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T管拔除前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拔管前还要在X线下经“T”形管行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拔管后一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观察病人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再发作,以便及时处理。
促进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应采用的体位是
病人感觉疼痛时,常见的身体动作不包括
老年护理措施指导思想正确的是
患者,男性,39岁,胃肠胀气,腹痛。此时护士应协助患者取
寻找不舒适原因及实施护理措施的有效渠道是
下列有关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护士每天定时为病室通风,患者不太了解,护士向患者解释通风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患者女,65岁。以支气管扩张入院,患者慢性咳嗽,有大量脓痰,在进行体位引流时采取的体位是
患者男.54岁。因外伤致截瘫,护士告知家属应注意预防压疮,尤其是骶尾部更易发生,家属在进行局部皮肤按摩的时候,有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