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2015年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真题

2015年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真题

卷面总分:99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99题 练习次数:43次
单选题 (共99题,共99分)
1.

如果某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清除率是(  )。

  • A. 0
  • B. 50%
  • C. 90%
  • D. 100%
  • E. 无法计算
标记 纠错
2.

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  )。

  • A. 丽春红S法
  • B. 艾氏法
  • C. 酚试剂比色法
  • D. 考马斯亮蓝法
  • E. 双缩脲比色法
标记 纠错
3.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中占多数的是(  )。

  • A. HbH
  • B. HbS
  • C. HbC
  • D. HbF
  • E. HbA
标记 纠错
4.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 急性感染或炎症
  • B. 组织坏死或损伤
  • C. 急性失血
  • D. 中毒
  • E. 急性溶血
标记 纠错
5.

正常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主要是(  )。

  • A.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 B.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 C. 单核和中性粒细胞
  • D. 单核-吞噬细胞
  • E. 多形核白细胞
标记 纠错
6.

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不包括(  )。

  • A.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 B.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 C.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
  • D.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
  • E. 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
标记 纠错
7.

最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

  • A. t(8;21)
  • B. t(9;11)
  • C. t(15;17)
  • D. BCR-ABL融合基因
  • E. PML-RARA融合基因
标记 纠错
8.

铁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

  • A.
  • B. 十二指肠
  • C.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 D. 回肠
  • E. 肝脏
标记 纠错
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现以下哪种核型时预后较好?(  )

  • A. +12
  • B. t(11;14)
  • C. t(14;19)
  • D. inv(14)
  • E. (q11,q32)
标记 纠错
10.

以下不能用来检出G-6-PD缺乏的试验是(  )。

  • A. 高渗冷溶血试验
  • B.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C. 交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 D. G-6-PD荧光斑点试验
  • E.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标记 纠错
11.

以下有关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分为原发性和自发性
  • B. 骨髓象显示骨髓粒红比值缩小或倒置
  • C. 血片中红细胞呈小球型,表面凹凸不平,红细胞自身凝集,破坏增多
  • D. 网织红细胞>10%
  • E. 主要是血管内溶血
标记 纠错
12.

以下疾病中血清铁不增高的有(  )。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 B. 感染性贫血
  • 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D. 溶血性贫血
  •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标记 纠错
13.

以下关于再生障碍危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出现某系或全系减少
  • B. 骨髓涂片中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或巨大早幼粒细胞
  • C. 骨髓多数增生低下
  • D. 本病预后良好
  • E. 有些药物可引起再障危象
标记 纠错
14.

可引起尿比密增高的疾病是(  )。

  • A. 慢性肾功能衰竭
  • B. 糖尿病
  • C. 肾盂肾炎
  • D. 尿崩症
  • E. 恶性肿瘤
标记 纠错
15.

关于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红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
  • B. 脂肪管型,常见于急性肾衰竭
  • C.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尿毒症
  • D. 蜡样管型,常见于肾小管严重病变
  • E. 颗粒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标记 纠错
16.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起点、中途站和归巢的终点是(  )。

  • A. 骨髓
  • B. 胸腺
  • C. 中枢免疫器官
  • D. 外周免疫器官及外周淋巴组织
  • E. 脾和淋巴结
标记 纠错
17.

下列属于碱性蛋白的物质是(  )。

  • A. 嗜碱性颗粒
  • B. RNA
  • C. 红细胞胞质
  • D. 杜勒小体
  • E. DNA
标记 纠错
18.

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中酶的作用不包括(  )。

  • A. 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
  • B. 破坏红细胞表面的酶
  • C. 减少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
  • D. 消除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 E. 改变红细胞表面的结构
标记 纠错
19.

下列不属于造血干细胞的特征是(  )。

  • A. 对称分裂
  • B. 自我更新
  • C. 不均一性
  • D. 不定向分化
  • E. 形态上类似淋巴细胞
标记 纠错
20.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  )。

  • A. 0.5×109/L
  • B. 1.0×109/L
  • C. 4.0×109/L
  • D. 3.5×109/L
  • E. 1.5×109/L
标记 纠错
21.

