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市某医院门诊楼工程。地下 2 层、地上 16 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充填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
审查意见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
事件二:外装修施工时,施工单位搭设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进行搭接。横向扫地杆采用对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高度的地方,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固定。外侧立面梁端设置一道剪刀撑,中间各道剪刀撑净距为 15m,剪刀撑斜杆与的倾角为 30°,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填充墙砌体采用单排孔径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专用小砌块砂浆砌筑。现场检查中发现:
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 21d 后,即开始浇水湿润,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时将小砌块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 1/3;填充墙砌筑 7d 后进行顶砌施工;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 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监理工程师要求对错误之处进行整改。
事件四:地上框架结构存在主次梁,在主次梁交汇处,关于钢筋摆放上下顺序监理与施工技术员认识发生分歧,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处理。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哪些人员参加?
2.指出事件二中脚手架搭设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填充墙砌体施工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请给出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工程验收不妥当。
理由:基础工程验收属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如下人员: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
2.(1)不妥之处一:立杆进行搭接。
正确做法: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不妥之处二:横向扫地杆采用对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
正确做法: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不妥之处三: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的地方,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固定。
正确做法: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
不妥之处四:外侧立面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中间各道剪刀撑净距为 15m。
正确做法:建筑地上 16 层,高度大于 24m,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不妥之处五: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 30°。
正确做法: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60°之间。
3.不妥之处一: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 21 天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d。
不妥之处二: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不妥之处三:小砌块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 1/3。
正确做法:单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应为块体长度的 1/2。
不妥之处四:填充墙砌筑 7 天后进行顶砌施工。
正确做法: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应在填充墙砌筑 14d 后进行砌筑。
不妥之处五: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上留置了净宽度为 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
正确做法:在砖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 1m。
4.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为: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有圈梁或梁垫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某混凝土工程,中标的综合单价是 400 元/m3,计划工程量是 8000m3。施工过程中因原材料价格提高使实际单价为 500 元/m3,实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工程量是 7000m3。若采用赢得值法进行综合分析,错误的是( )。
以下关于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作业文件是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之一,其内容不包括( )。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包括项目的工作编码,编码有各种方式,编码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预付款最迟应该在开工通知载明的开工日期( )天前支付。
根据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出工程变更的单位有()。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确定可以顺延工期的条件包括( )。
横道图进度计划与网络计划相比,其特点有()。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中,属于经济与管理风险因素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内容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