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要求教师转变旧角色,形成新角色。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角色成了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你认为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角色的转变,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题材不限;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现代教师角色转变 教学质量是决定预期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同见解,形成了不同的质量观。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逐渐孕育出了“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两种占据主流地位的质量观。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由此,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以教为本”的质量观认为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工匠”,学生就是“知识产品”,教学质量的优劣就是看“知识产品”的品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久而久之,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变成了一种考试成绩的功利追求,形成了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对教师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对教师采取奖惩措施。
20世纪初兴起的“以学为本”的教学质量观开始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的目的不单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重组和发展。这种教学质量观把认知形成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明白所教的知识,更要刺激、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思维“欲望”。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两种教学质量观背后都有相对成熟的教学理论为支撑,自成体系。但是,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或“学”,而是由教、学两条活动线以及教师、学生两类参与者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四维空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期性活动场域。所以,需要我们摆脱“教”或“学”的狭隘束缚,重新构建一个现代教学质量观。这种质量观不否认或者忽视教学活动本身存在的人文属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这表明教学不是工厂的流水线,不是产品的装配,而是教师、学生两类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存在,这导致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在客观必然中充满主观偶然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不了感情的投入、交流和释放。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情感的体现。
这种质量观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全面素质体系的发展。
“以教为本”的质量观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都只是注意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侧面。同时,两种质量观虽然对知识的理解不同,但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智力展开的,没有过多关心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国内有学者认为,就具体的非智力因素而言就包含了4组12项:3个短语,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
“三感”,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性”,即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反映出人们对教学培养内容认识上的拓展。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智力的教学,也是人格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仅就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来说,只看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也是一种单薄的教学观念。美国学者加德纳曾对传统智力观提出质疑,他强调智力的社会文化性、实践性、可见性、可发展性,重视创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学的智力培养目的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存在着多元特性。这种质量观还将改变“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保障手段的外适性特点。它们主要是依靠外部的压力来激发教师的教学情绪,优点是便于操作,缺点是课堂教学质量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呈现出间歇性的浮动,教师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与这种外力保障相对应的是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中的内力激发。《道德领导》的作者萨乔万尼提出,如果教师形成内部的驱动力和价值共同体的认可,那么“教师因道德原因而对共同体的价值观作出响应;他们的工作变成集体性的活动,他们的表现舞台得以延展,且是稳固持久的。”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操作方式较为隐晦,且无外力约束的保障存在失控的危险。所以,新的教学质量观坚持以内力激发和外力约束相结合的手段,全面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和人的发展性决定了这种质量观不是一个凝固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的观念体系。
教学活动的变化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思想的变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网络教学的出现,而教学思想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湖泊,而是一条不断流淌的历史之河。任何教学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时代,服务于时代。除此,人的变化发展性则更加明显。
人类社会自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对于个人来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度过的,即使在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不是刻板地完成教学,而是在不断地互动博弈中生动地演绎着教学活动。这些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特性,决定了“最好”只是一时的标志.而“更好”才是教师以及更多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同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完美的人生,不是每一颗心灵都能获得宁静,也不是每一份情感都能走向永恒。缺憾,是一种常态。是理应坦然面对的存在。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材料:
从“花瓶”到“宠物”
宋志坚
傅国涌先生将知识分子分为“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并认为“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然而,在他列举的教师、医生、作家、科学研究者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中,哪些属于“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哪些属于“本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恐怕不大说得清楚。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因为受到较好的教育,不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应该“与人类的道义责任紧密相连”。
民间曾有过一个流传很广且略带贬意的称谓,叫做“花瓶”。谁都知道,花瓶是用来插花的,摆在那边很好看,但花瓶没有自己的耳目,更没有自己的大脑,只能任人摆布。富有幽默感的黎民百姓称某些被明确赋予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责任的知识界人士为“花瓶”,其寓意是很明白的。
“宠物”与“花瓶”是有联系的。换言之,“宠物”由“花瓶”发展而来。“花瓶”之为“花瓶”,至少有一条是为“宠物”所继承了的,就是对于那些有权有势一言九鼎的人,不会碍手碍脚,倒是赏心悦目,所以能在那种场合摆下去。“宠物”与“花瓶”又大为不同,最主要的一条,是“宠物”富有主观能动性,这恰恰是“花瓶”所没有的——“宠物”能向主人摇尾巴,能朝着主人“汪汪”(或“咪咪”)地叫,会扑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花瓶”则不会。如此这般,“宠物”较之于“花瓶”,也就平添了诸多功利性,“宠物”所图的不仅是明哲保身,它们以获取权势人物的宠幸为最大的荣耀。邀宠唯恐不及,谈何谏诤与监督?“人类的道义责任”早被抛至九天云外去了。
包括被称为“高级动物”的人在内,任何动物,首先都有物质的需要,首先都“属于蔬菜、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这是无可厚非的。“宠物”之不同,在于它们不是以自力而是以“邀宠”来满足这种物质的需要。它们的吃穿住行以及游乐、医疗等等,也就为别的动物望尘莫及。“以做‘宠物’为荣.处处炫耀、显摆自己的‘宠物’身份”的某些知识分子,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他们“炫耀”和“显摆”的却不只是房子、车子等“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那与“谏诤与监督”无关的级别与头衔上。
在普遍以政治文明与政治民主作为理想与追求的21世纪,如果“花瓶”进位为“宠物”,便不是什么好兆头。
(《杂文选刊)2010年第5期,有删改)
问题:
(1)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对于傅国涌的观点持何种态度?作者的观点又是怎样的?
(2)文中谈到“宠物”与“花瓶”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
张老师是某小学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注意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但是,课堂上如果谁回答错了.他常当众指责。点评作业的时候,对学生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讽刺、挖苦,当众指名道姓.说他们“笨极了”“脑子不开窍”。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
某校小学班主任齐老师讲课很认真,但为人十分傲慢苛刻,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关注,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却经常讽刺、挖苦。该班一女生徐某平时学习很刻苦。但脑子反应比较慢。一次,她被齐老师提问,未能回答上来,齐老师当场就讽刺到:“哼,像你这样的还想上大学?
我看你就能上家里蹲大学,修理地球系,拉锄钩子专业……”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而徐某却抬不起头来。一时间,齐老师的话在同学间竞相传开了,徐某成了众人的笑柄。她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回到家又哭又闹,再也不肯上学了。一周后,徐某退学了,而齐老师却在班上公开讲:“她早就该回家,再学也是白费!”
问题:
根据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如果飞行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那么飞机就不会失事,除非出现如劫机这样的特殊意外。这架波音747在金沙岛上空失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对Excel中数据清单进行筛选,说法错误的是()。
在Word文档中,要查看被图形覆盖的那部分文字,可通过()操作实现。
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非洲第一大岛国,并有同名电影的国家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