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2021年专业案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考试模考题

2021年专业案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考试模考题

卷面总分:42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42题 练习次数:149次
单选题 (共42题,共42分)
1.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① 平均剪切波速为( )。

  • A. 150 m/s
  • B. 245 m/s
  • C. 292.5 m/s
  • D. 340 m/s
标记 纠错
2.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② 场地类别为( )。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Ⅲ类
  • D. Ⅳ类
标记 纠错
3.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vs=150m/s;

② 3~18 m砾砂;vs=350m/s

③ 18~20 m玄武岩,vs=600m/s;

④ 20~27 m黏土,vs=160m/s;

⑤ 27~32 m黏土vs=420m/s;

⑥ 32 m以下,泥岩,vs=600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① 场地覆盖层厚度为( )。

  • A. 20 m
  • B. 25 m
  • C. 27 m
  • D. 30 m
标记 纠错
4.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vs=150m/s;

② 3~18 m砾砂;vs=350m/s

③ 18~20 m玄武岩,vs=600m/s;

④ 20~27 m黏土,vs=160m/s;

⑤ 27~32 m黏土vs=420m/s;

⑥ 32 m以下,泥岩,vs=600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② 等效剪切波速为( )。

  • A. 234.5 m/s
  • B. 265.4 m/s
  • C. 286.4 m/s
  • D. 302.2 m/s
标记 纠错
5.

某公路小桥场地地下水埋深为1.0 m,场地由中砂土组成,黏粒含量约为零,场地位于9度烈度区,在4.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23击,该测试点处砂层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应为( )。

  • A. 0
  • B.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章节练习,专业案例练习
  • C.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章节练习,专业案例练习
  • D. 1
标记 纠错
6.

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Ⅲ类
  • D. Ⅳ类
标记 纠错
7.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5.0 m黏性土,可塑,vs=180 m/s;

② 5~12 m粗砂土,中密,vs=210 m/s;

③ 12~20 m砾砂,中密,vs=240 m/s;

④ 20~25 m卵石土,中密,vs=360 m/s;

⑤25 m以下花岗岩。

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为( )。

  • A. 0.33
  • B. 0.43
  • C. 0.53
  • D. 0.63
标记 纠错
8.

某民用建筑物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黏土0~6 m,可塑,I1=0.4 5,fak=160 kPa;

② 粉土6~8 m,黏粒含量18%,fak=150 kPa;

③ 中砂土8~10 m,9 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0击;

④ 细砂土10~12 m,qc=4 MPa,fs=1.3 MPa;

⑤粗砂土12~17,15 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6击,地质年代为晚更新统;

⑥砂岩,17 m以下,中风化。

该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为3.0 m,采用桩基础,该场地中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有( )层。

  • A. 1层
  • B. 2层
  • C. 3层
  • D. 4层
标记 纠错
9.

某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7,自震周期为0.08 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 A. 0.06
  • B. 0.07
  • C. 0.09
  • D. 0.10
标记 纠错
10.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 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 A. 0.04
  • B. 0.05
  • C. 0.06
  • D. 0.07
标记 纠错
11.

某公路工程地基为砂土地基,黏粒含量为0,在地表下6.0 m处测得剪应力比为0.16,地下水埋深为2.0 m、8.0 m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8击,该处砂土的地震液化性为(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不能确定
  • D. 0
标记 纠错
12.

某民用建筑采用片筏基础,埋深为4.0 m,宽度为10 m,自0~3 m为黏性土,3~10 m为液化砂土,相对密度D.r=0.60,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基底压力为160 kPa,该建筑物地震时的液化震陷量为( )。

  • A. 0.2 m
  • B. 0.4 m
  • C. 0.6 m
  • D. 0.8 m
标记 纠错
13.

某非均质土坝中局部坝体采用无黏性土填筑,土料比重为Gs=2.68,最大孔隙比emax=0.98;最小孔隙比emin=0.72,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为不使坝体发生液化,土料的压实系数应不低于( )。

  • A. 0.92
  • B. 0.94
  • C. 0.96
  • D. 0.98
标记 纠错
14.

某重力坝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08 s,其设计反映谱值应为( )。

  • A. 1.6
  • B. 1.8
  • C. 2.0
  • D. 2.2
标记 纠错
15.

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0~7 m,黏土,I1=0.30,fak=200 kPa;

② 7~10 m,砂土,中密,fak=220 kPa,在8.0 m处测得vs=230 m/s;

③ 10 m以下基岩。 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 m,该场地中砂土的液化性判定结果应为(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不能判定
  • D. 0
标记 纠错
16.

