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政策趋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符合“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符合定义;
B项:题干未提及货币政策的分类,但未违反关键信息,符合定义;
C项: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具体货币政策目标,符合“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政策趋向”,符合定义;
D项:投资增长过快、信贷增长过快、国际国内经济失衡、通货膨胀等是由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非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符合定义。
以下需要补充其他数据,而无法直接从资料推出的是:
2011年R&D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比2010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不低于1.5%的行业多几个?
2010及2011两年间,企业R&D经费投入金额约是高等院校的多少倍?
从活动类型看,2011年研究经费比上年增加额最多的和增长率最高的活动类型分别是:
2009年我国投入R&D经费约为多少亿元?
关于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以下不同产业或行业按照2012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列顺序 正确的是:
表中2012年1~12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约比上一年度增加多少万亿元?
2009~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含农户)同比增速超过20%的年份有几个?
2012年全国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多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