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2)若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请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1)通过本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 知识技能: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理解1秒、1分的时间观念,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数学思考:在体会和理解1秒、1分的时间观念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通过体会和理解1秒、1分的时间观念,能够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在参与数学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体会1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懂得应该珍惜时间、时间宝贵等观念。
(3)导入环节设计
教师播放跨年晚会中观众数倒计时的影像,引出本课课题:同学们,"新年的钟声就要响起,让我们和观众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师:当时间较短时,我们常用秒,秒是比分还要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秒。再去看看秒和分、时都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秒分时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在导入环节让同学们数倒计时,体会秒的时间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