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请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加8324亿元,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124892亿元,增加5717亿元,增长4.8%。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的有(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又称预算收入,是指纳入财政预算的收入,即列入财政基本收支计划、要实施统一管理的财政收入。按照《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和其他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债务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债务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包括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债务转贷收入和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如果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情节较重,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由市统计局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市统计局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应当()。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了()的统计违法行为。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根据《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有权机关对该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可以给予的处分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根据统计法规定,对该国有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该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某省统计局在一次常规的工作检查中发现,该省某县的统计数据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经查,该县统计局按照工作程序搜集、汇总、核算出统计数据后,报告给该县领导人员。县领导人员马上开会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和研究,认为统计局所报的统计数据与本县的实际情况不符,需要重新核实填报。于是,县统计局组织部分析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得到县领导人员的认可后,才向上级统计机构报送。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对该县领导人员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