β-TG和PF4的检测可作为(  )。

  • A. 血小板数量指标
  • B. 血小板活化指标
  • C. 血小板形态学指标
  • D. 血小板黏附性指标
  • E. 血小板聚集性指标
标记 纠错
22.

综合光学、流体力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利用荧光素产生荧光的特点,对单个细胞进行多参数定量测定和分选的技术称(  )。

  • A. 荧光免疫分析
  • B. 酶联免疫分析
  • C. 流式细胞免疫分析
  • D.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E. 放射免疫分析
标记 纠错
23.

下列能引起血钾浓度降低的是(  )。

  • A. 创伤
  • B. 高烧
  • C. 饥饿
  • D. 呕吐
  • E. 缺氧
标记 纠错
24.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是二聚体结构?(  )

  • A. 血清型IgA
  • B. 分泌型IgA
  • C. IgM
  • D. IgG
  • E. IgD
标记 纠错
25.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用于反应(  )。

  • A.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 B.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 C.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韵凝血功能
  • D. Ⅻ因子活化
  • E.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标记 纠错
26.

类风湿因子靶抗原是(  )。

  • A. IgG分子的重链恒定区
  • B. IgG分子的重链可变区
  • C. IgG分子的Fc段
  • D. IgG分子的轻链可变区
  • E. IgG分子的Fab段
标记 纠错
27.

整个补体激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顺序为(  )。

  • A. 激活阶段→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
  • B. 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激活阶段
  • C. 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
  • D. 识别阶段→激活阶段→膜攻击阶段
  • E. 膜识别阶段→膜攻击阶段→识别阶段
标记 纠错
28.

流式细胞仪采集的前向散射光信号反映(  )。

  • A. 细胞的大小
  • B. 细胞的多少
  • C. 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
  • D. 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 E. 分选细胞的比例
标记 纠错
29.

适合厌氧菌检验的标本是(  )。

  • A. 鼻咽拭子
  • B. 肛拭
  • C. 中段尿
  • D. 前列腺液
  • E. 深部脓肿穿刺液
标记 纠错
30.

如血气分析标本不能及时测定,需保存在有冰块的水中,其目的是(  )。

  • A. 防止CO2丧失
  • B. 防止糖代谢
  • C. 防止溶血
  • D. 防止血液浓缩
  • E. 防止O2丧失
标记 纠错
31.

用于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  )。

  • A. 尿比密
  • B. 尿中总固体含量
  • C. 折射率
  • D. 尿渗量
  • E. 尿量
标记 纠错
32.

对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比较敏感的蛋白质指标是(  )。

  • A. 清蛋白
  • B. 转铁蛋白
  • C. 前清蛋白
  • D. C-反应蛋白
  • E. 免疫球蛋白
标记 纠错
33.

在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涂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常细胞是(  )。

  • A. 大单核细胞
  • B. 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
  • C. 幼稚单核细胞
  • D. 异型淋巴细胞
  • E. 幼稚粒细胞
标记 纠错
34.

临床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工作的原则是(  )。

  • A. 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
  • B.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
  • C. 检验项目的选择、检验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 D.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 E. 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
标记 纠错
35.

质量体系文件常常分为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  )。

  • A. 质量手册、质量记录、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 B.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 C.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质量记录
  • D.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质量手册
  • E. 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质量手册
标记 纠错
36.

患儿,5岁。体质较差,7个月前曾接种麻疹疫苗,今在幼儿园接触一麻疹患儿,该小儿应检疫观察(  )。

  • A. 5天
  • B. 7天
  • C. 8天
  • D. 10天
  • E. 21天
标记 纠错
37.

患者男性,29岁,农民。发热,全身酸痛5天,查体:体温40℃,球结膜充血,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肝脾肋下可及,双肾区叩击痛,尿蛋白(++),红细胞2~3个/高倍镜,白细胞3~4个/高倍镜,诊断应首先考虑(  )。

  • A. 病毒性肝炎
  • B. 肾综合征出血热
  • C. 急性囊虫病
  • D. 伤寒
  • E. 钩端螺旋体病
标记 纠错
38.

