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 → 专业案例->水利水电专业案例模拟试卷4
动水压力是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所施加于岩(土)体颗粒上的力,它是一种体积力,对于动水压力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反坡向结构及部分陡倾角顺层边坡,表部岩层因蠕动变形而向临空一侧发生弯曲、折裂,形成所谓“点头哈腰”的现象,称之为( )。
下列对于松弛张裂的解释和说明不正确的是( )。
地貌形态的成因是复杂的,判断滑坡标志时,要综合考虑,不能仅根据一点就判断为滑坡。对于是否产生过滑坡,一般可根据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判断,下面判断不正确的是( )。
喷锚支护是地下洞室支护加固常用方法之一,支护类型有喷混凝土、锚杆、锚索、喷混凝土加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加锚杆等,下列喷锚支护的适用性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按结构面状态评分表规定,当结构面延伸长度小于( )m时,硬质岩、较软岩的结构面状态评分另加3分,软岩加2分;当结构面延伸长度大于( )m时,硬质岩、较软岩减3分,软岩减2分。( )
对于承受内水压力的圆形隧洞,为了便于比较,工程上多采用半径等于1m时岩石弹性抗力系数,称为单位弹性抗力系数,即k。西南某电站引水洞长石石英砂岩段,岩体的变形模量E=4.5MPa,泊松比μ=0.35,其单位弹性抗力系数为( )。
溢洪道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重点应放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 )。
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下洞室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 )。
初步设计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 )。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
规划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在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段,以及近期开发工程的坝段可布置( )。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应对水库地质条件及( )等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
岩土体形状变化监测、地形变及地震监测属于( )。
岩石耐崩解性试验适用于( )。
根据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测定含水率、密度和比重,不可计算求得土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是( )。
根据击实试验成果,可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在曲线上的峰值点对应的纵、横坐标值称为土的( )。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大比例尺测绘工作中,对地层相变较大、构造复杂、需查清重要地质现象的地段,应采取( )测绘方法更为适宜。
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点应( )布置。
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应与地质测绘比例尺相适应,图上宽度( )的地质现象应予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S关于小比例尺分级的规定为( )。
某工程场区域25km范围内无现代活动断层,1501km范围内有M≥5级地震活动,动峰值加速度≤0.025g。该工程场区属于( )地区。
规划阶段的区域地质和地震工作应在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各类最新区域地质志和区域地质图的基础上,编绘规划河流或河段的区域综合地质图。当河流或河段缺乏区域性资料时,应进行( )解译和路线地质调查,编制区域综合地质图。
设计反应谱是根据建筑场地类别和建筑物结构( )确定的。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Ⅳ类场地的的特征周期Tg取值为( )。
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简明方便,又具有一定的精确度,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按抗剪断强度公式、基本荷载组合工况条件下计算坝基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时,K′应大于或等于( )。
沿层状岩体的层问挤压破碎带或软硬相间的软弱岩层形成的断层和节理密集带或变质岩的片理.板理等结构面形成风化程度高于完整岩体的现象,称为( )。
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的计算方法不包括( )。
某河床新近沉积的细砂层孔隙比e=0.65,以此判断该砂层的密实度为( )。
在进行水库浸没复判时应建立潜水渗流数学模型,进行( )回水预测计算。
由疏松土石构成的水库库岸,在库水的冲刷作用下,岸壁逐渐后退而浅滩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新的稳定的岸坡过程称为( )。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应划分为普查、初查、详查3个级别,并宜与水利水电工程的( )3个阶段相对应。
天然建筑材料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采用( )地彤图作为底图,进行料场地质测绘及勘探布置。
某砂砾石料场(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储量为400×104m3,砂砾石天然密度为2.18g/cm3,含砾率为60%,含砂率为22%,砾石的堆积密度为1.71g/cm3,砂的堆积密度为1.45g/cm3,则净砾石和净砂储量分别为( )。
某黏性土的冻胀等级为Ⅳ级,则冻胀类别为( )。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