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案例:
某老师讲完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后,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我们喝了一口该盐水后,由于分子(或离子)运动的不规则性,会不会造成我们喝的那一口盐水中钠离子数量少于(或多于)氯离子数量呢
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头脑中“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之间的冲突.深究其理,要从概率论的知识讨论.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显然不够。于是该老师和学生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师:你觉得盐水的味道“咸”是什么在起作用
生: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共同作用。
师:如果分子(离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溶液中某局部两种离子之间的数量一直在变化,你每次喝的时候.味道都是一样的吗
生:应该不一样。
师:但事实上每次都一样,这样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没有引起局部两种离子的数量发生变化。
(教师即时板画.任意图出溶液中的一小部分)
师:如果在某一时刻有l千万个氯离子从这个部分(圈出部分)运动到别处去,同学们想象同时会发生什么
生:同时会有l千万个氯离子从别处运动到这里来!
这时.学生明白了问题的答案……
问题: ’
(1)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2)结合此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哪些
(3)该老师在教学中面对意想不到的情况,充分体现了自身的教学机智,请就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你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