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东东有一双系鞋带的鞋子,他非常喜欢,但是他自己不会系。午睡起床时,他怎么也系不好鞋带,又着急又难过。华老师安慰她:“别着急!老师教你,你一定能学会的。”华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教了好几遍,但是东东还是没学会。华老师知道这是因为东东性子急,观察不仔细。为了让东东掌握好系鞋带的步骤,华老师自编儿歌,将系鞋带的动作进行分解:第一步把鞋带的两个头拉得一样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根线儿一样长,两个线头儿交个叉,后面线头儿往下钻。”第二步打活结时按照“一个圈,两个圈,换一换,钻一钻,一只蝴蝶飞起来”的方法进行。这种具体形象的方法,让东东很快就学会了。怕东东忘记,华老师还将这些步骤用图画出来。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华老师的教育行为。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应面向全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重视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主动精神,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华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华老师对于东东不会系鞋带的问题,没有视若无睹,而是积极帮助东东解决问题。这是华老师能够做到关注所有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2)华老师教了好几遍,东东都没有学会,于是华老师自编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东东很快就学会了。这说明华老师能够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3)华老师怕东东忘记,还将这些步骤用图画出来。这是华老师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总之,幼儿素质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以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提高幼儿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其体、智、德、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华老师的教育行为充分体现出其具备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与传统课程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她就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赞赏道说:“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读得不够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
问题: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简述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