患者男性,45岁。剧烈咳嗽、咯血入院检查,发现肺部有一肿瘤。该病人全身免疫状态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 A. 免疫防疫功能过高
  • B.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 C. 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 D. 免疫耐受
  • E. 超敏反应
标记 纠错
39.

M5复查患者,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51%,红系占23%,原单核细胞及幼单核细胞占3.6%,其他无明显异常。该患者的骨髓检查属于哪种情况?(  )

  • A. 基本正常骨髓象
  • B. 完全缓解骨髓象
  • C. 部分缓解骨髓象
  • D. 未缓解骨髓象
  • E. 复发骨髓象
标记 纠错
40.

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下列哪一做法正确?(  )

  • A. 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 B. 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 C. 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
  • D. 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 E. 增质控规则,提高差检出
标记 纠错
41.

尿液中出现何种管型,多提示存在早期肾小球病变?(  )

  • A. 红细胞管型
  • B. 白细胞管型
  • C. 蜡样管型
  • D. 颗粒管型
  • E. 透明管型
标记 纠错
42.

在疾病进行期,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

  • A. 预后良好
  • B. 机体抵抗力强
  • C. 骨髓造血机能旺盛
  • D. 正常反应
  • E. 预后不良
标记 纠错
43.

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 A. 火焰光度法
  •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C. 邻甲酚肽络合酮法
  • D. 高锰酸钾滴定法
  • E. EDTA络合滴定法
标记 纠错
44.

痛风患者可在其关节腔积液中发现(  )。

  • A. 磷灰石结晶
  • B. 尿酸盐结晶
  • C. 草酸盐结晶
  • D. 胆固醇结晶
  • E. 类固醇结晶
标记 纠错
45.

引起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  )。

  • A. 血胸和气胸
  • B. 肺梗死
  • C. 药物反应
  • D. 寄生虫感染
  • E. 过敏综合征
标记 纠错
46.

2周岁后,HbF所占比例应为(  )。

  • A. <2.5%
  • B. <5.0%
  • C. <10%
  • D. <15%
  • E. <20%
标记 纠错
47.

下述非均一性血尿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 A. 尿中无正常红细胞
  • B. 红细胞大小不一
  • C. 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
  • D. 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
  • E. 见于肾小球源性血尿
标记 纠错
48.

关于尿干化学试带法检测酮体,下述不正确的是(  )。

  • A. 干化学法测酮体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 B. 尿酮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
  • C. 试带与β-羟丁酸反应产生紫色
  • D. 试带与丙酮反应产生紫色
  • E. 试带与乙酰乙酸反应产生紫色
标记 纠错
49.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 A. NK细胞
  • B. Tc细胞
  • C. 嗜碱性粒细胞
  • D. 巨噬细胞
  • E. 中性粒细胞
标记 纠错
50.

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而起抗凝作用的
  • B. 是血液细胞计数分析的首选抗凝剂
  • C. 做血沉的抗凝剂最恰当
  • D. 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形成
  • E. 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标记 纠错
51.

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特点是(  )。

  • A. 峰右移,底变宽
  • B. 峰左移,底无改变
  • C. 峰左移,底变宽
  • D. 峰左移,底变窄
  • E. 峰右移,底变窄
标记 纠错
52.

毛坳孵化法最适用于下列哪种寄生虫卵的检查?(  )

  • A. 钩虫卵
  • B. 蛲虫卵
  • C. 蛔虫卵
  • D. 血吸虫卵
  • E. 阿米巴滋养体
标记 纠错
53.

下列是脑脊液穿刺的禁忌证的是(  )。

  • A. 脑膜感染性疾病
  • B. 蛛网膜下腔出血
  • C. 不明原因的抽搐
  • D. 不明原因的昏迷
  • E. 休克的病人
标记 纠错
54.

