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

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

卷面总分:30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0题 练习次数:124次
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
1.

基工程水质分析试验结果见下表。

其总矿化度最接近()。

  • A. 480 mg/L
  • B. 585 mg/L
  • C. 660 mg/L
  • D. 690 mg/L
标记 纠错
2.

某常水头试验装置见图,土样工的渗透系数k1=0. 7 cm/s,土样II的渗透系数k2=0. 1 cm/s,土样横截面积A=200 cm3,如果保持图中的水位恒定,则该试验的流量Q,应保持在()。

  • A. 3. 0 cm3/s
  • B. 5. 75 cm3/s
  • C. 8. 75 cm3/s
  • D. 12 cm3/s
标记 纠错
3.

直径为50 mm,长为70 mm的标准岩石试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极限荷载为4000 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于( )。

  • A. 软岩
  • B. 较软岩
  • C. 较坚硬岩
  • D. 坚硬岩
标记 纠错
4.

某湿陷性黄土试样取样深度8. 0 m,此深度以上的天然含水率19.8%,天然密度为1. 57 g/cm。, 土样比重2. 70,在测定土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时施加的最大压力最接近()。

  • A. 105 kPa
  • B. 126 kPa
  • C. 140 kPa
  • D. 216 kPa
标记 纠错
5.

筏板基础宽10 m,埋置深度5 m,地基下为厚层粉土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 m 处,在基底标高上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200 kPa,地基土的重度为19 kN/m3,查表可得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 3,ηd=1.5,筏板基础基底均布压力为()数值时刚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 A. 345 kPa
  • B. 284 kPa
  • C. 217 kPa
  • D. 167 kPa
标记 纠错
6.

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 mX4 m,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300 kPa,基础埋深3.0 m,地下水埋深4.0 m,地基的天然重度20 kN/m3,压缩模量Es1=15 M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埋深6 m,压缩模量Es2=5 MPa,在验算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最接近()。

  • A. 199 kPa
  • B. 179 kPa
  • C. 159 kPa
  • D. 79 kPa
标记 纠错
7.

某场地建筑地基岩石为花岗岩,块状结构,勘探时取样6组,测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29. 1 MPa,变异系数为0. 022,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大取值接近()。

  • A. 29. 1 MPa
  • B. 28. 6 MPa
  • C. 14. 3 MPa
  • D. 10 MPa
标记 纠错
8.

某场地三个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数据见下表。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的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岩土专业案例,历年真题,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

  • A. 170 kPa
  • B. 165 kPa
  • C. 160 kPa
  • D. 150 kPa
标记 纠错
9.

某25万人的城市,市区内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物,有采暖,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平均压力130 kPa,地面下5 m范围内的黏性土为弱冻胀土,该地区的标准冻结深度为2. 2 m,在考虑冻胀的情况下,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该建筑基础最小埋深最接近()。

  • A. 0.8 m
  • B. 1.0 m
  • C. 1.2 m
  • D. 1.4 m
标记 纠错
10.

某稳定边坡坡角口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为2.8 m, 基础埋深d为3 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

  • A. 1. 8 m
  • B. 2. 5 m
  • C. 3. 2 m
  • D. 4. 6 m
标记 纠错
11.

某公路桥梁钻孔桩为摩擦桩,桩径为1.0 m,桩长35 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允许值[fa0]如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γ2=20 KN/m3,桩端处土的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5.0,根据《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计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最接近()。

(取修正系数λ=0. 8,清底系数m0=0. 8)

  • A. 5620 kN
  • B. 5780 kN
  • C. 5940 kN
  • D. 6280 kN
标记 纠错
12.

某柱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 mm,桩长30 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 kN,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 Ec=3. 15X104N/mm2,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土层压缩模量如图,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单桩最终沉降量接近()。(取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1. 0,桩身压缩系数ξe =0. 6)

  • A. 55 mm
  • B. 60 mm
  • C. 67 mm
  • D. 72 mm
标记 纠错
13.

某柱下6桩独立基础,承台埋深3.0 m,承台面积2.4X4 m3,采用直径0. 4 m 灌注桩,桩长12 m,桩距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岩土专业案例,历年真题,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

  • A. 1. 05
  • B. 1. 11
  • C. 1. 16
  • D. 1. 26
标记 纠错
14.

某松散砂土地基,拟采用直径400 mm的振冲桩进行加固,如果取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90 kPa,桩土应力比取3.0,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要使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20 kPa,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振冲砂石桩的间距应选用()。

  • A. 0. 85 m
  • B. 0. 93 m
  • C. 1. 00 m
  • D. 1. 10 m
标记 纠错
15.

某建筑场地剖面如图,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 2.0 m,(2FG桩长14 m,桩径500 mm,桩身强度fcu=20 M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为0.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180 kPa,则CFG桩面积置换率优应为()。

  • A. 10%
  • B. 12%
  • C. 15%
  • D. 18%
标记 纠错
16.

某场地地层如图,拟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2.0 m,搅拌桩桩径600 mm,桩长14 m,桩身强度fcu=8. 0 M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 3,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 6,桩端土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α =0. 4,揽祥粧中心距1. 0 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

  • A. 80 kPa
  • B. 90 kPa
  • C. 100 kPa
  • D. 110 kPa
标记 纠错
17.

采用砂石桩法处理松散的细砂,已知处理前细砂的孔隙比e0=0. 95,砂石桩桩径 500 mm,如果要求砂石桩挤密后e1达到0. 6,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考虑振动下沉击时作用修正系数ξ=1. 1,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砂石桩桩距采用()。

  • A. 1.0 m
  • B. 1.2 m
  • C. 1.4 m
  • D. 1.6 m
标记 纠错
18.

