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会类 → 审计师 → 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一)资料2013年3月,赵某、钱某、孙某、李某打算设立一家
(一)资料
2013年3月,赵某、钱某、孙某、李某打算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四人草拟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股东为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公司设董事会,全体股东均为董事;公司不设监事会,由李某担任监事,赵某为公司经理。经咨询律师得知,草拟的公司章程内容有不合法之处,遂作出修改,2013年6月,四人投资的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丙公司“)成立,主要从事药品经销,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5年3月,丙公司销售无批准文号的药品,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除以罚款,丙公司对该处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
2015年4月,钱某、孙某和李某提议解聘赵某经理职务。
2015年5月,丙公司购进一批药品,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丙公司委托某运输公司运输该批药品,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1万元,增值税额0.11万元,丙公司5月份取得的这两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均通过了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当月,由于管理不善,该批药品的5%被盗。
2015年9月,丙公司在境内销售药品取得销售收入1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四人草拟的公司章程中,不合法的内容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公司,可以设1-2名监事,不设监事会。公司的董事或者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一)资料
2019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采购部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2)现金收款人员即登记现金日记账,还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采构的原材料入库之前,由仓库部门专设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采购业务,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复核人复核供应商数变更请求的过程,抽样检查变更需求是否有文件支持;
(2)询问收货人员的收货过程,抽样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对应一致的采购订单及验收单;
(3)询问复核人对例外报告的检查过程,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跟进处理;
(4)复核凭证后面的入库单,检查入库的时间是否属于当期。
3.为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应付账款的低估情况,审计人员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审查决算日之后数周内的支出业务
(2)追踪决算日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
(3)追踪决算日之前发出的验收单。
(4)审核卖方对账单追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或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款项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0年10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为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6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5”中发现的情况,可能的原因为( )。
(一)资料
2019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采购部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2)现金收款人员即登记现金日记账,还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采构的原材料入库之前,由仓库部门专设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采购业务,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复核人复核供应商数变更请求的过程,抽样检查变更需求是否有文件支持;
(2)询问收货人员的收货过程,抽样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对应一致的采购订单及验收单;
(3)询问复核人对例外报告的检查过程,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跟进处理;
(4)复核凭证后面的入库单,检查入库的时间是否属于当期。
3.为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应付账款的低估情况,审计人员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审查决算日之后数周内的支出业务
(2)追踪决算日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
(3)追踪决算日之前发出的验收单。
(4)审核卖方对账单追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或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款项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0年10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为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6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被审计单位正确的处理是( )。
(一)资料
2019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采购部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2)现金收款人员即登记现金日记账,还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采构的原材料入库之前,由仓库部门专设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采购业务,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复核人复核供应商数变更请求的过程,抽样检查变更需求是否有文件支持;
(2)询问收货人员的收货过程,抽样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对应一致的采购订单及验收单;
(3)询问复核人对例外报告的检查过程,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跟进处理;
(4)复核凭证后面的入库单,检查入库的时间是否属于当期。
3.为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应付账款的低估情况,审计人员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审查决算日之后数周内的支出业务
(2)追踪决算日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
(3)追踪决算日之前发出的验收单。
(4)审核卖方对账单追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或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款项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0年10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为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6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审计人员采用的程序可以用来检查应付账款低估的有( )。
(一)资料
2019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采购部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2)现金收款人员即登记现金日记账,还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采构的原材料入库之前,由仓库部门专设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采购业务,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复核人复核供应商数变更请求的过程,抽样检查变更需求是否有文件支持;
(2)询问收货人员的收货过程,抽样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对应一致的采购订单及验收单;
(3)询问复核人对例外报告的检查过程,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跟进处理;
(4)复核凭证后面的入库单,检查入库的时间是否属于当期。
3.为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应付账款的低估情况,审计人员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审查决算日之后数周内的支出业务
(2)追踪决算日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
(3)追踪决算日之前发出的验收单。
(4)审核卖方对账单追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或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款项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0年10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为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6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属于审计人员对付款业务实质性测评的程序为( )。
(一)资料
2019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8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采购部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
(2)现金收款人员即登记现金日记账,还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采构的原材料入库之前,由仓库部门专设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采购业务,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询问复核人复核供应商数变更请求的过程,抽样检查变更需求是否有文件支持;
(2)询问收货人员的收货过程,抽样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对应一致的采购订单及验收单;
