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三支一扶三支一扶申论->2021年三支一扶人员招聘《申论》模拟考试4

2021年三支一扶人员招聘《申论》模拟考试4

卷面总分:5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5题 练习次数:94次
问答题 (共5题,共5分)
1.

给定资料: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现连续强降雨过程,导致该市部分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井陉县是此次暴雨洪涝重灾区,截至26日,该县33万人中有20.8万人受灾,死亡38人、失踪33人。另外,在井陉县境内修高速公路的中铁十一局和中建一局外地施工人员死亡7人、失踪22人。

记者在井陉县小作镇小作村采访时看到,村口一段长约500米的道路满是泥泞,路两侧的门市、居民住房有明显被水冲过的痕迹,人们正忙于清理房中的污泥。小作村南头是东西流向的小作河,这些被水淹过的店面就在距离小作河最近的河北岸。

  据当地村民讲述,7月19日晚9时,小作村大雨倾盆,小作河水位急速上涨,已经漫过了平涉路上的小作桥。由于雨量大,小作河的水位一转眼的工夫升高了两米左右,洪水夹杂着石块等物体滚滚而来。

一想到19日晚的大水,王丽如的心就紧张得扑通扑通跳。当晚七点半,由于水挡不住,王丽如和丈夫打算去邻居家二楼躲一躲,谁知,刚出门口她就被水冲走。回忆起当晚的情景,王丽如语速很快,手不停地比划着。不会游泳的王丽如在水里转了很大的圈,试图抓东西,被水冲出去约100米后她终于抓住一辆大卡车上的铁栏杆,最后被小作村村委会主任高永军的铲车救起。劫后生还,王丽如至今很后怕,一连几天做噩梦。王丽如和很多村民认为,河道不畅通才造成小作河的水一下子涌过来。

  崔彦廷在隔壁的门市卖电动车。当晚他家的二层小楼上聚集了大人、小孩30多人。崔彦廷说,正常情况下,下雨后,水应该是一点点涨上来,然而,几分钟时间,水就到胸口了。他说,从山沟下来的水都汇集到小作河,一下子形成了洪峰和大的水流。

  “1996年发过洪水,当时河道没有窄成这样。”村民崔景花说,后来,洗煤厂、木板厂、养鸡场等陆续建在河道边上,废料堆积阻塞了河道。崔景花夫妇在街边门市卖液化气,屋内的水迹线达到2米多。“家里的轿车被冲走了,找了几天都没找见。”崔景花抹着眼泪说,屋内的财物也都被毁了。记者沿小作河边走了一遭,看到河道边上分布着或大或小的厂子。河滩上,大石块和粉碎好的石子各自堆在一旁。

  相关资料显示,河北省地处海滦河流域,是易旱易涝省份。各河上游坡陡流急,洪水集中较快;中游地势平缓,河道狭窄;下游尾闾不畅,极易发生水灾。由于降雨在地区、季节和年际之间很不平衡,常常是大部分时间无雨,70%至80%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所以多数年份是先旱后涝、旱涝交替。河北省2016年的这场特大暴雨被形容为“二十年一遇”。由于多年干旱少雨,民众防洪减灾意识淡化,遭遇洪灾时措手不及。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卢耀如曾到过河北地区走访。他说,很多河道本来就窄,再加上在河道边上建一些非法建筑,如果不及时疏浚,淤积后泄洪能力就低了。他认为,华北平原、太行山区要在防洪抗旱上统一规划,做好综合水利处理措施和城市规划。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分析井陉县沦为暴雨洪涝重灾区的原因。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标记 纠错
2.

给定资料:

  自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舆论也掀起了逼捐潮,其中马云首当其冲。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有钱,你应该捐款”“人家娱乐明星都捐款了,你更应该捐款”……理性地看,这些言论不仅偏激,有的甚至是要挟,属于典型的道德绑架。慈善并非哪个人的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捐赠或者向谁捐赠以及捐赠多少。

  人们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所以,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会反问,那些要求马云捐款的人自己捐了吗?如此一问,很多质问者可能就会自感理亏,因为他们在理解慈善时,首先想到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自己。当然,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混逻辑”: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所以,马云是必须捐款的,因为他是首富;而我是不必捐款的,因为我是穷人。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事业的扭曲理解。