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12 m,黏土,IL=0.70,fak=120 kPa;vs=130 m/s;

② 12~22 m,粉质黏土,IL=0.30,fak=210 kPa;vs=260 m/s;

③ 22 m以下,泥岩,强风化,半坚硬状态,fak=800 kPa;vs=900 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类别应确定为( )。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Ⅱ类
  • D. Ⅳ类
标记 纠错
17.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8 m黏土,可塑;

② 8~12 m细砂土,稍密;

③ 12~18 m泥岩中风化。

地下水位2.0 m,在9 m及11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分别为5和8,场地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采用打入式桩基础,桩截面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砂土层侧摩阻力为40 kPa,进行桩基抗震验算时砂土层的侧阻力宜取( )kPa。

  • A. 13
  • B. 20
  • C. 27
  • D. 40
标记 纠错
18.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碎石土组成,动静极限承载力的比值为1.15,动承载力安全系数为1.5,静承载力安全系数为2.0,该土层抗震承载力提高系数K宜取( )

  • A. 1.0
  • B. 1.1
  • C. 1.3
  • D. 1.5
标记 纠错
19.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 A. 液化
  • B. 非液化
  • C. 不能判断
  • D. 0
标记 纠错
20.

某公路工程场地由密实细砂组成,场地中一小桥结构自振周期为1.2 S,其动力放大系数β应为( )。

  • A. 0.3
  • B. 0.6
  • C. 0.9
  • D. 1.2
标记 纠错
21.

某民用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0~7 m为中砂土,松散,7 m以下为泥岩层,采用灌注桩基础,在5.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10击,地下水埋深为1.0 m,该桩基在砂土层中的侧摩阻力应按( )进行折减。

  • A. 0
  • B. 1/3
  • C. 2/3
  • D. 1
标记 纠错
22.

某水工建筑物场地位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上,该地区地震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0g,蓄水后场地位于水面以下,场地中0~5.0 m为黏性土,5.0~9.0 m为砂土,砂土中大于5 mm的粒组质量百分含量为31%,小于0.005 mm的黏粒含量为13%,砂土层波速测试结果为vs=360 m/s;vs=160 m/s;9.0 m以下为岩石。该水工建筑物场地土的液化性可初步判定为( )。

  • A. 有液化可能性
  • B. 不液化
  • C. 不能判定
  • D. 不能排除液化可能性
标记 纠错
23.

某Ⅱ类土质场地位于7度烈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场地中有一突出台地,台地高15 m,台地顶、底边缘水平投影距离为25 m,建筑物距台地最小距离为30 m,建筑物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3 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 A. 0.04
  • B. 0.05
  • C. 0.06
  • D. 0.07
标记 纠错
24.

某公路工程场地中0~4 m为黏性土,4~15 m为砂土,15 m以下为基岩γ=19 kN/m3,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地下水位为4.0 m,该场地中,5.0 m、10.0 m、15.0 m处的地震剪应力比的关系为( )。

  • A. 15.5 m处最大,5.0 m处最小
  • B. 5.0 m处最大,15.0 m处最小
  • C. 10.0 m处最大,15.0 m处最小
  • D. 10.0 m处最大,5.0 m处最小
标记 纠错
25.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砂层厚10.0 m,10.0 m以下为卵石土,在6.0 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击,地下水埋深为2.0 m,拟采用打入式桩箱基础,正方形布桩,桩径为250 mm×250 mm,桩距为1.0 m,桩数为51×119=6069根,场地处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 g,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相关要求,打桩后桩间土的液化性应判定为(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不能判断
  • D. 0
标记 纠错
26.

吉林省松原市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0~5 m粉土,fak=150 kPa,vs1=180 m/s;

② 5~12 m中砂土,fak=200 kPa,vs2=240 m/s;

③ 12~24 m粗砂土,fak=230 kPa,vs3=310 m/s;

④ 24~45 m硬塑黏土,fak=260 kPa,vs4=300 m/s;

⑤45~60 m的泥岩,fak=500 kPa,vsm=520 m/s。

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埋深2.0 m,地下水位2.0 m,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8s,该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

① 进行第一个阶段设计时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

  • A. 0.02
  • B. 0.04
  • C. 0.06
  • D. 0.08
标记 纠错
27.

吉林省松原市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0~5 m粉土,fak=150 kPa,vs1=180 m/s;

② 5~12 m中砂土,fak=200 kPa,vs2=240 m/s;

③ 12~24 m粗砂土,fak=230 kPa,vs3=310 m/s;

④ 24~45 m硬塑黏土,fak=260 kPa,vs4=300 m/s;

⑤45~60 m的泥岩,fak=500 kPa,vsm=520 m/s。

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埋深2.0 m,地下水位2.0 m,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8s,该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

② 进行第二阶段设计时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

  • A. 0.15
  • B. 0.20
  • C. 0.23
  • D. 0.25
标记 纠错
28.

某水闸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场地类型为Ⅱ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6 s,其反映谱值为( )。

  • A. 1.1
  • B. 1.2
  • C. 1.3
  • D. 1.4
标记 纠错
29.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一级阶地上,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表层0~5 m为亚黏土,下部为亚砂土,亚砂土中黏粒含量为14%,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 m,该场地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3(JTJ 004—1989)有关要求,对该场地进行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的结果应为(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需考虑液化影响
  • D. 不确定
标记 纠错
30.

