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1000字。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教书”与“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呢?答案是两者兼备的全面教师。“学高”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巨大库存,只有博学和慎思,才有可能带出才能杰出的学生;而“身正”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教师德艺双馨,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的好教师呢?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与爱心。

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所谓“把教育当事业”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中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然后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才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

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而如今却出现了很多玷污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事件,在汶川大地震中撇下学生的“范跑跑”,以及在孩子痛苦表情下肆意淫笑的温岭幼儿园虐童教师。有责任心的合格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友。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学生长辈的位置。学生不听教师的话,教师就会勃然大怒。一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而且要充当多种角色。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学生才可以对教师产生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才可以更为方便,更为有效。

学识是教师的头脑,教书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风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更新时间:2021-09-18 1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中要强调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请联系实际说明。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9分)?应做哪些准备?(11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2020年真题)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

  • 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 D.能描述不同玩具发生特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美化环境
  •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

  • A.兴趣性
  • B.时代性
  • C.生活性
  • D.发展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教师在户外投放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他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抢、、、、、、玩的不亦乐乎。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并引导幼儿走“拱桥”;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新玩法。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章节精选,游戏活动的指导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章节精选,游戏活动的指导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老师的想法(2分)?为什么?(8分)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材料

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

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