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患者,男,45岁,工程师。因晋级受挫,一时心理负担过重,2小时前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伴冷汗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氧气、水分、食物、排泄、温度、活动、休息和睡眠以及性等的需要。现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故选A。
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层是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一些安全措施以防止身体受到伤害,后者指个体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此时责任护士的安排和告知内容能让患者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故选B。
在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第三层需要是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家庭、朋友的需要,得到组织、团体认可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个体渴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希望爱与被爱。亲朋好友送花来能让患者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故选C。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挑战个体的适应能力,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缺少信息是医院常见的压力源,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不清楚,对一些医学词汇听不懂,自己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答复等。故本题选C。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生命体征为:体温39.8℃,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70/90 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生命体征为:体温39.8℃,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70/90 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生命体征为:体温39.8℃,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70/90 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患者,男性,34岁,肺结核,拟行链霉素治疗。
患者,男性,34岁,肺结核,拟行链霉素治疗。
患者,男性,32岁,化工厂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10/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
患者,男性,32岁,化工厂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10/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
患者,女性,30岁,患乙型肝炎住院60天,痊愈出院。
患者,女性,30岁,患乙型肝炎住院60天,痊愈出院。
患者,女性,30岁,患乙型肝炎住院60天,痊愈出院。