  对于慈善事业,更重要的呼吁与呵护,是对慈善生态的一种关注与建设。在这一点上,舆论表达有时落在了社会现实的后头。比如因为“被逼捐”,马云被媒体“挖”出这些年干的公益一点也不少。几年前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4年还以145亿元在胡润慈善榜上荣列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这种致力于把慈善制度化、长期化的行为,是最该被赋予掌声的,也是“慈善舆论”最该寻找的落点。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公益基金、企业联盟,还是民间组织,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已经奠定了初步基础,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样的情况下,舆论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也不能止步于“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的低水平指责,而应该将民众期待引导到健康的慈善文化、积极的慈善心理、健全的慈善制度等轨道上去。

  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角度,舆论更需关注的,是企业家们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或许,这才是更高层次、更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后,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其中有网友提到“你有钱,你应该捐款”。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该网友观点。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3)不超过300字。

标记 纠错
3.

给定资料:

  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等文章流传广泛,这些发布在网络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这些文章描绘事件不一、地点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农村,提及的问题荒诞不经、触目惊心。然而,经过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其他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民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此事的缘起是出于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春节还没过完,网友们的视线又从江浙转移到了东北。2016年2月14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中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等内容看得读者“目瞪口呆”。作者高某在文章开头还特别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然而,事情也发生了逆转。真相是,2016年春节期间,《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但是今年高某根本没有回乡过年,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东北人,辽宁的戚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气愤:“这就是一些无良记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要点击量而进行的编造。这种报道有抹黑东北人形象的作用,因为东北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日积月累的,加上这种负面的新闻,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记者在道德上要受到谴责。”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图。当网民指出真实性存疑的问题后,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中央网信办发言人姜军表示,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地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

  姜军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任何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行,都不得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者。作为媒体工作者,包括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者应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媒体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不能片面地挖新闻而忽视了导向,一味地抢时效而忽略了真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新闻信息,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当立即删除。网络论坛等平台虽然无法及时一一核实网帖的真实性,但当发现存在疑问,或者被明确告知属于虚假信息时,应采取管理措施。

  面对假新闻的“大行其道”,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对社会舆论生态与格局本身的反思只是其中之一。杜绝假新闻,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合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彻底根除假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土壤。

  “给定资料”中的几起假新闻经广泛传播,最终发酵为舆论事件,带来恶劣影响。请紧扣“净化网络舆论生态”这一主题,以一名网上舆情观察者的身份,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

(1)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

(2)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3)不超过550字。

标记 纠错
4.

给定资料:

  以张家口为背景地的农村电影《光棍儿》,导演是张家口出来的郝杰,这个原生态电影展示了当地农村的真实景况,能够吃上饭但娶不起媳妇,种西瓜卖不了太好的价钱,农业发展模式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瘠。很难想象,此地离北京只有200公里。

  在中国东部沿海,有两个市场内生的庞大城市群坐落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对孤立的状态,在硕大无朋的北京之后是尴尬的直辖市天津,以及参差不齐的传统制造业城市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经济学上的“虹吸效应”是指在区域经济的某一地区,由于特定的区位优势,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会将相邻地区的人才、投资和消费等吸引过去,造成被吸引地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同时加速吸引地区的经济发展。

  京津对河北的“虹吸效应”存在已久,且“虹吸效应”太强。北京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总部经济效应明显,到2013年年底,北京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的总部,总部在北京的企业数量将近4000家,拥有资产近83万亿元,吸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0万,总部经济效应的存在强化了北京的磁力作用,导致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对津特别是河北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北京如同巨大的吸管仍在鲸吞各类资源,这就导致人财物源源不断涌入北京。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缓慢,核心问题是行政壁垒的束缚,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生产要素长期集中,导致京津冀内部市场要素发育缓慢,行政体制僵化,长期以来政府的干预导致京津冀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人才、资源、资金长期聚集在北京手中,而河北的产业还在依靠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扩张,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牺牲较大。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了51.1%,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十分突出。

  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情况极为突出,比如,在教育方面,北京和天津的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4.33%和24.52%.河北只有9.03%。再比如,医疗资源方面,河北总人口是北京的3倍多,但是河北的三级医院数比北京还少7家,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较少。据统计,北京三级医院的外地患者中河北患者最多,占四分之一。此外,三地的社会保障标准也不一样,河北的保障水平要比北京和天津低不少。尤为突出的是,目前河北仍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39个,大部分属于革命老区,其中环首都贫困县9个。如果把这样的数据差异放到国际坐标系上考察,这种区域发展差距如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我国.面对一个地缘相接的区域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发展差距现实,实在不得不令人反思。

