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建筑工程实务-> 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8326m2,地下

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33.7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2008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

事件一:2008年6月1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混凝土浇筑后10h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浇水养护持续15d。

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两小时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三:2008年9月25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四:室内地面面层施工时,对木搁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面层木地板与墙面之间留置了10mm缝隙。

问题:

1.事件一中,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开始与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是否应对脚手架进行验收?说明理由。还有哪些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

3.事件三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4.事件四中,指出木地板施工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1)混凝土浇筑后10h开始养护:正确。理由: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养护的规定。

(2)浇水养护持续15d:不正确。理由:采用矿渣水泥拌制的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2.(1)风雨结束后对脚手架进行验收:正确。理由:符合规范“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

(2)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该进行检查验收的还有: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10~13m的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1)不属于项目经理部教育的内容有: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2)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还应有: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

4.(1)木地板施工的不妥之处有:对木搁栅采用沥青防腐处理。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面之间未留空隙。

(2)木地板施工的正确做法:木搁栅应采用环保型防腐涂料。木搁栅和毛地板与墙之间应留空隙,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20mm的缝隙;毛地板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

1.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原则如下:(1)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硬化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3)对有抗渗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施工技术的题,主要考核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制度和方法的掌握。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8.2.1条之规定,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土层开冻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

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更新为《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安全管理的题,主要考核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程序及内容。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第六条的规定:建筑业企业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接受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下同)、班线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1)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2)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3)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安全管理的题,主要考核“三级安全教育”的层次划分及各级培训教育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知识。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GB50325-2001第4.3.10条之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第7.1.2条中也规定:木、竹地板面层构成各类的木搁栅、垫木、毛地板等材板必须严格控制其含水率限值和防腐、防蛀、防潮的处理,严禁采用沥青类处理剂,其处理剂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规定。同时,《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还规定:为防止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整体产生线膨胀效应,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30mm的缝隙;毛地板木材髓心应向上,其板间缝隙不应大于3mm,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铺设时,面板与墙之间留8~12mm缝隙,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10mm空隙;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条板端头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垫层及面层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00mm空隙。大面积铺设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时,应分段铺设,分段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GB503252001已更新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已更新为《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关于地面施工质量及污染物控制管理的题,主要考核建筑工程木地板施工过程中防腐处理及变形缝设置等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1-07-30 09: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常用水泥中,水化热较大的是(  )硅酸盐水泥。

  • A.普通
  • B.复合
  • C.火山灰质
  • D.粉煤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可变作用的有(  )。

  • A.雪荷载
  • B.固定隔墙的自重
  • C.吊车荷载
  • D.安装荷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组织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是(  )。

  • A.安全总监
  • B.技术负责人
  • C.项目经理
  • D.现场经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钢筋搭接焊缝厚度不应小于(  )d。

  • A.0.3
  • B.0.1
  • C.0.2
  • D.0.6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砌筑墙体中,可以不设置过梁的洞口最大宽度为(  )。

  • A.250mm
  • B.300mm
  • C.400mm
  • D.500mm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的期限可以是(  )年。

  • A.5
  • B.4
  • C.3
  • D.2
  • E.1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施工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47.113m,当后视读数为1.525m,前视读数为1.268m,则B点的高程是(  )。

  • A.46.730m
  • B.47.856m
  • C.46.856m
  • D.47.370m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模板中,适宜用于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是(  )。

  • A.组合钢模板
  • B.木模板
  • C.滑升模板
  • D.爬升模板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正常条件下合理使用机械和组织劳动,完成合格产品所必需的施工机械时间包括(  )。

  • A.多余工作时间
  • B.有效工作时间
  • C.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D.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E.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预算定额,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 B.预算定额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 C.预算定额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
  • D.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的确定不考虑人工幅度差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