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关于遗忘原因的解释有如下的几种理论:
(1)衰退说
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这一假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尽管许多心理学家对痕迹衰退说提出了种种怀疑,并做了大量实验,但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中留下的记忆痕迹可以永久保持而不会衰退。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观点也符合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一般规律,所以痕迹衰退仍然被认为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
(2)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这种遗忘理论得到了大量实验的支持,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研究证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在系列学习、配对联想学习和自由回忆的记忆实验中,都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忆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一些。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差,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较好,是由于仅受到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的结果。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记忆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一时提取不出来,当排除了这种干扰以后,提取就能成功。
(3)同化说
(4)动机说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