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是(  )。

  • A. 骨髓
  • B. 胸腺
  • C.
  • D. 淋巴结
  • E.
标记 纠错
55.

“老核幼浆”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 A. 巨幼细胞贫血
  • B. 缺铁性贫血
  • C. 溶血性贫血
  •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标记 纠错
56.

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

  • A. 丙酮酸
  • B. 葡萄糖
  • C. 果糖
  • D. 乳糖
  • E. 乳酸
标记 纠错
57.

能调节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 A. 胰高血糖素
  • B. 肾上腺素
  • C. 甲状腺素
  • D. 胰岛素
  • E. 肾上腺皮质激素
标记 纠错
58.

婴幼儿毛细管采血多采用(  )。

  • A. 手指
  • B. 颈静脉
  • C. 耳垂
  • D. 足跟部
  • E. 股静脉
标记 纠错
59.

正常人皮质醇分泌节律是(  )。

  • A. 清晨最高,下午最低
  • B. 午夜最高,下午最低
  • C. 午夜最低,下午最高
  • D. 清晨最低,午夜最高
  • E. 清晨最高,午夜最低
标记 纠错
6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
  • B. 肝脏可合成VLDL
  • C. 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
  • D. 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 E. 肝脏可生成HDL
标记 纠错
61.

正常人血浆中钙、磷浓度乘积是(  )。

  • A. 40~50mg/dl
  • B. 45~50mg/dl
  • C. 30~35mg/dl
  • D. 35~40mg/dl
  • E. 没有固定关系
标记 纠错
62.

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

  • A. 胸腺和脾
  • B. 骨髓和淋巴结
  • C. 胸腺和淋巴结
  • D. 骨髓和乳膜淋巴组织
  • E. 骨髓和胸腺
标记 纠错
63.

某患者进行血液分析结果为:血红蛋白72g/L,红细胞3.85×1012/L,红细胞比积0.245,可初步判断此患者为(  )。

  • A. 正常细胞性贫血
  • B.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D. 大细胞性贫血
  • E. 红细胞增多症
标记 纠错
64.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测最简便常用的方法是(  )。

  • A. 抗原检测
  • B. 抗体检测
  • C. 核酸检测
  • D. 显微镜直接检测
  • E. 细胞培养
标记 纠错
65.

蛔虫所致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

  • A. 肠穿孔
  • B. 肠梗阻
  • C. 胆道蛔虫症
  • D. 阑尾炎
  • E. 胰腺炎
标记 纠错
66.

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是?(  )

  • A. 细菌素
  • B. 抗毒素
  • C. 抗生素
  • D. 侵袭性酶
  • E. 外毒素
标记 纠错
67.

在临床上将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  )。

  • A. 消毒
  • B. 防腐
  • C. 灭菌
  • D. 无菌
  • E. 无菌操作
标记 纠错
68.

目前检测激素及其代谢产物且精密度和灵敏度都较好的方法是(  )。

  • A. 原子吸收法
  • B. 分光光度法
  • C. 荧光分析法
  • D. 放免分析法
  • E. 电泳分析法
标记 纠错
69.

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  )。

  • A. 与性发育无关
  • B. 促进脂肪合成,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
  • C. 促进骨骺软骨细胞DNA.RNA的生物合成
  • D.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形成巨人症
  • E. 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呆小症
标记 纠错
70.

关于维生素D3的功能,以下正确的是(  )。

  • A. 升高血钙、血磷
  • B. 降低血钙、血磷
  • C. 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 D. 升高血磷,降低血钙
  • E. 不影响钙磷代谢
标记 纠错
71.

下列通常被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志物的指标为(  )。

  • A. CK
  • B. CK-MB
  • C. LDl
  • D. cTn
  • E. Myo
标记 纠错
72.

TSH升高最常见的病因是(  )。

  • A. 原发性甲减
  • B. 继发性甲减
  • C. 原发性甲亢
  • D. 继发性甲亢
  • E.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标记 纠错
73.