(3)询问复核人对例外报告的检查过程,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得到跟进处理;
(4)复核凭证后面的入库单,检查入库的时间是否属于当期。
3.为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应付账款的低估情况,审计人员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审查决算日之后数周内的支出业务
(2)追踪决算日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
(3)追踪决算日之前发出的验收单。
(4)审核卖方对账单追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或函证余额为零的应付款项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0年10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为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6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不符合内部控制相关要求的为( )。
(一)资料
2017年1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出纳员在办理报销等付款手续后,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②出纳员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核对;
③由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的银行存款账户,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在1月30日营业结束后,对丙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突击式监盘。审计人员协助出纳员完成现金清点,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监盘结果表明现金长款40 000元,出纳员声称该笔现金由其本人临时存放于保险柜中,与公司业务无关。
3.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账户2016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被审计单位解释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审计人员采取了下列审计程序:
①重新测试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
②对2016年各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进行趋势分析;
③自行编制该账户2016年12月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抽查与银行存款相关的重要业务,验证其合法性。
4.审计人员决定向有关开户银行函证。在实施函证之前,审计人员对丙公司银行账户进行了初步梳理,发现丙公司共有五个银行存款账户,其中两个银行账户期末账面余额为零,另外三个银行账户分别是公司的基本存款账户、信用证存款账户和外埠存款账户,审计人员已直接从开户银行取得了基本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4”中,审计人员应当函证的银行存款账户有:
(一)资料
2017年1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出纳员在办理报销等付款手续后,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②出纳员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核对;
③由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的银行存款账户,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在1月30日营业结束后,对丙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突击式监盘。审计人员协助出纳员完成现金清点,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监盘结果表明现金长款40 000元,出纳员声称该笔现金由其本人临时存放于保险柜中,与公司业务无关。
3.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账户2016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被审计单位解释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审计人员采取了下列审计程序:
①重新测试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
②对2016年各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进行趋势分析;
③自行编制该账户2016年12月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抽查与银行存款相关的重要业务,验证其合法性。
4.审计人员决定向有关开户银行函证。在实施函证之前,审计人员对丙公司银行账户进行了初步梳理,发现丙公司共有五个银行存款账户,其中两个银行账户期末账面余额为零,另外三个银行账户分别是公司的基本存款账户、信用证存款账户和外埠存款账户,审计人员已直接从开户银行取得了基本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3”中,为证实被审计单位解释是否合理,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最有效审计程序是:
(一)资料
2017年1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出纳员在办理报销等付款手续后,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②出纳员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核对;
③由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的银行存款账户,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在1月30日营业结束后,对丙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突击式监盘。审计人员协助出纳员完成现金清点,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监盘结果表明现金长款40 000元,出纳员声称该笔现金由其本人临时存放于保险柜中,与公司业务无关。
3.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账户2016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被审计单位解释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审计人员采取了下列审计程序:
①重新测试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
②对2016年各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进行趋势分析;
③自行编制该账户2016年12月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抽查与银行存款相关的重要业务,验证其合法性。
4.审计人员决定向有关开户银行函证。在实施函证之前,审计人员对丙公司银行账户进行了初步梳理,发现丙公司共有五个银行存款账户,其中两个银行账户期末账面余额为零,另外三个银行账户分别是公司的基本存款账户、信用证存款账户和外埠存款账户,审计人员已直接从开户银行取得了基本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2”中,关于审计人员库存现金监盘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一)资料
2017年1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出纳员在办理报销等付款手续后,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②出纳员每日盘点现金,并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核对;
③由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等的银行存款账户,不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审计人员在1月30日营业结束后,对丙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突击式监盘。审计人员协助出纳员完成现金清点,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监盘结果表明现金长款40 000元,出纳员声称该笔现金由其本人临时存放于保险柜中,与公司业务无关。
3.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账户2016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被审计单位解释的原因是存在未达账项。审计人员采取了下列审计程序:
①重新测试与银行存款相关的内部控制;
②对2016年各月末银行存款余额进行趋势分析;
③自行编制该账户2016年12月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④抽查与银行存款相关的重要业务,验证其合法性。
4.审计人员决定向有关开户银行函证。在实施函证之前,审计人员对丙公司银行账户进行了初步梳理,发现丙公司共有五个银行存款账户,其中两个银行账户期末账面余额为零,另外三个银行账户分别是公司的基本存款账户、信用证存款账户和外埠存款账户,审计人员已直接从开户银行取得了基本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审计人员认为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该循环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1)仓库和业务部门填制请购单,经授权部门批准后,交由采购部门采购;
(2)材料采购实行采购员负责制,每位采购员全权负责某类材料采购的全部工作流程,
(3)验收部门对所有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编制验收单并签字确认;
(4)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凭单时,核对订购单、采购合同、验收单、卖方发票等附件内容的一致性。
2.审计人员抽取部分付款凭单,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检查付款凭单与记账凭证金额是否一致,确认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查看付款凭单的签字审批情况,确认是否在相关人员的审批权限范围之内;
(3)审查付款凭单与附件内容是否一致,确认是否存在采购项目与验收项目不符的情形。
(4)复核付款凭单的采购金额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确认超出预算的项目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
3.审计人员在审计应付账款时,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并与财务报表上应付账款金额核对;
(2)分析应付账款账龄;
(3)抽查应付账款明细账,与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4)抽查材料验收单,确定其入账情况。
4.审计人员在分析应付账款账龄时,发现乙公司于2013年11月购买的Y公司原材料,价值23.40万元(含税,增值税税率17%),至今未付款。经查,Y公司已于2014年5月破产。
5.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某些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资料5”中发现的情况,可能的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