有一分离式墙面的加筋土挡墙,墙面只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墙高5 m,其剖面见图,整体式混凝土墙面距包裹式加筋墙体的水平距离为10 cm,其间充填孔隙率为n=0.4的砂土,由于排水设施失效,10 cm间隙充满了水,此时作用于每延米墙面的总水压力是()。

  • A. 125 kN
  • B. 5 kN
  • C. 2. 5 kN
  • D. 50 kN
标记 纠错
19.

小型均质土坝的蓄水高度为16m,流网如图所示,流网中水头梯度等势线间隔数为M=22,从下游算起等势线编号见图,土坝中G点处于第20条等势线上,其位置在地面以上11. 5 m,G点的孔隙水压力接近下列何值()。

  • A. 30 kPa
  • B. 45 kPa
  • C. 115 kPa
  • D. 145 kPa
标记 纠错
20.

山区重力式挡土墙自重200 kN/m,经计算墙背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Ex=200 kN/m,竖向分力Ey=80kN/m,挡土墙基底倾角15°,基底摩擦系数0.65,该情况的抗滑移稳定性安全系数最接近()。(不计墙前土压力)

  • A. 0. 9
  • B. 1. 3
  • C. 1. 7
  • D. 2. 2
标记 纠错
21.

如图,挡土墙墙高等于6 m,墙后砂土厚度h=1.6 m,已知砂土的重度γ=17. 5 kN/m3,内摩擦角为30°,黏聚力为0,墙后黏性土的重度为18. 15 kN/m3,内摩擦角18°,黏聚力为10kPa,按郎肯理论计算,问作用于每延米挡墙的总主动土压力Ea最接近()。

  • A. 82 kN
  • B. 92 kN
  • C. 102 kN
  • D. 112 kN
标记 纠错
22.

在饱和软土中基坑开挖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已知软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岩土专业案例,历年真题,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34 kPa,基坑开挖深度16. 3 m,墙底插入坑底以下深17. 3 m,设2道水平支撑,第一道撑于地面高程,第二道撑于距坑底3. 5 m,每延米支撑的轴向力均为2970 kN,延着图示的以墙顶为圆心,以墙长为半径的圆弧整体滑动,若每米的滑动力矩为154230 kN ? m,其安全系数最接近()。

  • A. 1. 3
  • B. 1. 0
  • C. 0. 9
  • D. 0. 6
标记 纠错
23.

某场地情况如图,场地第②层中承压水头在地面下6 m,现需在该场地进行沉井施工,沉井直径20 m,深13.0 m,自地面算,拟采用设计单井出水量50 m3/h的完整井沿沉井外侧布置,降水影响半径为160 m,将承压水水位降低至井底面下1.0 m,问合理的降水井数量最接近()。

  • A. 4
  • B. 6
  • C. 8
  • D. 12
标记 纠错
24.

某采空区场地倾向主断面上每隔20 m间距顺序排列A、B、C三点,地表移动前测量的高程相同,地表移动后测量的垂直移动分量为:B点较A点多42 mm,较C点少30 mm,水平移动分量,B点较A点少30 mm,较C点多20 mm,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为()。

  • A. 不宜建筑的场地
  • B. 相对稳定的场地
  • C. 作为建筑场地,应评价其适宜性
  • D. 无法判定
标记 纠错
25.

土层剖面及计算参数如图,由于大面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深度由抽水前距地面10 m,以2m/年的速率逐年下降,忽略卵石层以下岩土层的沉降,10年后地面沉降总量接近()。

  • A. 415 mm
  • B. 544 mm
  • C. 670 mm
  • D. 810 mm
标记 纠错
26.

某一薄层且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出露的场地,在距地面17 m深处有一溶洞,洞室H0=2. 0 m,按溶洞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法对此溶洞进行估算,地面下不受溶洞坍塌影响的岩层安全厚度最接近()。(石灰岩松散系数取1. 2)

  • A. 5 m
  • B. 7 m
  • C. 10 m
  • D. 12 m
标记 纠错
27.

某饱和软黏土边坡已出现明显的变形迹象,可以认为在φu=0整体圆弧法计算中, 其稳定性系数k1=1.0。假设有关参数如下:下滑部分w1的截面积为30.2 m2,力臂d1=3.2 m,滑体平均重度为17 kN/m3;为确保边坡安全,在坡脚进行了反压,反压体w3的截面积为9 m2,力臂d3=3.0 m,重度20 kN/m3。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反压后边坡的稳定系数k2接近()。

  • A. 1. 15
  • B. 1. 26
  • C. 1. 33
  • D. 1. 59
标记 纠错
28.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如表,建筑物自震周期0.40 s,阻尼比0.05,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取值是()。

岩土专业案例,历年真题,2009年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下午卷)

  • A. 0. 14
  • B. 0. 15
  • C. 0. 16
  • D. 0. 17
标记 纠错
29.

下列所示为某工程场地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据此计算确定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类别,()的组合是合理的。

  • A. 173 m/s; II类
  • B. 261 m/s; II类
  • C. 193 m/s; III类
  • D. 290 m/s; IV类
标记 纠错
30.

土石坝下游有渗漏水出逸,在附近设导渗沟,用直角三角形水堰测其明流流量,实测堰上水头为0. 3 m,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提供的计算方法,该处明流流量为()。

  • A. 0. 07 m3/s
  • B. 0. 27 m3/s
  • C. 0. 54 m3/s
  • D. 0. 85 m3/s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