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招聘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选择题预测

202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选择题预测

卷面总分:110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110题 练习次数:108次
单选题 (共100题,共100分)
1.

()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的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与学生现成的模式。

  • A. 独立性
  • B. 系统性
  • C. 完备性
  • D. 概括性
标记 纠错
2.

与运动有关的信息,在运动之前得到的信息,通常叫作()。

  • A. 指导与示范
  • B. 练习
  • C. 反馈
  • D. 动觉
标记 纠错
3.

()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 A. 定向
  • B. 模仿
  • C. 整合
  • D. 熟练
标记 纠错
4.

教师的反馈属于()。

  • A. 自我反馈
  • B. 外部反馈
  • C. 他人反馈
  • D. 内部反馈
标记 纠错
5.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组织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精细加工策略
  • D. 资源管理策略
标记 纠错
6.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 组织策略
  • B. 精加工策略
  • C. 元认知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 A. 浏览阅读材料
  • B. 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 C. 阅读时集中注意
  • D. 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标记 纠错
8.

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 A. 复述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9.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 复述策略
  • B. 调节策略
  • C. 精加工策略
  • D. 组织策略
标记 纠错
10.

()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 A. 复述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精细加工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11.

做摘录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精加工策略
  • D. 组织策略
标记 纠错
12.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精细加工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13.

某学生在快速进行阅读英语课文时发现某段语句没有读懂,就放慢了阅读速度,重新仔细的进行阅读,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 注意策略
  • B. 计划策略
  • C. 调节策略
  • D. 监控策略
标记 纠错
14.

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

  • A. 监控策略
  • B. 调节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计划策略
标记 纠错
15.

做出推论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精加工策略
  • D. 组织策略
标记 纠错
16.

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 B. 元认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调节策略
标记 纠错
17.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 设置学习目标
  • B. 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C. 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 D. 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标记 纠错
18.

随意识记属于()策略。

  • A. 组织
  • B. 复述
  • C. 精细加
  • D. 计划
标记 纠错
19.

下列()的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A. 列提纲
  • B. 设置目标
  • C. 记忆术
  • D. 关键词法
标记 纠错
20.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 组织策略
  • B. 精加工策略
  • C. 元认知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21.

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从而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计划策略
  • D. 调节策略
标记 纠错
22.

复习形式多样化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精加工策略
  • D. 组织策略
标记 纠错
23.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A. 语义联想
  • B. 视觉想象
  • C. 关键词法
  • D. 谐音联想法
标记 纠错
24.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 新的理解
  • B. 不同的见解
  • C. 认知策略
  • D. 类比或表象等
标记 纠错
25.

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 精加工策略
  • B. 元认知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组织策略
标记 纠错
26.

将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的《二十四节气歌》,以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的记忆术。

  • A. 位置记忆法
  • B. 谐音联想法
  • C. 缩减和编歌诀
  • D. 关键词法
标记 纠错
27.

学习英语单词时,学生经常将某个单词的发音用中文字标注在旁边以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复述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形象联想
  • D. 精加工策略
标记 纠错
28.

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的这种策略是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 B. 精加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29.

下列不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 利用表格
  • B. 画系统结构图
  • C. 列提纲
  • D. 做笔记
标记 纠错
30.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 精细加工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做笔记策略
标记 纠错
31.

学生在学习到一个新的公理、公式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对所学到的公理、公式运用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推导,这是老师要求学生利用()的精加工策略来学习。

  • A. 视觉联想
  • B. 语义联想
  • C. 谐音联想
  • D. 位置记忆术
标记 纠错
32.

开学之初,教师通过多次考勤点名,很快就记住了所有学生的姓名。这种策略属于()。

  • A. 精细加工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33.

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变为“gas—该死—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计划策略
标记 纠错
34.

在做练习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体现了学习的()。

  • A. 组织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调节策略
  • D. 监控策略
标记 纠错
35.

考场上,圆圆在做完一半的题目后,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时间不多了,于是加快了答题的速度。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 组织策略
  • B. 调节策略
  • C. 努力管理策略
  • D. 精细加工策略
标记 纠错
36.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A. 认知策略
  • B. 元认知策略
  • C. 管理策略
  • D. 调节策略
标记 纠错
37.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尽可能避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学习策略是()。

  • A. 组织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38.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组织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元认知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39.

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 A. 视觉
  • B. 听觉
  • C. 嗅觉
  • D. 触觉
标记 纠错
40.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组织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41.

学习者有时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加强记忆的学习策略是()。

  • A. 组织策略
  • B. 复述策略
  • C. 精细加工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42.

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元认知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精细加工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43.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能适时调节学习进程的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

  • A. 智慧技能
  • B. 认知策略
  • C. 言语信息
  • D. 动作技能
标记 纠错
44.

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成败原因,并做出下一计划和安排,这属于()。

  • A. 精加工策略
  • B. 元认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复述策略
标记 纠错
45.

