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三角形的面积》数字教材(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材料:《三角形的面积》数字教材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四基”的内容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子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内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试拟定教学内容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及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2.一、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 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分发的三角形拼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并试着计算其面积。 (二)小组报告探究结果,发现 1、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根据平行四边开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开须面积÷2=底×高 (三)请同学试着用语言表述三角开面积底×高÷2.的表示的含义:“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三角开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开具有等高等底的特点 (四)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开缅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高用h表示,请同学们把三角形的面积用公式表示出来,即S=ah÷2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一)用同学们]都熟悉的红领巾,引导学生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先说出解答思路,再动手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考察同学们对底和高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已知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S底×高÷2=100×33÷2=1650(cm2) (二)认识道路交警警示牌,提出用铁皮制作这样警示牌,需要多少铁皮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铁皮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3.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硏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导入环节设定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请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 要想知道这亲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这节课我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更新时间:2021-09-14 10:3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激发兴趣
  • B.引起注意
  • C.丰富想象力
  • D.分化概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情境教学法
  • D.欣赏教学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学内容
  • C.教师
  • D.教学环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

  • A.统一了蒙古
  • B.建立了元朝
  • C.灭亡了南宋
  • D.创立了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