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4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若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歌曲的特点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词言简意赅,充满诗情画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情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的旋律是严格重复,而第二节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写法与第一乐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一方面是为了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向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问,基本上都使用了三度、四度、五度和声,音程彼此配合,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并表现歌曲中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以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分别演唱歌曲中的两个声部。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

(3)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

A.教师范唱《歌声与微笑》。

B.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②《歌声与微笑》歌曲学习

A.教师范唱《歌声与微笑》。

B.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

(a)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b)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总结:

歌中唱了“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是动听的歌声和温馨的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这首歌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美好情景。

C.分段学习歌谱。

(a)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

(b)视唱歌曲中第一声部旋律,注意唱准十度大跳音程以及四拍长音的时值。

(c)视唱第二声部旋律,注意唱准3-#5和八度大跳。

(d)完整视唱歌谱。

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下滑音,二声部的合唱要和谐、统一。

D.学习歌词。(出示《歌声与微笑》歌词节奏谱)

(a)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b)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c)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歌词,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E.学唱歌曲。

(a)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的音频,小声哼唱歌曲。

(b)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c)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F.歌曲处理。

由于歌曲的音域较宽,所以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会感到低音下不来。演唱中应配合做一些声音训练,使学生能轻松地唱出较低的音,圆润地、自然地唱出较高的音。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的下滑音要唱得自然而轻巧,歌曲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微笑永远都留在人们心中。

G.设计演唱形式。

(a)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b)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H.随歌曲《歌声与微笑》伴奏进行完整演唱。

③集体创编舞蹈《歌声与微笑》

A.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图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B.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C.各小组汇报表演。

D.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E.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学生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F.部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G.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创作。

④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同学们不仅为歌曲设计了演唱情绪和力度,而且还为歌曲创编了集体舞。集体舞既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又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今后,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地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更新时间:2021-09-23 07:0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情境教学法
  • D.欣赏教学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学内容
  • C.教师
  • D.教学环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 A.统一了蒙古
  • B.建立了元朝
  • C.灭亡了南宋
  • D.创立了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