  由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过度聚集,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人口增长较快,到2014年年底,北京的固定人口为2114.8万人,流动人口800万,人口密度达到1.6637万人/k㎡,远远超过了北京人口容量1800万人的红线,人口增长较快且无序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治安形势严峻、房价过高、水资源和能源短缺、雾霾持续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化解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刻不容缓。

  虹吸效应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2014年河北省的人均GDP为39991元,为北京的40%,天津的37%;2015年2月,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对较差的十个城市中,河北占了六个,造成污染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河北省产业与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以2014年北京、河北的三次产业比重为例,北京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7:21.4:77.9,河北省为11.7:51.1:37.2,北京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而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依然为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钢铁、电力、医药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依然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对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为改变这一现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5年4月30日获批。按照现有规划,京津冀一体化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一部分非政治中心的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实际上,京津冀城市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北京辐射了整个北方经济区,北京是否市场化直接决定环渤海、东北、西北能否市场化。接通公共服务,使京津冀资源要素流转,形成市场化的城市群,成为中国的增长极,将是中国经济之幸。

  “给定资料”中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虹吸效应”,请你谈谈对此现象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标记 纠错
5.

给定资料:

  2016年6月30日凌晨,S市一处民宅遭开发商雇人强拆,正在睡觉的老人、小孩和妇女被拖出暴打,致3人多处受伤。遭强拆的房主儿子白先生说:“嫂子当时只穿着内衣裤,侄子光着身子,嫂子央求想穿好衣服,但遭到拒绝。”

  7月7日,C村村民发帖称,自家三层房屋于6月16日遭到强拆,60岁的母亲失踪,寻找20多天未果后,7日上午7点多,他们请来挖掘机,在废墟中找到了老人的遗体。

  如今,强拆已是个被说烂了、公众也陷入审丑疲劳的话题,很多强拆事件“冒”出后,很多人已“累觉不‘谈”’;而媒体也在重复查证、追问、批判的路数中,强化着在某些强拆乱象上的言说无力感。

  很多时候,比悲剧更让人悲痛的,就是“理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全社会都知道那些不合法定程序的强拆违法,可违法强拆依旧在上演,很多人依旧愤怒或无语,而恶性强拆事件何时能绝迹,又是无解之问。

  期望法规完善,摁下拆迁乱象的“一键清除”按钮,让其彻底消失,自然并不现实。但在法治语境下,在违法强拆发生后将其迅速导入法治化解决程序,对击穿底线的“非法治”行为保持零容忍底线,应是起码的法治践行动作。可在上述两起强拆事件中,恶劣的不只是强拆本身,更是有些底线也不见了。

  60岁老人被埋废墟,无疑是对“强拆之恶”的泣血指控——将村民强行拖出屋外、将其房子夷为平地,以常见的黑恶底色为违法强拆之恶做了注解,而一条人命说没就没,则是强拆无人性的自我指证。在S市的这起强拆中,拆迁者对妇孺老人都能痛下毒手,就连女房主穿好衣服的诉求都吝于满足,这何止是对公民物权的铲除,更是对其尊严的“强拆”,而合法拆迁程序的全线失守,也与这种肆无忌惮形成了“逻辑闭环”。

  每一起违法强拆,都是在给法治社会建设“挖坑”“埋雷”。上文提到的这两起骇人听闻的强拆事件,看似只是个案,但在舆论对“带血”强拆极度敏感的当下,其负面影响必然溢出个案,公众难免会将其归并到拆迁乱象集束中被打包解读,拆迁者的肆无忌惮在舆论视野中也会跟法治气候扯上边。它对法治和权利的践踏,亦会成为法治在某些地方悬空的鉴证。

  强拆者“挖坑”,据法调查、依法追责就是“填坑”。可这两起强拆事件中,有些不作为跟强拆遥相呼应:如事发地警方都不立案,哪怕强拆方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等;案中还穿插着地方政府的身影……这更大地挫伤着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给定资料”提到“理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理解准确,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问答题
1 2 3 4 5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