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统计学专业有200名本科生,学生会根据学号随机抽取了20名同学,提取了他们餐卡中的每月食品支出数据,并通过问卷的形式请这些同学对食堂餐饮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价,数据见下表:
上表中,性别变量:0代表女生,1为男生;满意度变量:从1至5,依次表示对食堂餐饮服务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每月食品支出(单位:元)的均值为781.15,样本标准差为88.67。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每月食品支出的中位数是( )。(单选题)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处在数列中点位置的数值。如果数列有奇数个数值,中位数等于第个数;如果数列有偶数个数值,中位数等于第
和
个数的平均数。题目中学生每月食品支出共有20条观测值,将这些数值从小到大排序以后,中位数等于第10个数值与第11个数值的平均值,即757和788的平均值772.5,故C项正确。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如果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情节较重,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由市统计局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市统计局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应当()。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
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63-66题。
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了()的统计违法行为。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根据《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有权机关对该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可以给予的处分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根据统计法规定,对该国有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请问:
该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某省统计局在一次常规的工作检查中发现,该省某县的统计数据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经查,该县统计局按照工作程序搜集、汇总、核算出统计数据后,报告给该县领导人员。县领导人员马上开会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和研究,认为统计局所报的统计数据与本县的实际情况不符,需要重新核实填报。于是,县统计局组织部分析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得到县领导人员的认可后,才向上级统计机构报送。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对该县领导人员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