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下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时机及其介入的注意点有哪些?
在介入之前,成人一定要仔细观察,选择适宜的时机再介入。 (1)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时机有以下几点:
①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当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游戏、如何去游戏时,教师的介入是引导幼儿开始游戏的关键。
②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教师可用游戏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儿的干扰行为,并提出活动建议。
③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这时教师的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技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④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作为游戏同伴介入游戏给予儿童示范,或者让幼儿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拓展游戏。
(2)教师介入游戏的注意点
①分层次指导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②慎扮“现实代言人”角色
当儿童游戏与现实不太吻合时,成人往往会介入提出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或试图加入教育因素,即扮演“现实代言人”角色。这种成人以现实为导向的评议和提问有时会严重破坏假装游戏的“框架”,致使儿童停止游戏,因此要慎用。
③及时退出
无论采用何种干预方式.一旦幼儿开始表现出所期望的游戏行为,成人就应转而扮演为指导性的共同游戏者,或完全从游戏中退出,以便让儿童重新控制游戏,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与传统课程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她就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赞赏道说:“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读得不够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
问题: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简述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