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下列各题。课文原文六国论苏洵六国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课文原文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本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箦笃谷偃竹记》。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主题为“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各不相同,但从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看,都是前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 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 50 人。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 分)
2.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 分)
3.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 分)
1.(1)教学目标:
①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六国论》创作背景,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运用对比逐层论证自己论点的方法,并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③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涵养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2)确立依据:
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展开,因此我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
②依据新课标(2017版)要求: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由此设立了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③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本文的“气脉”,把握“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阅读文章,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多作体会,欣赏到古代散文高度的艺术成就。因此我设立了如上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④本文的内容特点: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因此设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⑤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一定文言文积累,但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借古讽今以表达对国家的担忧,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等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我设立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教学过程:
一、初读,整体感知(主题阅读)
活动设计:
1.课前自读课文,圈画出个人认为重要的字词;标志出疑难字词、句式,查字典或者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2.课上检查自读情况,重点解决古今异义词。
3.学生明确《六国论》写了什么内容。
二、细读,把握重点(专题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学生略读文章,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3.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得出观点的?(探寻论证思路)
三、研读,明理(问题探究)
对比阅读探究:多媒体呈现《阿房宫赋》,请学生阅读后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生活在唐朝、宋朝的两位作者为什么要讨论六国、秦朝灭亡的原因?
2.《阿房宫赋》写于唐朝日渐衰亡之际,《六国论》写于北宋被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在这种特定的时期写出这样的文章,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两位作者是如何理智地分析史实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四、赏读,悟情(个性化阅读)
1.微型朗诵比赛。
内容:《阿房宫赋》《六国论》。
评比:从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三方面进行评价。
2.默写竞赛。
3.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指出:《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班级举行的微型朗诵比赛谈谈你的看法。
3.1.析作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第四自然段与前三自然段的关系。
明确: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开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
(2)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第五自然段讲述北宋对外政策是什么?
明确: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最终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
(3)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第五自然段与前四自然段的关系。明确: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
2.品语言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简述第五自然段语言特点。
明确: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3.小组讨论:除作者提出的六国破灭原因,你觉得六国破灭还有哪些原因?
明确:学生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