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时某打算成立一家装饰公司.向市某会计事务所申请验资。该会计事务所在未实际验资的情况下,便出具了一份该拟成立公司“拥有资金人民币300万”的虚假验资证明。同年7月,时某凭这份虚假验资证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XX装潢有限公司并获得了营业执照。同年年底,群众向市工商局举报时某上述违法行为,工商局立案.经过调查取证,认定时某在申请成立公司过程中有虚报注册资本行为,工商局遂依法作出撤销该公司的工商登记,并吊销了其营业执照。本案中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也被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关于行政许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题指导: 依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数目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自己单方意思表示.无须征得相对方同意即可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为等。双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公务目的,与相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合同行为等。这种行为的基本特征在于行政行为必须征得相对方同意方能成立.即相对方的最后同意是双方行政行为有效成立的必备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许可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机关是否为行政相对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书。并非是由行政相对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行政许可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条件作出的单方面的决定。故行政许可属于单方行政行为。A错误。行政行为以其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不同影响为标准.分为授意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行政许可不是对行政相对人课以义务或处以惩罚的行为,而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或资格的行为。故行政许可是授意性行政行为。故B正确。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指法律规定必须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未规定一定具体方式.而允许行政机关自行选择的行政行为。故行政许可属于要式行政行为。故C正确。《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白行制定行政法规。故国务院发布决定设定行政许可只限在必要的时候,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之外,国务院应当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C。
中国改革走的是"创新改革制度型社会转型"。所谓"创新改革"指的是中国从改革之初,就对现代制度采取了分析批判的态度,同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制度,肯定、发扬传统制度中的合理内核,明确地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对上文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
“自圆其说”相对于( )相当于“镇定自若”相对于(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到国外学习手术支架生产手术 ②寻求创业起始资金 ③回到祖国创业 ④为国家节省开支数十亿 ⑤国产支架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温家宝同志曾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上强调:“我想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与大家共勉,以使我们更加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中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人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却无损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和他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______时,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喜悦和满足。
错觉是指由于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人们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地感知外界事物,会产生各种歪曲。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享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下表是某地区一次律师资格考试成绩的累积频率分布表,根据此表提供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成绩在500~600分的考生占考生总人数的比例为( )。
下列选项中,最直接体现了生命新陈代谢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