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本大题为主观题,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否则一律无效。共30分。)
电视里播放猜灯谜节目,有个谜语的谜底是爆竹。女儿问爸爸什么是爆竹。这是发生在N市市民范先生家真实的事。“一个中国孩子,4岁了,不是道爆竹是什么!”
说来也不奇怪,范先生的女儿出生之前,N市开始实行烟花爆竹“禁放”。除了在电视上书本上能看到爆竹,女儿确实在生活中看不到。老百姓家有喜事,放鞭炮是传统习俗。尤其过年,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也能增添很多年味儿。“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如果一纸禁令能让其彻底消失,是对传统文化的伤害,甚至毁灭。”范先生说。今年,虽然市民要求“解禁”的呼声很高,但N市政府考虑到多种因素,仍然实施“禁放”。范先生为了让孩子从鞭炮声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年味儿,只好带着女儿到Z市的亲戚家过年,那里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Z市由于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过年比较热闹。春节前,当地烟花爆竹销售大市场内,顾客络绎不绝。一位老板说,这几天销售情况非常好,销售额最高时每天5万多元。
为减少污染,Z市一家爆竹厂在政府支持下研制了一种“无硫安全环保鞭炮”。这种鞭炮配以20多种中草药,取代传统鞭炮制作中的硫磺。燃烧时烟雾大量减少,声音响亮,碎纸率百分之百。产品刚投入一个月,就接到20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他们还在开发碳硅、硅钾粉等安全环保材料制成的新品。
实际上,对燃放鞭炮,长期以来存在“禁放派”和“挺放派”两种观点,“禁放”、“限放”政策的实施也几经波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禁放令”在一些城市出现,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后来,全国大批城市“禁放令”取消或改为“限放令”。近几年,随着因燃放烟花爆竹出现的意外事故频频曝光,加上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禁放“、“限放”的建议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参与城市也在不断增多。截至目前,全国“禁放“城市138个,“限放”城市536个。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紧扣材料,观点明确,条理清楚。250字左右。(10分)
2.范先生根据自己在Z市的所见所闻,给N市”市长信箱“写了一封信,建议借鉴Z市相关做法,对本市烟花爆竹实行”解禁“。加入你是市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根据领导要求,请你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给范先生写一封回信。(20分)
要求:结合材料,针对性强,条理清楚,语言得体。在信中,若涉及单位、姓名、日期、地址等信息一律以”×ד代替。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