黄同学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习惯直接带着问题去看材料。这种元认知策是()。

  • A. 计划策略
  • B. 注意策略
  • C. 调节策略
  • D. 监控策略
标记 纠错
46.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他律到自律的发展体现在儿童对规则的态度、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对公正观念的理解以及对惩罚公正性的判断等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规则
  • B. 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
  • C. 从服从的公平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 D. 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标记 纠错
47.

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属于()。

  • A. 认知策略
  • B. 计划策略
  • C. 监控策略
  • D. 调节策略
标记 纠错
48.

对注意加以跟踪属于()。

  • A. 认知策略
  • B. 计划策略
  • C. 监控策略
  • D. 调节策略
标记 纠错
49.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 A. 模式图
  • B. 流程图
  • C. 模型图
  • D. 网络关系图
标记 纠错
50.

()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一般是从左向右展开,用箭头连接各步。

  • A. 模式图
  • B. 流程图
  • C. 模型图
  • D. 网络关系图
标记 纠错
51.

()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 A. 生成性学习
  • B. 关键词法
  • C. 列提纲
  • D. 双向表
标记 纠错
52.

()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

  • A. 缩简
  • B. 谐音联想法
  • C. 语义联想
  • D. 视觉联想
标记 纠错
53.

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个理解属于()。

  • A. 生成性学习
  • B. 关键词法
  • C. 列提纲
  • D. 双向表
标记 纠错
54.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 A. 加涅
  • B. 奥尔特曼
  • C. 皮亚杰
  • D. 弗拉维尔
标记 纠错
55.

()是元认知的核心。

  • A. 元认知调节
  • B. 元认知监控
  • C. 元认知知识
  • D. 元认知体验
标记 纠错
56.

儿童绝对遵从父母、或者年龄较大的人,认为服从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这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权威阶段
  • B. 自我中心阶段
  • C. 可逆性阶段
  • D. 公正阶段
标记 纠错
57.

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单方面服从变为以相互尊重为特征,并以是否公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权威阶段
  • B. 自我中心阶段
  • C. 可逆性阶段
  • D. 公正阶段
标记 纠错
58.

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这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权威阶段
  • B. 自我中心阶段
  • C. 可逆性阶段
  • D. 公正阶段
标记 纠错
59.

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这属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 A. 他律道德阶段
  • B. 好孩子取向阶段
  • C. 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标记 纠错
60.

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超习俗水平
标记 纠错
61.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顺序是()。

  • A. 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
  • B. 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 C. 从前习俗到后习俗的过程
  • D. 从习俗到后习俗的过程
标记 纠错
62.

小明因为帮妈妈打扫卫生打碎了10只玻璃杯,小亮因为偷吃糖果而打碎了2只玻璃杯,儿童若认为应该更加严厉地惩罚小明,请问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 他律道德水平
  • B. 自律道德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习俗水平
标记 纠错
63.

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好孩子取向阶段
  • B. 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 C.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D. 他律道德阶段
标记 纠错
64.

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成分,指的是()。

  • A. 品德
  • B. 情感
  • C. 智力
  • D. 意志
标记 纠错
65.

采用对偶故事方法从道德判断入手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的是()。

  • A. 皮亚杰
  • B. 科尔伯格
  • C. 维果茨基
  • D. 埃里克森
标记 纠错
66.

()的个体,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外在权威的规定,有了更普遍的认识,表现为义务感和责任感。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他律道德水平
标记 纠错
67.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 B.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C. 认识学习理论
  •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标记 纠错
68.

科尔伯格的理论认为,以社会契约为准则的阶段属于()道德发展水平。

  • A. 前习俗水平
  • B. 后习俗水平
  • C. 超习俗水平
  • D. 习俗水平
标记 纠错
69.

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权威水平
标记 纠错
70.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两难判断法,儿童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旨在逃避惩罚属于()阶段。

  • A. 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 B. “好孩子”阶段
  • C. 他律道德阶段
  • D.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标记 纠错
71.

依据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若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则说明其道德发展处于()。

  • A. 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 B. “好孩子”阶段
  • C.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D.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标记 纠错
72.

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者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他律阶段
  • B. 权威阶段
  • C. 自律阶段
  • D. 前道德阶段
标记 纠错
73.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准习俗水平
标记 纠错
74.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 A. 自我中心阶段、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
  • B. 自我中心阶段、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
  • C. 自我中心阶段、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 D. 他律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标记 纠错
75.

个体判断某一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这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

  • A. “好孩子”阶段
  • B.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C. 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 D. 他律道德阶段
标记 纠错
76.

按科尔伯格的观点,划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主要看其()。

  • A. 心理冲突情况
  • B. 人格发展情况
  • C. 道德行为发展情况
  • D. 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情况
标记 纠错
77.

科尔伯格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所采用的方法是()。

  • A. 对偶故事法
  • B. 两难故事法
  • C. 观察法
  • D. 问卷法
标记 纠错
78.

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指的就是()。

  • A. 从众
  • B. 服从
  • C. 依从
  • D. 盲从
标记 纠错
79.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 能力
  • B. 性格
  • C. 态度
  • D. 气质
标记 纠错
80.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 认知成分
  • B. 情感成分
  • C. 意志成分
  • D. 行为成分
标记 纠错
81.

