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展 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 战计划)、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的“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
面对形势,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对高科技发展的问题进行思索。1986年初,陈芳允找到王 大珩、王淦昌、杨嘉墀等科学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 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分析了形势,陈述了发展髙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 迫性。并且提出了对策设想。四位科学家决定将《建议》上交给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他们还联名写了一封信。
1986年3月3日,《建议》和信递交给邓小平。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 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批示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重视。
从1986年3月到8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织了 200多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分成12个 小组,对计划进行了反复探讨和论证,后来又经过三轮极其严格的科学的技术论证后,最终形成 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世界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确定了总体目标,共选择了 7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
198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纲要》。呈送给邓小平后,他当即批示:“我建议,可以 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纲要》,中央政治局还决定拨款100个亿,推动这个计划的顺利实施。1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纲要》。1987年2月, 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成立了国家科委高技术计划联合办公室,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 等,负责决策指挥、协调管理、评估监督等工作。
因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和邓小平批示的时间都是1986年3月,所以这个《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被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出台过程表明,在我国重大决策合法化的机关 有_。
根据材料“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纲 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拨款推动计划顺利实施”等体现了选项ABC为重大决策合法化的机关。
中国改革走的是"创新改革制度型社会转型"。所谓"创新改革"指的是中国从改革之初,就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肯定、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对上文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自圆其说”相对于( )相当于“镇定自若”相对于(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到国外学习手术支架生产手术 ②寻求创业起始资金 ③回到祖国创业 ④为国家节省开支数十亿 ⑤国产支架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温家宝同志曾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上强调:“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与大家共勉,以使我们更加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中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人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却无损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______时,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喜悦和满足。
错觉是指由于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人们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地感知外界事物,会产生各种歪曲。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享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下表是某地区一次律师资格考试成绩的累积频率分布表,根据此表提供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成绩在500~600分的考生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为( )。
下列选项中,最直接体现了生命新陈代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