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一建矿业工程实务->某高炉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

某高炉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度安排取得了一致意见(进度计划如图l所示),E和G的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用一台塔吊;其中由于业主图纸送达延误致使B工作推迟l0d。

问题

1.在原计划网络图韵条件下,计算计划工期关键路线,并说出如果先E后G工作使用塔吊,塔吊的合理进场(不闲置)时间。

2.用图示说明先G后E工作使用塔吊的工作关系。

3.在B工作延误条件下,采取先E后G工作使用塔吊,用图示说明工作关系,并确定B工作延误对工期变化是否有影响。

4.在B工作延误10d,塔吊使用顺序为先E后G的条件下,业主提出为确保工期将J工作压缩5d,是否可行?若可行,施工单位提出下列要求:1)J工作压缩5d增加赶工费25000元;2)塔吊闲置15d,每天补偿塔吊租赁费600元;3)由于8工作延误lod造成其 他有关机械闲置,人员窝工损失等综合损失45000元。施工单位上述要求是否合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本案例主要提供制定网络计划图的实例。通过塔吊使用的限制,变化工序间的结构关系,熟悉网络计划的制订方法,了解一些相关概念的用途。

1.经计算计划工期为100d,关键线路为A、D、G、J、K。如图2所示。

其中E工序的最早开工时间ESE=25,最迟开工时间LSE=55,总时差TFE=30;

G工序的ESG=40,LSG:40,TFG=0。

采取先E后G的塔吊工作顺序,塔吊正常进场时间应为第26日晨,但E工作完成后等待G工作开始塔吊闲置5d,因此塔吊自第31个工作日进人现场工作后恰好与G工作开始日期衔接。塔吊进入现场的合理时间为第30日晚或第31日晨。

2.先G后E使用塔吊的工作关系图如图3所示。

3.B工作延误lod时,经计算总工期为105d,NN2,期相比延误5d,如图4所示。此种情况下关键线路为:B、E、G、J、K。

4.B工作延误lod,塔吊工作顺序为先E后G时,J工作位于关键路线上,将其工作时间由35d压缩为30d,总工期仍为100d,所以此措施可行。

对于施工单位赶工费的要求,业主认为:l)压缩工期5d后的整个工期与原计划100d相比无变化;2)施工单位没有具体列出赶工多支的费用,可以认为J工作压缩工期是属于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项合理性要求的实施;3)因B工作延误付给的45000元属于综合损失,包含了施工单位的部分赶工要求;综上理由,决定赶工费不予补偿。在B工作延误的条件下,塔吊采取先E后G工作顺序时,因为不影响E、G之间的关系,故塔吊闲置时间为B、E总时间与A、D总时间的差:(25+10+10)一(15+25)一5d,因此需要补偿塔吊闲置费用600元/d×5=3000元。由于B工作延误的损失费45000元应予补偿。总计应补偿费用45000+3000—48000元。

更新时间:2021-07-28 15:4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依据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按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类包括()。

  • A.轻伤事故
  • B.重伤事故
  • C.死亡事故
  • D.一般事故
  • E.较大事故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均可受邀参加应急预案评审
  • B. 应急预案应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C. 施工单位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 D. 施工单位应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 E. 经过修改的应急预案需重新备案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类别,危险源和研究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B.编制目的是为了杜绝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 C.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 D.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措施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部门备案。

  • A.同级人民政府
  • B.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上级人民政府
  • D.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E.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安全事故中,属于重大事故的是( )。

  • A.3人死亡,1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2000万元
  • B.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960万元
  • C.36人死亡,5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6000万元
  • D.2人死亡,10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1.2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9年3月,中国某市施工现场发生一起模板倒塌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11人重伤,经初步统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依据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事故属于()等级。

  • A.一般
  • B.重大
  • C.较大
  • D.特别重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设工程发生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时,特殊情况下,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起最长可以( )日内作出批复。

  • A.30
  • B.15
  • C.45
  • D.60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针对脚手架拆除等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

  • A.专项应急预案
  • B.专项施工方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 D.危大工程预案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应急预案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 B.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
  • C.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基坑开挖、脚手架拆除等
  • D.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可以合并编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各行业专业工程可只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除按规定逐级上报外,还应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 C. 一般情况下,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 D.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