下列试验中血标本受溶血影响最小的是(  )。

  • A. 钾离子
  • B. 葡萄糖
  • C. LDH
  • D. AST
  • E. ACP
标记 纠错
74.

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 A. 心肌受损
  • B. 软腭麻痹
  • C. 肺部感染
  • D. 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
  • E. 肾上腺功能障碍
标记 纠错
75.

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吡啶是(  )。

  • A. 抑制血小板中环氧化物酶
  • B. 抑制血小板中TXA2合成酶
  • C. 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 D. 血小板胶原受体拮抗剂
  • E. 血小板GPⅡb/GPⅢa受体拮抗剂
标记 纠错
76.

外周血涂片见到大量有核红细胞,见于(  )。

  • A. 肝病
  • B. 肾病
  • C. 严重烧伤
  • D. 脾功能低下
  • E. 弥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标记 纠错
77.

根据我国“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符合何种条件,可认为是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

  • A. ≥104CFU/ml
  • B. ≥105CFU/ml
  • C. ≥106CFU/ml
  • D. ≥107CFU/ml
  • E. ≥108CFU/ml
标记 纠错
78.

患者男,28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查体;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常规;Hb140g/L,白细胞120×109/L,血涂片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占15%,血小板200×109/L,最可能的诊断为(  )。

  • A.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D. 类白血病反应
  • E. 骨髓纤维化
标记 纠错
79.

患者男性,1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前来就诊,平时挑食。血液分析结果:RBC 3.14×1012/L,HGB 62g/L,Hct 0.21,RDW21%。

该患者红细胞直方图应表现为(  )。

  • A. 峰左移,底部增宽
  • B. 峰值不变
  • C. 峰右移,底部增宽
  • D. 峰左移,底部不变
  • E. 峰右移,底部不变
标记 纠错
80.

患者男性,15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前来就诊,平时挑食。血液分析结果:RBC 3.14×1012/L,HGB 62g/L,Hct 0.21,RDW21%。

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  )。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 B. 溶血性贫血
  • 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D. 海洋性贫血
  • E. 缺铁性贫血
标记 纠错
81.

患者女性,25岁。因咳嗽、发热7天就诊。查体T37.8℃,右上肺闻及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见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20mm。

该患者可能(  )。

  • A. 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
  • B. 处于结核病恢复期
  • C. 处于结核病活动期
  • D. 注射过卡介苗
  • E. 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感染
标记 纠错
82.

患者女性,25岁。因咳嗽、发热7天就诊。查体T37.8℃,右上肺闻及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见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20mm。

若取患者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检查,下列错误的是(  )。

  • A. 做结核菌素试验
  • B. 痰浓缩集菌涂片进行抗酸染色
  • C. PCR查痰中结核分枝杆菌
  • D. 接种罗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 E. 痰培养接种豚鼠进行动物实验
标记 纠错
83.

为减少化疗和放疗对肿瘤患者的全身性伤害,药物靶向治疗已成为关注焦点。制备肿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连接相应的毒性分子后可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目前最有效的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是(  )。

  • A. 盐析法
  • B. 亲和纯化法
  • C. 凝胶过滤法
  • D. 离子交换层析
  • E. 辛酸提取法
标记 纠错
84.

为减少化疗和放疗对肿瘤患者的全身性伤害,药物靶向治疗已成为关注焦点。制备肿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连接相应的毒性分子后可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若采用抗体融合蛋白的方式实现靶向治疗,其制备方法是(  )。

  • A. B细胞杂交瘤技术
  • B. 特异性抗原的动物免疫法
  • C. T细胞杂交瘤技术
  • D.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 E. 采用蛋白质标记技术将制备抗体与功能蛋白结合
标记 纠错
85.

为减少化疗和放疗对肿瘤患者的全身性伤害,药物靶向治疗已成为关注焦点。制备肿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连接相应的毒性分子后可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不属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是(  )。

  • A. 组合抗体库技术
  • B. B细胞杂交瘤技术
  • C. 嗜菌体抗体技术
  • D. T细胞杂交瘤技术
  • E.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
标记 纠错
86.

