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卷面总分:31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1题 练习次数:98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良好的化学学习情境所具有的特征是( ) 。

①直观性 ②真实性

③复杂性 ④启迪性

  • A. ①②③
  •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 D. ①②④
标记 纠错
2.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整体设置的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设置以综合为主的课程,初中阶段则设置( )。

  • A. 分科课程
  • B. 综合课程
  • C.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 D. 活动课程
标记 纠错
3.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 A. 演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 B. 播放危险性试验的录像
  • C. 代替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
  • D. 模拟化学变化微观的动态过程
标记 纠错
4.

金属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大小的标志,判断金属活动性大小的依据是( )。

  • A. 标准电极电势
  • B. 电离能
  • C. 升华能
  • D. 水合能
标记 纠错
5.

密闭的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1所示。( )。

表1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 A. 物质C可能是化合物,物质D一定是单质
  •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
  • D. 反应后,密闭的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标记 纠错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用石蕊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B. 往试管里装放固体粉末药品时,一定要借助于纸槽来操作
  • C. 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一定要带护目镜
  • D. 洗涤玻璃容器干净的标志是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自然成股流下
标记 纠错
7.

下列有关化学教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理念、内容的重要载体
  • B. 化学教材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
  • C. 化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资料
  • D. 化学教材是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工具
标记 纠错
8.

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方法是( )。

  • A. 行动研究法
  • B. 实证研究法
  • C. 案例研究法
  • D. 文献综述法
标记 纠错
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一级主题( )。

  • A. 我们周围的空气
  • B. 物质构成的奥秘
  • C. 质量守恒定律
  • D. 化学物质与健康
标记 纠错
1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规定,体现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哪方面变化( )。

  • A. 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 B. 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社会发展新动向,恰当吸收了科技发展新成果
  • C. 着重突出育德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
  • D. 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实践培养
标记 纠错
11.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 )。

  • A. 了解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 B. 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 C.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 D. 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标记 纠错
12.

下列对合作学习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合作学习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讨论式学习
  • B. 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C. 合作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水火不容
  • D. 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学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
标记 纠错
13.

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本身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是( )。

  • A. 教学认知能力
  • B. 教学监控能力
  • C. 教学操作能力
  • D. 教学沟通能力
标记 纠错
14.

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

  • A. 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
  • B. 教师讲,学生听
  • C.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 D. 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
标记 纠错
15.

关于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

  • A. 讲授法
  • B. 精讲与变式练习
  • C. 自学
  • D. 练习法
标记 纠错
16.

某学生在室外收集了少量土样,想知道其中是否含有遇稀酸生成气体的成分,下列方法中最能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 )。

  • A. 用化学实验探究
  • B. 请教专家
  • C. 跟学生讨论
  • D. 查阅文献
标记 纠错
17.

将一定量的SO2和18O2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18O22SO3.当反应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

  • A. SO3和O2中
  • B. SO3和SO2中
  • C. SO2和O2中
  • D. SO3、SO2和O2中
标记 纠错
18.

按下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 A. 定量测定H2O2分解反应速率
  • B. 比较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 C. 验证CaO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 D. 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CO
标记 纠错
19.

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前瞻性,其更加注重( )。

  • A. 以教材为中心
  • B. 以学生为中心
  • C. 以考试为中心
  • D. 以教师为中心
标记 纠错
20.

下列不属于化学课程资源的是( )。

  • A. 学校里的化学教师
  • B. 学校里的化学实验室
  • C. 最新化学科学研究成果
  • D. 学生的智力水平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11题,共11分)
21.

科学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标记 纠错
2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概念形成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以“化合反应”概念为例,说明如何对之进行教学,才能利于该概念的形成?

标记 纠错
23.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由石灰石制取颗粒细而纯的碳酸钙牙膏摩擦剂?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方案1:石灰石? 加水? 溶解? 过滤? 碳酸钙

方案2:石灰石? 盐酸? 氯化钙? 加碳酸钠溶液? 碳酸钙

方案3:石灰石? 高温? 加水? 石灰石? 加碳酸钠溶液? 碳酸钙

方案4:石灰石? 高温? 二氧化碳? 生石灰? 加水? 石灰水? 碳酸钙

[巩固提高]?? 略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请你针对方案3和方案4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3)从评价主体来看,上述教学摘录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标记 纠错
24.

案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对于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不是实验现象的结论的得出,而是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演示过程中反复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下面是某教师为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措施:

[教材处理]

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过程设计]

环节一:分组实验,发现差异

环节二:回顾反思,探究败因

环节三:汇报交流,分类汇总

[现场实录]

当多数小组的实验结果跟教材陈述有较大出入时,教师适时让差异较大的小组与差异较小的小组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

经过反思和探究,效果不理想的各组都把实验做成功了。学生的反思如下:

生1:“由于我们(女孩子)力量小,操作时广口瓶的塞子没有塞紧而导致装置漏气。”(装置密封问题)

生2:“我们小组实验用的橡胶管可能由于用久了出现了老化裂口,更换了其他组的橡胶管后才做成功。”(装置密封问题)

生3:“我们组第一次做实验时效果较好,马上做第二次时效果不理想,是由于瓶内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低,换一个广口瓶再做时,进水刚好就达到1/5。”(空气质量问题)

生4:“我们组第一次实验时燃烧物红磷的量太少,造成空气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燃烧物用量的问题)

生5:“燃烧匙伸入到广口瓶里太慢。”(操作规范问题)

生6:“火焰刚熄灭时就马上打开了止水夹,广口瓶内的气体没有冷却到室温,由于热胀冷缩造成了误差。”(操作规范问题)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了哪些教学资源?

(2)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哪些学习方式?

(3)上述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两方面的做法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每方面回答一条即可)

标记 纠错
25.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酸溶性、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极其规律。

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例如,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由于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那么,为什么铝具有这么好的抗腐蚀性能呢?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镁和铁都能与氧气反应。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单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例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标记 纠错
26.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级)》中“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标记 纠错
27.

绘制中国轮廓简图,并说明运用该简图作为板图进行地理教学的价值。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标记 纠错
28.

材料一:与其他海洋污染相比,塑料制品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根据最新统计,全球海洋生产的塑料制品中约有10%最终流入大海,并且日趋严重。

材料二:下图为“太平洋垃圾漩涡”分布的大致位置示意图,其中阴影区域是一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塑料物品垃圾场,其面积达到3.43*106平方千米,中心最厚达到30米。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1)描述图11中,“太平洋垃圾漩涡”的大体位置和流动方向,并分析其流动方向的形成原因。

(2)试分析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控制“垃圾场”进一步扩展的措施。

标记 纠错
29.

材料: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汪洋、海、海峡的概念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的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依据材料,为“大洲和大洋”一课设计“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标记 纠错
30.

材料:下面是陈老师设计的“大洲和大洋”一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汪洋、海、海峡的概念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在大脑中再现它们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的空间观念,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方式培养综合素质

(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

(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

标记 纠错
31.

阅读关于“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标准要求:“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的分布”,举例说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亚热带气候类型”的部分内容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亚热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1)分析教材的知识组成。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组成设计教学过程要点。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问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