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事件:
2016年9月,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货币监理署与洛杉矶检方指控富国银行私自开户等不端行为,对其处罚1.85亿美元。CFPB调查发现,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富国银行产生不端行为的雇员多达5300名。根据初步估算,这些雇员未经客户授权开立的储蓄账户和未经客户申请发行的信用卡数量分别达到了153万和56.6万,这些账户因为余额不足产生的管理费和信用卡透支费、滞纳金等费用约为240万美元。CFPB还证实,该行内部普遍存在本行雇员私自为客户激活借记卡、未经客户允许注册个人识别码、假冒客户电邮地址为其开通网上银行等不端行为。
交叉销售策略一直是富国银行的经营法宝,富国银行同时还提出“伟大的8”(Gr-eight)战略,即希望实现平均每个客户拥有富国8个产品,并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如果雇员没有达到销售目标,需要无薪资加班来完成任务,甚至受到解雇威胁。在销售目标和薪酬激励驱动下,很多富国银行雇员铤而走险。
富国银行事件发生后,其股价大跌、全球市值第一大行“宝座”被摩根大通取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宣布中止与富国银行的多项重要业务关系。
富国银行遭受监管处罚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以下( )措施无助于降低其声誉风险。(单选题)
A项,宣传富国银行“以客户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树立其值得信赖的机构形象,提高声誉。B项,仅将部分涉事员工调岗不能降低其声誉风险,应当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高度重视对员工守则和利益冲突政策的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深入贯彻、理解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和风险管理政策,恪守内部流程,将声誉风险管理渗透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环节,从微观处减少潜在的声誉风险因素。C项,增强对客户和公众的透明度,将产品研发、未来发展计划向客户和公众告知,并广泛征求意见,能够提早预知和防范新产品/服务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D项,商业银行的良好声誉源自利益持有者的持久信任,而媒体是商业银行和这些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不同的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
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的,将面临被人民法院予以判决撤销的后果。( )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
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法不区分初级法与高级法,银行均需要自行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违约损失率(LC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等参数。( )
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管核心原则》明确,监管机构有权根据规定的标准批准或否决包括跨境设立机构在内的银行重大收购或投资。( )。
根据《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了解银行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不得主动提供与银行业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 )
银行资本金承担着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其中,一级资本工具的目标是破产清算情况下吸收损失,而二级资本目标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吸收损失。( )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基本特征包括( )。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下列关于理财产品代理销售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中国银监会现场检查暂行办法》,现场检查的阶段包括( )。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主要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