患者女,32岁。低热、乏力面颊部红斑2个月。实验室检查;血WBC3.53×109/L。NEUs3.5%,LYM42.7%,血清IgG22.4g/L,IgA2.79g/L,IgM2.550g/L,ANA(+++)1:1280,呈周边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 类风湿关节炎
  •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 C. 多发性肌炎
  • D. 干燥综合征
  • E. 硬皮病
标记 纠错
87.

患者女,32岁。低热、乏力面颊部红斑2个月。实验室检查;血WBC3.53×109/L。NEUs3.5%,LYM42.7%,血清IgG22.4g/L,IgA2.79g/L,IgM2.550g/L,ANA(+++)1:1280,呈周边型。对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 A. 本周蛋白
  • B. 类风湿因子
  • C. 抗SSA
  • D. 抗SSB
  • E. 抗dsDNA
标记 纠错
88.

临床实验室中常规免疫检验的步骤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分析前(标本采集),分析中(实验室测定过程)和分析后(结果报告及其解释)。免疫检验分析前步骤中,临床标本常用血清或血浆,若采集、保存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

可造成假阴性检测结果的是(  )。

  • A. 溶血标本
  • B. 标本被某些细菌内源性酶污染
  • C. 血清或血浆标本的反复冻融
  • D. 标本-70℃保存
  • E. 标本置于低温保存
标记 纠错
89.

临床实验室中常规免疫检验的步骤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分析前(标本采集),分析中(实验室测定过程)和分析后(结果报告及其解释)。免疫检验分析前步骤中,临床标本常用血清或血浆,若采集、保存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

标本采集的时间和体位不当,可造成下列哪项结果偏低或偏高?(  )

  • A. 传染性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
  • B. 肿瘤标志物
  • C. 特种蛋白
  • D. 激素
  • E. 细胞因子
标记 纠错
90.

正常成年人血清中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

  • A. LD2>LD1>LD3>LD4>LD5
  • B. LD5>LD1>LD2>LD3>LD4
  • C. LD3>LD1>LD2>LD4>LD5
  • D. LD1>LD2>LD3>LD4>LD5
  • E. LD4>LD1>LD2>LD3>LD5
标记 纠错
91.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2h后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

  • A. LD2>LD1>LD3>LD4>LD5
  • B. LD5>LD1>LD2>LD3>LD4
  • C. LD3>LD1>LD2>LD4>LD5
  • D. LD1>LD2>LD3>LD4>LD5
  • E. LD4>LD1>LD2>LD3>LD5
标记 纠错
92.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确诊试验是(  )。

  • A.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B. 自身溶血试验
  • C. 自身溶血纠正试验
  • D.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 E.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标记 纠错
93.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试验是(  )。

  • A.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B. 自身溶血试验
  • C. 自身溶血纠正试验
  • D.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 E. 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标记 纠错
94.

FDP升高,D-D正常的疾病是(  )。

  • A. 维生素K缺乏症
  • B. vWD
  • C. 血友病
  • D. 原发性纤溶亢进
  • E. DIC
标记 纠错
95.

FDP升高,D-D升高的疾病是(  )。

  • A. 维生素K缺乏症
  • B. vWD
  • C. 血友病
  • D. 原发性纤溶亢进
  • E. DIC
标记 纠错
96.

化脓性球菌感染时可出现(  )。

  • A.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B. 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
  • C. 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 D. 嗜碱粒细胞增多
  • E. 棒状小体
标记 纠错
9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出现(  )。

  • A.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B. 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
  • C. 异型淋巴细胞增高
  • D. 嗜碱粒细胞增多
  • E. 棒状小体
标记 纠错
98.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能出现的管型是(  )。

  • A. 红细胞管型
  • B. 白细胞管型
  • C. 脂肪管型
  • D. 蜡样管型
  • E. 透明管型
标记 纠错
99.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液中会出现的管型(  )。

  • A. 红细胞管型
  • B. 白细胞管型
  • C. 脂肪管型
  • D. 蜡样管型
  • E. 透明管型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