某公路工程地基由砂土组成,动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为420 kPa,安全系数取1.6,静力作用下极限承载力为400 kPa,安全系数取2.0,该土层抗震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应取( )。

  • A. 1.0
  • B. 1.1
  • C. 1.3
  • D. 1.5
标记 纠错
31.

某场地0~5 m为硬塑黏土,vs=150 m/s,γ=18.5 kN/m3,5~15 m为中砂,vs=270 m/s,γ=18 kN/m3,15 m以下为强风化泥岩,拟建桥梁自振周期为1.2s,地下水位为0.5 m,其动力放大系数应为( )。

  • A. 0.35
  • B. 0.41
  • C. 0.55
  • D. 0.65
标记 纠错
32.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5 m低液限黏土,qc=2.8 MPa,fs=0.6 MPa;

② 5~12 m中砂土,qc=3.4 MP a..fs=1.2 MPa;

③ 12 m以下风化泥岩。

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为5 MPa,地下水位埋深为4.0 m,试判定该场地中砂土的液化性(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不能判断
  • D. 0
标记 纠错
33.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 s,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 m,基础宽度为2.6 m,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 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 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 m,承载力特征值为120 kPa,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 kPa,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 )m。

  • A. 0.14
  • B. 0.24
  • C. 0.34
  • D. 0.50
标记 纠错
34.

某公路工程结构自振周期为0.07 s,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亚黏土,硬塑,fak=180 kPa,厚度为5.0 m;

② 砂土,密实,fak=300 kPa,厚度为10 m;

③ 卵石土,密实,fak=600 kPa,厚度为7.0 m;

④ 22 m以下为基础。

其动力放大系数应为( )。

  • A. 1.65
  • B. 1.78
  • C. 1.88
  • D. 2.00
标记 纠错
35.

某水库场地由少黏性土组成,土层厚度为4.0 m,γ=1 9.5 kN/m3;Gs=2.70;W=28.0;Wp=19.0;WL=30.o;ρc=18%;地下水位为0.5 m,蓄水后地面位于水位以下,4.0 m以下为强风化泥岩,该场地土的液化性为( )。

  • A. 液化
  • B. 不液化
  • C. 不能判定
  • D. 0
标记 纠错
36.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6,自震周期为2.5 S,该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 A. 0.04
  • B. 0.05
  • C. 0.17
  • D. 0.20
标记 纠错
37.

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0~6.0 m为粗砂土,6.0 m以下为卵石土,地下水埋深为1.0 m,地表测试粗砂土平均剪切波速为180 m/s,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之相关规定,该场地应判定为( )场地。

  • A. 液化
  • B. 非液化
  • C. 不能判断
  • D. 0
标记 纠错
38.

某场地地质勘探资料如下:

① 黏土0~6 m,可塑,vs=160 m/s;

② 砂土6~8 m,中密,vs=270 m/s;

③ 砾砂8~11 m,中密,vs=380 m/s;

④ 花岗岩,11 m以下,中风化,vs=800 m/s。

该场地的卓越周期为( )。

  • A. 0.1 S
  • B. 0.2 S
  • C. 0.4 s
  • D. 0.8 S
标记 纠错
39.

某公路工程位于河流高漫滩上,地质年代为第四系全新统,地质资料如下:0~8.0 m,亚黏土,8.0~16.0 m砂土,黏粒含量为14%,稍密,16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埋深为2.0 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液化初步判别结果为( )。

  • A. 液化
  • B. 需考虑液化影响
  • C. 不液化
  • D. 不考虑液化影响
标记 纠错
40.

场地地层情况如下:

① 0~6 m淤泥质土,vs=130 m/s,fak=120 kPa;

② 6~8 m粉土,vs=150 m/s,fak=140 kPa;

③ 8~15 m密实粗砂,vs=420 m/s,fak=300 kPa;

④ 15 m以下,泥岩,vs=1 000 m/s,fak=800 kPa。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其场地类别应为( )。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Ⅱ类
  • D. Ⅳ类
标记 纠错
41.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4.0 m,黏土,IL=0.4,vs=160 m/s;

② 4.0~10.0 m,中砂土,中密,vs=220 m/s;

③ 10~16 m,含砾粗砂,中密,vs=280 m/s;

④ 16 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vs=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 )。

  • A. Ⅰ类
  • B. Ⅱ类
  • C. Ⅲ类
  • D. Ⅳ类
标记 纠错
42.

某8度烈度区场地位于全新世一级阶地上,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 m,下部为粉土,粉土黏粒含量为12%,地下水埋深为2 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0 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初步判定场地液化性为( )。

  • A. 不能排除液化
  • B. 不液化
  • C. 部分液化
  • D. 不能确定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