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20层,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7.6m,地上2层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组织施工。
基坑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并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参建各方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部分工长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总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要求的人员参会,要求暂停专家论证会。
预制墙板吊装前,工长对施工班组进行了预制墙板吊装工艺流程交底,内容包括从基层处理、测量到摘钩、堵缝、灌浆全过程,最初吊装的两块预制墙板间留有“一”形后浇节点,该后浇节点和叠合楼层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公司相关部门对该项目日常管理检查时发现:进入楼层的临时消防竖管直径75mm,隔层设置一个出水口,平时作为施工用取水点:二级动火作业申请表由工长填写,生产经理审查批准;现场污水排放手续不齐,不符合相关规定。上述一些问题要求项目部整改。
根据合同要求,工程城建档案归档资料由项目部负责整理后提交建设单位,项目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使用了部分复印件,并对重要的变更部位用红色墨水修改,同时对纸质档案中没有记录的内容在提交的电子文件中给予补充,在档案预验收时,验收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
问题
1.施工单位参加专家论证会议人员还应有哪些?
2.预制墙板吊装工艺流程还有哪些主要工序?后浇节点还有哪些形式?
3.项目日常管理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如何办理现场污水排放相关手续?
4.指出项目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1.施工单位参加专家论证会议人员还应有: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1)预制墙板吊装工艺流程主要工序还有:预制墙体起吊、下层竖向钢筋对孔、预制墙体就位、安装临时支撑,预制墙体校正、临时支撑固定。
(2)后浇节点形式还有:“L"形、“T"形等。
3.(1)不妥之处一:隔层设置一个出水口。
正确做法:高度超过24m的建筑工程,临时消防竖管每层必须设消火栓口,并配备足够的水龙带。
不妥之处二:平时作为施工用取水点。
正确做法:施工用取水点应单独设置,严禁消防竖管作为施工用水管线。
不妥之处三:二级动火作业申请表由工长填写,生产经理审查批准
正确做法:二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组织拟定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2)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
4.不妥之处一:项目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使用了部分复印件。
正确做法: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不要之处二:并对重要的变更部位用红色墨水修改。
正确做法:工程文件应采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等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不得使用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不妥之处三:同时对纸质档案中没有记录的内容在提交的电子文件中给予补充。
正确做法:归档的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内容必须与其纸质档案一致,且应采用开放式文件格式或通用格式进行存储,并采用电子签名等手段。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风险较为多样。因此,建设工程活动涉及的险种也较多。主要包括()。
某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建筑施工中遭受意外致残。由被保险人作为申请人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被保险人被确定残疾及其程度后,凭一系列的证明文件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这些证明文件通常包括()。
某建筑公司承建一项工程,作为施工单位,按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包括()。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
某建筑公司投保了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承保的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