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

  • A. 华生
  • B. 加涅
  • C. 科尔伯格
  • D. 皮亚杰
标记 纠错
82.

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好孩子”阶段属于()。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权威水平
标记 纠错
83.

态度的()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 A. 认知成分
  • B. 情感成分
  • C. 意志成分
  • D. 行为成分
标记 纠错
84.

观察学习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

  • A. 罗杰斯
  • B. 马斯洛
  • C. 班杜拉
  • D. 阿特金森
标记 纠错
85.

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科尔伯格所说的()。

  • A. 前习俗水平
  • B. 后习俗水平
  • C. 习俗水平
  • D. 超习俗水平
标记 纠错
86.

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A. 道德认识
  • B. 道德情感
  • C. 道德意志
  • D. 道德行为
标记 纠错
87.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者属于()时期的特征。

  • A. 前习俗水平
  • B. 习俗水平
  • C. 后习俗水平
  • D. 道德成规前期
标记 纠错
88.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是()阶段。

  • A. 朴素的利己主义
  • B. 社会契约取向
  • C. 遵守法律取向
  • D. “好孩子”取向
标记 纠错
89.

皮亚杰在()书中阐述了他的道德发展理论。

  • A. 《道德与法治》
  • B. 《道德发展心理学》
  • C. 《学习的条件》
  • D. 《儿童的道德判断》
标记 纠错
90.

品德结构之中,属于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基础的是()。

  • A. 道德行为
  • B. 道德认识
  • C. 道德情感
  • D. 道德意志
标记 纠错
91.

品德结构之中,属于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品德形成基础的是()。

  • A. 道德认识
  • B. 道德情感
  • C. 道德意志
  • D. 道德行为
标记 纠错
92.

初中生小龙经常用自己的锁将共享“小黄车”占为己有,小布反复批评他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并让他交还共享单车,小龙感到很羞愧并道了歉。但过了一段时间,小龙又控制不住地将共享单车上了自己的锁。造成小龙以上言行的原因是()。

  • A. 道德情感异常
  • B. 道德行为不良
  • C. 道德意志薄弱
  • D. 道德认识缺乏
标记 纠错
93.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 A. 能力
  • B. 态度
  • C. 道德
  • D. 情绪
标记 纠错
94.

()是指借助内部言语或表象等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

  • A. 言语信息
  • B. 智慧技能
  • C. 认知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标记 纠错
95.

皮亚杰通过实验证实,7岁、10岁、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7岁、10岁、13岁分别以()为标准。

  • A. 服从、公道和平等
  • B. 平等、服从和公道
  • C. 服从、平等和公道
  • D. 公道、平等和服从
标记 纠错
96.

具有了抽象的以尊重个人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根据自己的选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就是正确的,属于()。

  • A.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B. 普遍伦理原则取向阶段
  • C. “好孩子”取向阶段
  • D. 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标记 纠错
97.

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意识到规则是公平的才应该遵守属于()。

  • A.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B. 普遍伦理原则取向阶段
  • C. “好孩子”取向阶段
  • D. 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标记 纠错
98.

()教师最好提供正反两方面证据。

  • A. 低年级学生
  • B. 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 C. 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 D. 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
标记 纠错
99.

()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A. 能力
  • B. 态度
  • C. 品德
  • D. 性格
标记 纠错
100.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 A. 能力
  • B. 态度
  • C. 品德
  • D. 性格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101.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A. 实物直观
  • B. 感知直观
  • C. 模像直观
  • D. 言语直观
标记 纠错
102.

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 网络模拟动画
  • B. 文艺作品赏析
  • C. 演示实验
  • D. 到实地参观访问
标记 纠错
103.

下列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 A. 观看教学电影
  • B. 观察标本
  • C. 观察地球仪
  • D. 观察实物
标记 纠错
104.

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可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 A. 强度律
  • B. 差异律
  • C. 活动律
  • D. 组合律
标记 纠错
105.

价值辨析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属于选择阶段()。

  • A. 自由选择
  • B. 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 C. 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 D. 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标记 纠错
106.

关于遗忘的干扰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 B.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 C. 干扰包含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 D. 干扰一旦排除了,记忆就可以恢复
标记 纠错
10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 B. 命题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只由一个关系和一个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 C. “小明走了”这一命题中,小明是这一命题的关系,而走了则是论题。
  • D. 图式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是命题性的。
标记 纠错
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师在讲课时的走动和手势,可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这是运用感知规律中的差异律
  • B. 要求PPT中字号要达到24号,属于强度律
  • C. 要求在PPT中,标题应加粗,重要的应做标记,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 D.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标记 纠错
10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为150%是记忆效果最好的
  • B. 智慧技能属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 C. 合理进行复习是指,复习要及时,并辅以分散复习、尝试背诵等方法
  • D.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异类比较
标记 纠错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 B.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两个阶段
  • C. 痕迹衰退说是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
  • D. 痕迹衰退说该理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多选题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