. 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标记 纠错
15.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标记 纠错
16.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B. 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 C. 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 D.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标记 纠错
17.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人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③①②④
  • B. ③②①④
  • C. ①②③④
  • D. ②①③④
标记 纠错
18.

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 B. 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 C.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 D. 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标记 纠错
19.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 C.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 D.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标记 纠错
20.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 美国《1787年宪法》
  •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标记 纠错
21.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1674年之后叫纽约。这样变化是因为()。

  • A. “无敌舰队”的覆灭
  • B. 《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 C.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 D. 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标记 纠错
22.

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 A.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 B. 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 C. 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 D. 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标记 纠错
23.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 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B.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 C. 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 D. 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标记 纠错
24.

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印度籍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股价自5月份以来下跌了三分之二,反映了()。

  • A. 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B. 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 C. 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 D.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标记 纠错
25.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层面,即()。

①知识与能力②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运用和理解

  • A. ①③④
  • B. ②③④
  • C. ①②③
  • D. ①②④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7题,共7分)
26.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10分)

标记 纠错
27.

简述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作用。(10分)

标记 纠错
28.

有效的教学设计包含着怎样的特征?(10分)

标记 纠错
2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这段材料可以体现出什么思想?(8分)

(2)如果将这段材料应用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节的教学,可以说明什么问题?(8分)

标记 纠错
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关关系解冻”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关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认识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启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事先搜集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现实意义及对国际关系影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原因及经历的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地位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的道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的能力。

以上是一位教师制定的“中美关系解冻”的教学目标,请评析此教学目标。(16分)

标记 纠错
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生: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师: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生: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1)请对该教师的教法做出评析。(8分)

(2)结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8分)

标记 纠错
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课文摘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问答题
26 27 28 29 30 31 32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